基本介紹
- 本名:俞汝本
- 字:秋農
- 所處時代:清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新昌
- 出生日期:1791年
- 逝世日期:1848年
- 主要作品:兩浙輶軒續錄、惜分陰齋詩文稿、聽秋聲館詩鈔、退思堂雜著
- 主要成就:知縣
俞汝本(1791-1848),字秋農,新昌人,清代官員,端謹樸學,久困科場。清道光十四年(1834)始中舉,十六年成進士,以知縣分發貴州,授鎮遠縣。歷任貴定、婺川、天柱知縣。在任期間,敦學愛士,崇禮風教,為民興利。貴定城牆頹敗,力請重修,躬自督察,撫勞交至,期月竣工。又該地偏僻,士子逢省試,每以乏川資中止,特於勸課之餘,優給學子津貼費用,三年後,士氣始振。婺川宜桑,即教民栽種法,創設蠶桑局、機織局,使民自售得利以加鼓勵。不宜桑者,則導以江浙瀦水法,民益樂從。天柱無書院,為勸募重建,定課期、增津貼一如貴定時。後升獨山知州,重修王陽明舊遊故跡十柏山房。如今,貴州省務川縣政府網站上,尚有對俞汝本如下記載:道光二十年,陳文衡離任後,俞汝本接任,縣城百姓得知訊息後,自發組織起到城南門外三里處虎踞關下迎接新任知縣俞汝本,目的是望新任知縣和前知縣一樣,清正廉潔,為民著想,讓百姓過上更富裕的生活。俞汝本到任後,不負百姓的厚望,復設紡織局教民紡絲織綢,依然讓百姓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久而久之,凡是清正廉潔、百姓擁戴的知縣,百姓都要自發組織起在此地迎送,於是這個地方就被稱呼為接官亭。
俞汝本工詩,《兩浙輶軒續錄》稱其“氣格遒上,句健律細,學杜而得其骨者。七古間學東坡,洋洋灑灑,全以灝氣流行,蒼茫無涯涘”。著有《惜分陰齋詩文稿》10卷,《聽秋聲館詩鈔》6卷,《退思堂雜著》等,今僅存《燼餘存稿》10卷。
有《北征詩鈔》六卷,關於此集,俞汝本道光乙巳(二十五年)自序言之頗詳:“北征詩草者何?俞子運鉛而作也。俞子領甲辰四運,由黔而蜀、而楚、而吳、而齊、而魯、而冀,凡萬有餘里。山水人物禽魚草木之類,俞子皆得而見之,不可以無詩。……詩系俞子作也,系俞子運鉛而作也,其有曰《蜀行小草》,曰《江東集》,曰《漢上集》,曰《直北集》,各以其地名之,而總名之曰《北征詩草》,使後之覽者足以考焉。”詩分六卷,起於甲辰,終於丁未,每卷為一集,除序言所說的運鉛途中所作四卷外,卷五、六為《南旋集》、《再來集》,系運鉛事竣回鄉省親及復官貴州路途所作。書後有其門人鄭珍道光丁未十月後序。書的刊刻年代當在道光二十七、二十八兩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