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玉有德
春秋時管仲歸納出玉的9個品德。《管子-水地》載:“夫玉之所貴者,九德出焉。夫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義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並通而不相陵,客也;叩之,其聲清揚徹遠,純而不淆,辭也。是以人主貴之,藏以為寶,剖以為符瑞,九德出焉。”這是最早見於記載的對玉德的讚美。
孔子也對玉的美德作過詳述。《禮記-聘義》:“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絀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孔子列舉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11種美德,關鍵的理念是“君子比德於玉”,為後世所尊崇。
東漢時許慎把玉的品德作了簡化,對玉的概念下了定義。《說文》:“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zhì),潔之方也。”
古人對玉的九德、十一德、五德說,從物質表層來看,強調的是珍貴天然的石頭要澤,半透明,有硬度,比重大,有韌性,顏色單一,斷時不傷手,成器擊之聲清久遠;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品德內涵,是道德修養和文化品位的象徵,與人的精神世界彼此相連通。
古人用玉等級森嚴。《周禮-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以6種不同顏色和不同種類的玉用於不同禮儀,視玉為祥瑞之物,即所謂“以玉作六瑞”。玉在古代又是貴族身份、等級和財富的標誌。《禮記-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采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遠則揚之,然後鏘鳴也。故 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意思是說君子出入進退俯仰之間,身上的佩玉只有在不快不慢、富有節奏的步伐下,才會發出富有韻律、悅耳動聽的聲音,這聲音不僅集中君子的注意力,同時也告訴周圍的人們:君子來去光明正大,從不偷聽偷看別人的言談舉動,於是佩玉就變成了君子有道德修養、行為光明磊落的標誌。雖然這種繁文縟節漢代以後就不再流行,但“君子比德於玉”的傳統在日後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玉文化涉及玉的使用、玉的裝飾、玉的欣賞,玉與宗教、玉與社會等級、玉與道德,人們賦予玉的內涵無比深邃,歷史也圍繞著玉演繹出無數動人心扉的悲歡離合故事,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玉文化。
“玉佩”一詞最早見於《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當時的玉佩不僅是裝飾品,還是親戚間的重要禮品,還暗示著佩者勿失尊嚴、從禮而行的公用。
佩玉是古代玉器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玉器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使用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的一種。佩玉是玉文化伊始的萌芽和靈感之源,
新石器時代玉器中就有很成熟的佩玉方式,已具審美特徵。禮器用玉就是在此基礎上主觀規範、兼收並蓄多種文化基因的結果,佩玉也由一種簡單的裝飾物提升到了文化品德、精神象徵的高度。佩玉有兩個關鍵期,春秋戰國兩漢的禮器盛行期和唐宋明清的大眾時尚期。在佩玉中,出現過由珩、璜、琚、瑀、沖牙等組合而成的全佩,將數件佩玉用彩組串聯懸掛於革帶上的組佩,以及閒暇之時隨身佩掛用的裝飾性玉件。
商周時期玉器作為各級貴族的身份標誌之物,其形狀、數量也都“按部就班”,不可越雷池半步。商周出現的大量龍、鳳、鳥、魚形佩玉,普遍採用圓雕工藝,常用雙鉤陰線,形態誇張抽象。春秋戰國秦漢時佩玉大流行,王公貴族身上無不佩玉,有的把幾件玉器串聯組合起來佩戴,據說是為了“聽玉之聲,以節行止”。此時的組玉佩有多種樣式,主要有人形飾、牌飾、小型璧、環、璜、觽(xī)、瓶形飾及龍、虎、龍鳳佩、玉珠等,結構複雜,完整的一套玉佩長達1米以上;講究上下左右對稱,陰刻線條、刀工粗放、風格綿軟,出現著名的“遊絲描”,雙鉤陰線斜削起坡技法運用嫻熟,把線條的運用推上了史無前例的高峰。戰國的玉佩中玉龍、玉璜、玉帶鉤較多,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絕倫的作品。了解漢代的佩玉時尚可知,玉帶鉤、玉(shè)、玉璧、玉環成為人們的至愛,玉辟邪一類壓勝玉器也大量出現,佩玉紋飾細密,陰線細若髮絲,更創新了粗獷蠻荒、簡潔洗鍊的“漢八刀”。漢代佩玉中剛卯、翁仲、司南佩稱作“辟邪三寶”,為人稱道。
佩玉規則
古時佩玉組合與玉組佩的佩戴方法很有講究,不同等級、性別、年齡、愛好都會有不同的佩玉。組綬是用來穿串玉飾的一種絲帶,古時對佩玉的玉材選用和色彩的配用有一定的規範,藉以顯示身份和等級概念的用意不言而喻。“進則揖之,退則仰之。”其中的“揖”是指人體上身向前微傾成俯視之姿,“仰”是指人體上身向後微仰成仰視之態。佩玉行走時,左腿起步,則身體前傾,右腿跟進須在身體後仰之後,連貫行走就形成不停頓的前傾後仰動作,這樣一來就必然牽動身上的佩玉,使之發生相互碰撞而產生有節奏的音響,一如樂曲中的“宮商角徵羽”之聲。古人以玉比德,故佩美玉奏美樂,以詡美德,這是一種創造,因為只有連貫、均勻、協調的步伐才能使懸掛在身上的玉佩發出優美的聲音,亂則聲雜。佩鳴之聲是作為一個君子行為規範的反映,同時還有一種重要的含義,即以此向天地人君表示自己絕無非辟之心,也是向統治者表示盡忠盡節的一種形式。“正行”君子不可行無狀,用玉鳴之聲來規範人的行止,也稱“節步”,以玉鳴之聲驅除心中雜念,同時也是一種對禮的尊重。
佩戴玉組佩有上起頸經胸腹部而垂於膝下者,有在腰間正中佩一套或兩套組佩者。商周時還不是非常講究,也沒有固定的搭配,至漢代中晚期,才相對定型,一種是垂直懸掛,一種是身體兩側垂佩,一般從上向下的次序是璧、翁仲、珩、璜、環、沖牙、玉珠,身體兩側的玉佩一般是左帶玉劍,右帶環玦。從發掘的玉佩實物看,佩玉除了垂直系戴外,還平行串聯,聲音是靠沖牙同沖牙兩側的璜相碰撞發出的。明益宣王夫婦合葬墓出土的玉佩包括銀鉤、珩、琚和沖牙各2件,玉璜4件,玉墜滴8件,玉珠600多顆,分段貫穿綴連在一起,長度有66厘米,可以想像走起路來玉珠與玉璜、玉墜滴、玉沖牙相撞當會發出清越之聲了。明魯王朱檀墓、明定陵朱翊鈞墓都有不同形式的組佩出土。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宮廷玉組佩,每副有玉葉、玉件組合,最上端是一件鏤雕騎鳳紋的壽星,其下是有一銅鍍金的雙龍提梁,橫樑下掛4串玉飾件,共5行,每串有兩片玉葉及卐字、壽字、雙魚、鳳鳥、麒麟、雙柿、寶蓋和4個仙人組成。正如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十三《禮部》記載:“凡大朝會時,百寮俱朝服佩玉,殿陛之間,聲韻甚美。”
古代的佩玉細分有許多部分,如璜、珩、環、沖牙及其他組成的垂直懸掛體系,分上、中、下三部分,璜或珩位於成組玉佩的上部,作用有如扁擔兩端懸掛器物,起平衡作用;玉環位於成組佩玉的中部,是玉佩中表示人的身份、品德的最主要部分;沖牙成對懸於玉佩下端,行走時相撞出聲,在三部分之間還懸有其他玉件並雜有玉人、玉獸片等。按商周古制,身份越高,隨身的組玉佩越複雜越長;身份較低者,佩玉飾就變得簡單而短小。至於佩玉者的步態,身份越高步子越小,走得越舒弛。天子、諸侯和代祖先受祭的“屍行”,在行走時邁出的腳應踏在另一隻腳所留足印的一半之處;而大夫行走時足印則應是一個挨著一個,士行走時步子之間就可以留下一個足印的距離。行走的速度與身上所佩玉飾的多少、長短所形成的碰撞聲音,均各有不同韻律,這樣走起來很累,但古人依然樂此不疲,非此莫君子。
古代真正意義上的主體組合玉佩最早見於商周,漢以後延續組玉佩制。曹魏王粲新創製的一套玉佩成為後世廣為流傳的式樣,這套玉佩包括蝙蝠形、飛碟形、梯形、半圓形玉佩,半璧形玉璜、帶穿孔的玉環及玉珠等,玉佩為素麵,雕琢紋飾者很少。作為官方與貴族的禮儀服飾,晉天子所佩白玉垂珠大綬,唐天子、五品以上官員所綴玉佩組合多有差別;宋、明帝王百官佩玉的形式與等級也都有嚴格的規定。然佩綬之間的玉環、玉珩、玉璜、沖牙等玉飾相觸有聲的特徵則興盛綿延數千年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