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萬春(1794年-1849年),字仲華,自號“忽來道人”,浙江山陰(今紹興)人。中國清代小說家。
俞萬春出身諸生。嘉慶中葉,助其父平定珠崖黎族起義。道光初年,俞萬春隨父鎮壓桂陽瑤民梁得寬起義。道光十一年至十二年(1831年-1832年),又參與圍剿趙金龍為首的湘、粵、桂三省瑤民起義,以功獲敘官,不就。回浙江,在杭州行醫。晚年信奉道釋。鴉片戰爭時,曾向地方軍事當局條陳戰守器械事宜。代表作為長篇章回體小說《蕩寇志》,書成未及潤色定稿,一夕無疾而終。
俞萬春不僅是位頗有成就的小說家,據《蕩寇志》文本顯示,其在經世、軍事、近代科技、中醫、道教等領域均有頗為深湛的造詣。俞萬春的生平體現了當時精英知識分子試圖把經世致用和“師夷長技以制夷”合而為之以拯亂世的思考和努力。除《蕩寇志》外,他還有《火器考》《戚南塘紀效新書釋》《醫學辨證》《淨土事相》等著作。
基本介紹
- 字:仲華
- 號:忽來道人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浙江紹興
- 出生日期:1794年
- 逝世日期:1849年
- 主要作品:《蕩寇志》
- 本名:俞萬春
人物生平,主要著作,人物評價,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俞萬春出身於一個地方官吏的家庭,一生並沒有正式任官,科舉功名也不過是個“諸生”(秀才)。他在青壯年時代,卻曾經長期追隨其父在廣東的任所,親身參與了對人民武裝反抗的鎮壓行動。猺民之變,從征有功議敘,性倜儻淡泊,不以功名得失為念。後行醫於杭州。常以酒一壺,鐵笛一枝,分系牛角,遊行於西湖之上,自號黃牛道人。晚年乃奉道定民埋舉、釋。彌留時,誦《金剛經》百遍而逝。
主要著作
俞萬春著有《結水滸傳》(一名《蕩寇志》)。俞萬春有感於嘉慶以後封建帝國嚴重危機,積極為統治階級出謀獻策,參加鎮壓農民起義,要“杜邪說於既作”。他非常不滿《水滸傳》梁山泊受招安等內容,為抑制《水滸傳》的影響,因此接其70回以後,續作此70回。
《蕩寇志》的主要情節,是寫告休管營提轄陳希真、陳麗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卻不“落草為寇”,而是忍辱負重,以殺害起義軍的行為,來洗刷自己“犯上”之罪。《蕩寇志》的寫作,是作者自覺地站在維護封建統治的反動立場上,蓄意對人民民眾進行思想上的鎮壓,來與暴力鎮壓相配合的,尊王滅寇,維護封建統治,是小說的主旨 ,作者為此苦心孤詣,慘澹經營,不遺餘力。作者賦予天神和官軍以超群的本領、過人的智慧,同時極力醜化和污衊農民起義英雄都是“不堪一擊”的“殺人放火”之徒,但它文字精練流暢,寫陳麗卿受迫害情節,亦具真情實感,行文布局,造語設景,頗具匠心,在藝術上不無可取之驗組船處。
但從細節上看,《蕩寇志》中的梁山好漢和蕩寇“雷將”之間的正邪也並非如此鮮明,很多“雷將”的言行常有自相矛盾之處,而作者也不時隱晦地稱讚梁山人物,這使得該書的傾向性變得較為複雜。因此也有觀點認為,《蕩寇志》實際上是用“曲筆”牛肯欠讚揚《水滸傳》的著作,俞萬春是個鐵桿水滸迷。《蕩寇志》中有很多“自相諷刺”的內容,而其主旨實際上與被腰斬前的水滸傳版本無異,俞萬春寫蕩寇志表面上醜化梁山好漢,實際上是通過“自我醜化”來頌揚《水滸傳》。
據他的家屬宣稱,《蕩寇志》草創於道光六年(1826),寫成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間凡“三易其稿”,首尾歷二十二年。鹹豐元年(1851),其子俞龍光修訂潤色後,《蕩寇志》的初刻本於鹹豐三年(1853年)刊行問世,有鹹豐七年的重刻本。同治十年(1871)又有復刻大字本。1981年講組謎,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新校點本。俞萬春死於道光二十九年。
《蕩寇志》初刻本為鹹豐三年(1853)刊。
人物評價
俞萬春因《蕩寇志》的創作,成為一些創作《水滸傳》相關作品的作家口誅筆伐的對象,如褚同慶在他的《水滸新傳》中,塑造一名為“余萬春”之人物,並使此人落得悲劇下場,以求局示對《蕩寇志》之不滿。20世紀著名小說家張恨水更直接批評俞萬春“為金聖歎所欺,變本加厲”,所作《蕩寇志》“不但文意毫無可取,且令人讀之,每增不快”,認為《水滸傳》作者應該對俞萬春“數摑其頰以責其不肖”。
有學者認為,俞萬春的《蕩寇志》是中國第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小說,因為書中有大篇幅對機械、科技的描寫,例如書中的“奔雷車”與後來的裝甲車頗為相似,而書中描寫的大型潛艇“沉螺舟”則早於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幾十年。儘管《蕩寇志》仍然帶有妖術等傳統小說的迷信成分,但是它作為中國最早對現代科技有描寫的小說,而且還預言了腿戰灶奔一些未來的技術成果,足以令其成為希蒸乘中國科幻小說的開山鼻祖。
藝術形象
《蕩寇志》初刻本為鹹豐三年(1853)刊。
人物評價
俞萬春因《蕩寇志》的創作,成為一些創作《水滸傳》相關作品的作家口誅筆伐的對象,如褚同慶在他的《水滸新傳》中,塑造一名為“余萬春”之人物,並使此人落得悲劇下場,以示對《蕩寇志》之不滿。20世紀著名小說家張恨水更直接批評俞萬春“為金聖歎所欺,變本加厲”,所作《蕩寇志》“不但文意毫無可取,且令人讀之,每增不快”,認為《水滸傳》作者應該對俞萬春“數摑其頰以責其不肖”。
有學者認為,俞萬春的《蕩寇志》是中國第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小說,因為書中有大篇幅對機械、科技的描寫,例如書中的“奔雷車”與後來的裝甲車頗為相似,而書中描寫的大型潛艇“沉螺舟”則早於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幾十年。儘管《蕩寇志》仍然帶有妖術等傳統小說的迷信成分,但是它作為中國最早對現代科技有描寫的小說,而且還預言了一些未來的技術成果,足以令其成為中國科幻小說的開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