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兵要地誌揭秘:100年來日本對中國的戰場調查

侵華日軍兵要地誌揭秘:100年來日本對中國的戰場調查

《侵華日軍兵要地誌揭秘:100年來日本對中國的戰場調查》是202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侵華日軍兵要地誌揭秘:100年來日本對中國的戰場調查
  • 作者:沈克尼
  • 類別:中外戰爭紀實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806632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所謂“兵要”,即用兵之要,“地誌”,即地方志、地理志,而“兵要地誌”則特指用於作戰的軍事地理志,即部隊擬定對敵作戰計畫時所需要的各方面戰場資料,包括天氣、地形地貌、道路、後勤補給等多種要素,並延伸到經濟、政治、民族、宗教和人土風情等多個方面,實際上是全方位的戰場調查,既是軍事地形學的主要內容,也是軍事情報學的一部分。本書所指的兵要地誌,主要是“二戰”期間侵華日軍針對中國戰場在大量的實地調查基礎上編撰、繪製的圖文並茂的軍事資料,是當年日軍對華作戰的絕密檔案。
由於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這些兵要地誌絕大部分被日軍焚毀,或被盟軍繳獲,少數倖存的也塵封於相關的館藏里鮮為人知。
事實上,日軍對中國的覬覦遠在“二戰”前就早已開始,長達百年之久。
本書通過日本百餘年來對中國戰場調查的梳理,意在揭示日本以中國為假想敵而做的種種戰場準備,其細緻和周密程度,令人昨舌。誠如喬良將軍在本書序“沈克尼:奇人與奇書”中所指出的那樣,“……遠在我全體軍民奮身而起、浴血抗戰十四年之前的半個世紀裡,這個覬覦華夏大好河山已久的近鄰,就已把其攫取的黑手,伸向了我們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一份份地蒐集情報,一張張地繪製地圖,及至‘九·一八’後侵占東北、‘七七’後侵華戰爭全面打響時,日軍對中國兵要地理的了解,常常在中國軍隊的戰地指揮官之上。這是何等讓人痛切的事實!這也可以說是中國軍隊在抗戰國中期與日軍大打小打、會戰決戰、屢戰屢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多年來沉潛於兵要地誌的蒐集和研究,幾近痴迷,是迄今為止國內外研究兵要地誌人。書中配有200多幅圖片,包括軍用地圖、書影和部分老照片。這些圖片絕大部分屬國內首次公開發表,彌足珍貴。

圖書目錄

目 錄
序 沈克尼:奇人與奇書 / 喬 良 1
一、日本明治時期的兵要地誌及中國地誌——兼談清末中國官員的情報意識 1
二、百年來日本對我京畿的軍事窺探 14
(一)清代北京城的“百科全書” 14
(二)《北京志》中的軍事內容 18
(三)用於作戰的《直隸省兵要地誌概說》 19
(四)日軍對河北地理形勢的判斷 20
(五)日軍對河北重要通道的著眼點 21
(六)京、津等主要城市及轟炸目標 23
(七)“馬後炮”的《平津地方(河北省北部)兵要地誌概說》 25
三、百年前日本對我國新疆的軍事窺探 28
(一)各列強對我國新疆的軍事窺探 28
(二)日野強其人與《伊犁紀行》 29
(三)日野強的軍事視角 33
(四)日野強眼中的新疆“兵備” 36
(五)日野強的民族、宗教視角 37
(六)日本軍隊調查、編寫的《伊犁道兵要地誌》 40
四、“中村事件”與日軍“滿蒙”兵要地誌 46
(一)中村震太郎報告? 46
(二)奇觀——工兵大隊的兵要地誌 51
五、“滿鐵”調查部及關東軍的兵要地誌情報方法 55
(一)“滿鐵”調查部——侵華、侵蘇的“智囊團” 55
(二)“臼井部隊”——“滿鐵”調查部直接參與侵華軍事行動 56
(三)“走路”和“資料”—— 收集兵要地誌情報的基本方法 59
(四)關東軍兵要地誌調查計畫 63
(五)關東軍兵要地誌調查的規範依據 65
六、日軍編印的中國兵要地誌縱橫說 67
(一)日軍調查、編印的中國兵要地誌的種類 67
(二)日軍兵要地誌的內容及特點 76
(三)日軍兵要地誌與作戰構想 82
(四)遭詬病的日軍兵要地誌 90
(五)日軍兵要地誌的啟示 91
七、日軍兵要地誌的調查內容和圖表 93
(一)作戰通道和交通的調查內容及圖表顯示 93
(二)地形與地質的調查內容及圖表顯示 95
(三)氣象要素的調查內容及圖表顯示 98
(四)交通的調查內容及圖表顯示 99
(五)通信的調查內容及圖表顯示 101
(六)航空的調查內容及圖表顯示 102
(七)衛生的調查內容及圖表顯示 103
(八)都市的調查內容 104
(九)宿營與給養的調查內容及圖表顯示 105
(十)要塞的調查內容 106
(十一)兵要資源及經濟狀況 106
(十二)產業調查的內容 108
(十三)商業貿易及其他 109
(十四)金融及貨幣 109
(十五)外國經濟勢力 109
八、“用兵的觀察”——日軍首腦機關對中國各戰場的觀察視角 125
(一)何謂“用兵的觀察” 125
(二)“九·一八事變”前夕日本軍界高層眼中的“滿蒙” 126
(三)“七七事變”和“八·一三事變”後日軍對平津和淞滬戰場的看法 129
(四)日軍對山東省“用兵的觀察” 135
(五)日軍對山西東南部“用兵的觀察” 137
(六)日軍對河南省“用兵的觀察” 141
(七)日軍對廣東省“用兵的觀察” 144
(八)日軍對香港“用兵的觀察” 147
(九)日軍對廣西省“用兵的觀察” 149
(十)日軍對江西省“用兵的觀察” 152
(十一)日軍對湖南省“用兵的觀察” 157
(十二)日軍對湖北省“用兵的觀察” 160
(十三)日軍對雲南省“用兵的觀察” 160
(十四)日軍對貴州省“用兵的觀察” 166
(十五)日軍對四川省“用兵的觀察” 167
(十六)日軍對陝西省“用兵的觀察” 169
(十七)結論 172
九、侵華日軍眼中的中國人——日軍兵要地誌中的國民性和統治資料 175
(一)當年日本對中國國民性的調查 176
(二)從“面子”與“沒法子”解讀中國人 184
(三)日本軍隊的“統治”與“利用”的調查 188
(四)日本軍隊對占領地的華僑“利用”的企圖 193
(五)日軍對漢奸的“利用”策略 194
(六)岡村寧次說“日本人的通病” 195
十、“五號作戰計畫”與日軍川、陝兵要地誌概說 196
(一)日軍“五號作戰計畫” 197
(二)從作戰角度看日軍陝西兵要地誌 198
(三)從情報角度看日軍四川兵要地誌 202
(四)日軍川、陝兵要地誌的缺失 207
(五)破產的“謀略” 208
十一、中國軍隊繳獲的“孤本”——日軍《台灣兵要地誌概說》 210
(一)日軍從作戰角度看台灣 210
(二)《台灣兵要地誌概說》中的缺略和“精詳” 218
(三)圖文互補的《台灣兵要地誌概說》 228
(四)日軍《台灣兵要地誌概說》內容與其作戰任務不符 235
十二、“竹舍”“白團”與兵要地誌 248
(一)“竹舍”秘密編制的中國兵要地誌 248
(二)謎——《“支那”邊疆兵要地誌》筆記 249
(三)“白團”秘藏、重印的兵要地誌 251
(四)台灣的“國光計畫”與兵要地誌 254
十三、日軍海南島兵要圖文與《一讀必勝》259
(一)捷足先登的勝間田善作 259
(二)兵要地誌圖種種 261
(三)《海南島概說》中的“延安軍” 263
(四)叢林戰的練兵場與《一讀必勝》 265
十四、日軍的航空兵要地誌 274
(一)日軍航空兵要地誌的主要內容 275
(二)日軍航空兵要地誌對地形的觀察 277
(三)日軍航空兵的轟炸目標 281
(四)飛機場和降落場 285
(五)日軍航空兵戰前在中國的飛行經驗及作戰準備 286
十五、日軍的專業兵要地誌——兵要衛生志概說 289
(一)“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事變”的產物 289
(二)“七七事變”與“八·一三事變”後的急就章 291
(三)侵華日軍對村鎮的兵要衛生調查 293
(四)魔鬼“七三一”部隊的兵要衛生調查 296
十六、日軍江河兵要地誌概說 298
(一)日本海軍的長江兵要地誌——《揚子江案內全》 299
(二)流產的長江殲敵計畫 300
(三)《黃河兵要地誌概說》的概說 305
(四)日軍對黃河山東段渡河點的判斷 308
(五)難題——河川的戰場評述 312
十七、《事情》——侵華日軍另類的兵要地誌 313
(一)侵華日軍分裂中國西部的迷夢 313
(二)《事情》揭秘 315
(三)《事情》——情報又一來源 316
(四)《事情》與兵要地誌的異同 316
(五)《事情》中的“統治資料” 317
十八、日軍偵察攝影在兵要地誌中的套用 323
十九、隱秘的日本兵要地誌圖 334
(一)何為兵要地誌圖 334
(二)日軍調製的中國兵要地誌圖 342
二十、解讀“二戰”中日軍的島嶼兵要地誌圖——兼談日軍海島野戰生存 350
(一)太平洋上空的關東軍航測隊 350
(二)日軍大比例尺海島兵要地誌圖 355
(三)日軍五十萬分之一比例尺的兵要地誌圖 358
(四)美軍進攻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情報是七張風景照片 363
(五)忽略海島生存條件調查的日軍兵要地誌圖 365
(六)“二戰”時日本南方軍熱帶島嶼野戰生存 367
(七)被日軍強徵到南洋作戰的台灣“高山義勇隊” 374
二十一、日軍對菲律賓的兵要地誌調查和軍用地圖測繪 376
(一)日軍菲律賓兵要地誌概說 376
(二)日軍收集的菲律賓經濟及氣象資料 379
(三)菲律賓的兵要衛生志 380
(四)日軍眼中的菲律賓的民族和宗教 382
(五)日軍盜測的菲律賓地形圖 383
(六)解讀日軍菲律賓兵要地誌圖 384
附錄一:中國兵要地誌源流概說 394
(一)兵要與地誌 394
(二)明清——中國兵要地誌的發端 395
(三)民國時期的兵要地誌 400
(四)戰爭年代我軍兵要地誌概說 405
附錄二:近代我國軍事地理研究方法管窺 409
(一)古人的“形勢”與“縱橫” 409
(二)清末“兵要”的發端 410
(三)《兵要地理》——民國初期陸軍大學的課程 412
(四)《兵要地理》的研究內容 415
(五)《兵要地理》的研究特點 418
附錄三:中國軍事地形學源流概說 422
(一)從甲午之戰的軍用地圖講起 422
(二)清末民初軍校的測繪和地形學教育 424
(三)抗日戰爭前後的地形學 428
(四)我軍軍事地形學的形成 432
附錄四:論兵要地誌的戰史調研與編寫 437
(一)戰史資料的收集 437
(二)戰史的編寫 446
後 記 447

作者簡介

沈克尼 祖籍浙江崇德(今屬桐鄉),1952年4月生,現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國中畢業後下鄉插隊,做過建築工人、出版社編輯。從政後,歷任寧夏民政廳副廳長、巡視員,寧夏政協常委,曾獲記公務員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工作之餘,鑽研軍事理論和野戰生存訓練。1997年獲全國十大愛國擁軍模範榮譽稱號。2015—2017年為國防大學兼職教授。2021年入選陸軍研究院科學技術委員會前沿課題組特邀專家。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中校、上校和大校軍銜,著有暢銷書軍民兩用版《野外生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