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服

便服

適於平日穿的或為平日穿而設計的衣服——與適合節日或特殊場合穿的衣服相對照。語出《宋史·輿服志五》:“士大夫皆服涼衫,以為便服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便服
  • 外文名:ㄅㄧㄢˋ ㄈㄨ
  • 拼音:bìan fú
  • 解釋:中式服裝
基本資料,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基本資料

詞目:便服
拼音:bìan fú
注音:ㄅㄧㄢˋ ㄈㄨˊ

基本解釋

1. [informal dress;everyday clothes]∶——與適合節日或特殊場合穿的衣服相對照。
2. [civilian clothes;mufti]∶中式服裝。

引證解釋

指日常穿的服裝,區別於禮服、制服等。
宋史·輿服志五》:“士大夫皆服涼衫,以為便服矣。”《金史·禮志八》:“本朝拜禮,其來久矣,乃便服之拜也。可令公服則朝拜,便服則從本朝拜。”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大力將軍》:“一姬捧朝服至,將軍遽起更衣……拜已,以便服侍坐。”
《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袁可立》:“楊太曦和沈壽崇一起來到沈壽崇在駙馬府居住的庭院中,遠遠看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身著一身儒雅青衣便服站立在院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