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利不相容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

保里不相容原理一般指本詞條

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又稱泡利原理、不相容原理,是微觀粒子運動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指出:在費米子組成的系統中,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處於完全相同的狀態。在原子中完全確定一個電子的狀態需要四個量子數,所以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原子中就表現為: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個量子數,或者說在軌道量子數m,l,n確定的一個原子軌道上最多可容納兩個電子,而這兩個電子的自旋方向必須相反。這成為電子在核外排布形成周期性從而解釋元素周期表的準則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泡利不相容原理
  • 外文名: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
  • 別稱:泡利原理
  • 提出者:沃爾夫岡·泡利
  • 提出時間:1925年
  • 套用學科:化學、物理及其相關學科
  • 適用領域範圍:化學、物理及其相關學科
  • 套用範圍:對所有費米子有效(玻色子無效)
概念,歷史,早期,泡利發展,電子排列,原理的建立,原理解釋,原理的套用,同科電子原子態,氦原子能級之謎,費米–狄拉克統計,

概念

核外電子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規則.能量最低原理就是在不違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電子總是儘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軌道,只有當能量最低的軌道占滿後,電子才依次進入能量較高的軌道,也就是儘可能使體系能量最低.洪特規則是在等價軌道(相同電子層電子亞層上的各個軌道)上排布的電子將儘可能分占不同的軌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後來量子力學證明,電子這樣排布可使能量最低,所以洪特規則可以包括在能量最低原理中,作為能量最低原理的一個補充。
泡利泡利
自旋半整數粒子費米子)所遵從的一條原理。簡稱泡利原理。它可表述為全體費米子體系中不可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同時處於相同的單粒子態。電子的自旋,電子遵從泡利原理。1925年W.E.泡利為說明化學元素周期律提出來的。原子中電子的狀態由主量子數n、角量子數l、磁量子數ml以及自旋磁量子數ms所描述,因此泡利原理又可表述為原子內不可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子具有完全相同的4個量子數n、l 、ml 、ms 。根據泡利原理可很好地說明化學元素的周期律。泡利原理是全體費米子遵從的一條重要原則,在所有含有電子的系統中,在分子的化學價鍵理論中、在固態金屬、半導體絕緣體的理論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後來知道泡利原理也適用於其他如質子中子等費米子。泡利原理是認識許多自然現象的基礎。
最初泡利是在總結原子構造時提出一個原子中沒有任何兩個電子可以擁有完全相同的量子態。
一個由2個費米子組成的量子系統波函式完全反對稱

歷史

早期

20世紀早期,從做化學實驗發現,對於原子或分子,假若電子數量是偶數,而不是奇數,則這原子或分子會更具化學穩定性(chemical stability)。1914年,約翰內斯·里德伯建議,主量子數為 4 的電子層最多只能容納 32 個電子,但是他並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因子 。[4]:197
1916年,吉爾伯特·路易斯在論文《原子與分子》(The atom and the Molecule)里表述出六條關於化學行為的假定,其中,第三條假定表明,“原子傾向於在每個電子層里維持偶數量的電子,更特別傾向於維持8個電子對稱性地排列於立方體的8個頂點。”但是,他並沒有試圖預測這模型會造成什麼樣的光譜線,而任何模型的預測都必須符合實驗結果。[4]:198
化學家歐文·朗繆爾於1919年提議,將每個電子層按照其主量子數 分為 個同樣體積的“細胞”,每個細胞都固定於原子的某個區域,除了最內部電子層的細胞只能容納1個電子以外,其它每個細胞都可容納2個電子。比較內部的電子層必須先填滿,才可開始填入比較外部的電子層。[5]
1913年,尼爾斯·玻爾提出關於氫原子結構的波爾模型,成功解釋氫原子線譜,他又試圖將這理論套用於其它種原子與分子,但獲得很有限的結果。經過漫長九年的研究,1922年,玻爾才又完成關於周期表內各個元素怎樣排列的論述,並且建立了遞建原理,這原理給出在各個原子裡電子的排布方法──每個新電子會占據最低能量空位。但是,波爾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每個電子層只能容納有限並且呈規律性數量的電子,為什麼不能對每個電子都設定同樣的量子數?[4]:203
波爾模型波爾模型
鈉D線是因自旋-軌道作用而產生的雙重線,波長分別為589.6nm、589.0nm。由於施加弱外磁場而產生的反常塞曼效應會使這雙重線出現更多分裂:
*589.6nm的譜線是2P1/2態向2S1/2態躍遷產生的譜線。
*589.0nm的譜線是2P3/2態向2S1/2態躍遷產生的譜線。[6]
由於弱外磁場作用,2S1/2態能級會分裂成兩個子能級,2P1/2態也會分裂成兩個子能級,但由於兩個態的朗德g因子不同,因此會形成4條不同譜線。由於外磁場作用,2P3/2態能級會分裂成四個子能級,但是從2P3/2的+3/2態不能躍遷至2S1/2的-1/2態,從2P3/2的-3/2態不能躍遷至2S1/2的+1/2態,因此總共會形成6條不同譜線。[6]

泡利發展

泡利於1918年獲準進入慕尼黑大學就讀,阿諾·索末菲是他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他們時常探討關於原子結構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先前里德伯發現的整數數列 ,每個整數是對應的電子層最多能夠容納的電子數量,這數列貌似具有特別意義。1921年,泡利獲得博士學位,在他的博士論文裡,他套用玻爾-索末非模型來解析氫分子離子H2+問題。畢業後,泡利應聘到哥廷根大學成為馬克斯·玻恩的助手,從事關於套用天文學微擾理論於原子物理學的問題。1922年,玻爾邀請泡利到哥本哈根大學的玻爾研究所做研究。在那裡,泡利試圖解釋在原子譜光譜學領域的反常塞曼效應實驗結果,即處於弱外磁場的鹼金屬會展示出雙重線光譜,而不是正常的三重線光譜。泡利無法找到滿意的解答,他只能將研究分析推廣至強外磁場狀況,即帕邢-巴克效應(Paschen-Backer effect),由於強外磁場能夠退除自旋與原子軌道之間的耦合,將問題簡單化,這研究對於日後發現不相容原理很有助益。[7]
隔年,泡利任聘為漢堡大學物理講師,他開始研究形成閉合殼層的物理機制,認為這問題與多重線結構有關,因此他更加專注於研究鹼金屬的雙重線結構。按照那時由玻爾帶頭提倡的主流觀點,因為原子核的有限角動量,才會出現雙重線結構。泡利不贊同這論點,1924年,他發表論文表明,鹼金屬的雙重線結構是因為電子所擁有的一種量子特性,是一種無法用經典力學理論描述的“雙值性”。為此,他提議設定新的雙值量子數,只能從兩個數值之中選一個為量子數的數值。後來撒姆爾·高斯密特(Samuel Goudsmit)與喬治·烏倫貝克確認這性質是電子的自旋。[7][8]:8-11

電子排列

從愛德蒙·斯通納(Edmund Stoner)的1924年論文裡,[9]泡利找到解釋電子排列的重要線索,斯通納在論文裡提議,將電子層分成幾個電子亞層,按照角量子數 ,每個電子亞層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斯通納並且重點指出,在處於外磁場的鹼金屬的光譜線里,角量子數為 的價電子,其分裂出的能級數量等於 。泡利敏銳地查覺,在閉合殼層里,每個電子亞層都擁有2個電子,因為每一個電子都只能占據一個量子態 ;其中, 是電子的總角量子數, 是總磁量子數。電子的角量子數與自秉角量子數(1/2)共同貢獻成總角量子數;電子的磁量子數與自秉磁量子數(+1/2或-1/2)共同貢獻成總磁量子數。給定主量子數與角量子數,則總角量子數 的數值可以為 或 。對於每個總角量子數 ,總磁量子數 可以擁有 種數值。總合起來,每個電子亞層可以擁有2個電子。1925年,泡利發表論文正式提出泡利不相容原理:在閉合殼層里的每個電子都有其獨特電子態,而這電子態是以四個量子數 來定義。[8][4]:205
1940年,泡利理論推導出粒子的自旋與統計性質之間的關係,從而證實不相容原理是相對論性量子力學的必然後果。[4]:207
保羅·埃倫費斯特於1931年指出,由於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原子內部的束縛電子不會全部掉入最低能量的原子軌道,它們必須按照順序占滿越來越高能量的原子軌道。因此,原子會擁有一定的體積,物質也會那么大塊。[10][11]:25,561-562[12]1967年,弗里曼·戴森與安德魯·雷納(Andrew Lenard)給出嚴格證明,他們計算吸引力(電子與核子)與排斥力(電子與電子、核子與核子)之間的平衡,推導出重要結果:假若不相容原理原理不成立,則普通物質會坍縮,占有非常微小體積。[13]
1964年,夸克的存在被提出之後不久,奧斯卡·格林柏格(Oscar Greenberg)引入了色荷的概念,試圖解釋三個夸克如何能夠共同組成重子,處於在其它方面完全相同的狀態但卻仍滿足泡利不相容原理。這概念後來證實有用並且成為夸克模型(quark model)的一部分。1970年代,量子色動力學開始發展,並構成粒子物理學中標準模型的重要成份。[3]:43

原理的建立

早在1921年前,泡利就被量子論的發展深深地吸引著,在讀研究生時,就對原子光譜中的反常塞曼效應有著濃厚的興趣。所謂塞曼效應,就是在強磁場的作用下原子、分子和晶體的能級發生變化,發射的光譜線發生分裂的現象。
塞曼效應分為兩種:一種是存在於電子的自旋磁矩為零時的情況稱為正常塞曼效應;而另一種是電子的自旋磁矩為士1/2時的情況稱為反常塞曼效應,反常塞曼效應才是原子譜線分裂的普通現象,這種與實際情況相反的名稱反映了人類認知過程中的歷史局限性。1924年底,泡利為了正確理解反常塞曼效應,他在分析大量原子能級數據的基礎上,仔細研究了鹼金屬光譜的雙重結構,引人“經典不能描述的雙重值”概念,寫了一篇題為“原子內的電子群與光譜的複雜結構”的論文。
1925年以前,描述電子一般只用3個量子數,泡利的“雙重值”實際上就等於要求電子要有第4個量子數。由於泡利當時覺得這篇論文中物理思想的提法太抽象而拿不定主意,就將該文寄給了玻爾,玻爾看後就立即鼓勵他投到《物理雜誌》,該文於1925年初發表。正是這篇文章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為解釋門捷列夫(D.1.Mendeleev)化學元素的周期性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也奠定了他日後獲得諾貝爾獎的基石。

原理解釋

假如將任何兩個粒子對調後波函式的值的符號改變的話,那么這個波函式就是完全反對稱的。這說明兩個費米子在同一個系統中永遠無法占據同一量子態。由於所有的量子粒子是不可區分的,假如兩個費米子的量子態完全相同的話,那么在將它們對換後波函式的值不應該改變。這個悖論的唯一解是該波函式的值為零:
泡利不相容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假如兩個粒子的位置波函式一致的話,那么它們的自旋波函式必須是反對稱的,也就是說它們的自旋必須是相反的。
該原理說明,兩個電子或者兩個任何其他種類的費米子,都不可能占據完全相同的量子態。通常也稱為泡利不相容原理(因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1900~1958)而得名)。

原理的套用

泡利不相容原理是近代物理中一個基本的原理,由此可以導出很多的結果,這兒我們列舉該原理在近代物理中三個重要的套用,即確定同科電子原子態, 氦原子能級之謎和費米–狄拉克統計。

同科電子原子態

原子中電子的狀態用四個量子數(n, l, ml, ms)描述,其中 n 為主量子數,l 為軌道角動量量子數,ml軌道磁量子數,ms為自旋磁量子數。使用四個量子數是現代通用的標記方法,而非泡利當時採用的標記。主量子數 n 和軌道角動量量子數 l 的電子稱為同科電子,同科電子的原子態需要考慮到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泡利不相容原理表述為在原子中不可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電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個量子數(n, l, ml,ms)。

氦原子能級之謎

藉助於泡利不相容原理,海森堡提出了多電子原子的波函式具有反對稱性,最早揭開了氦原子能級之謎。

費米–狄拉克統計

1926 年費米(E. Fermi)發現了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單原子理想氣體所遵循的被稱為費米–狄拉克分布的 對稱波函式與其他勢能項相1926 年費米(E. Fermi)的函式,但費米沒有給出具體的導出過程。費米依據費米–狄拉克分布函式研究低溫下單原子理想氣體量子化(簡併)問題,費米給出了理想氣體的平均動能,壓強,熵和比熱的表示式(與溫度成正比),解決了金屬中自由電子對比熱貢獻的難題。
同年狄拉克一篇研究量子力學理論的文章中構造出滿足泡利不相容理論的多粒子體系的反對稱波函式 ,狄拉克還意識到滿足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的波函式是多粒子波函式是對稱的。狄拉克還獨立地導出了滿足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全同粒子在不同能級不同溫度下的費米–狄拉克分布函式,依據費米–狄拉克分布函式還研究了費米氣體的能量,壓強並且指出了費米氣體比熱正比於溫度一次方,還發展了微擾論給出了愛因斯坦受激輻射理論中 B 係數的表達式。這兒我們跟隨狄拉克從泡利不相容原理出發導出費米–狄拉克分布函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