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是天下雜誌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山本敏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 作者:山本敏晴
- 出版時間:2007年4月3日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頁數:64 頁
- ISBN:9789866948701
- 定價:300 元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
一個簡單的提問,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再靠近幸福一點點…聽聽孩子,問問自己: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本書作者山本敏晴先生對高棉的孩子提問:「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並且請他們畫在圖畫紙上。有的孩子的答案是「家」,家裡務農的孩子回答是「牛」,也有孩子驕傲的回答是「國家」,或是珍貴的文化遺蹟。這些孩子所珍視的東西,對台灣的小孩而言,具有何種意義?從鮮艷欲滴的野花、賴以維生的牲口、每天相處的家人,到世界和平的願望,有些東西看似微不足道,有些東西卻又視野廣闊得超過我們的想像。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而孩子們的回答,或許會讓我們憶起某些看似平凡卻重要的東西,以及簡單事物所蘊含的喜樂,以本書為討論的起點,讓我們也來聽聽孩子的想法吧。本書里孩子的答案反應出各種不同的生命經驗,其中有些出人意料的回答,他們說最重要的就是「中止戰爭」或「剷除地雷」,...(展開全部) 一個簡單的提問,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再靠近幸福一點點… 聽聽孩子,問問自己: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本書作者山本敏晴先生對高棉的孩子提問:「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並且請他們畫在圖畫紙上。有的孩子的答案是「家」,家裡務農的孩子回答是「牛」,也有孩子驕傲的回答是「國家」,或是珍貴的文化遺蹟。這些孩子所珍視的東西,對台灣的小孩而言,具有何種意義?從鮮艷欲滴的野花、賴以維生的牲口、每天相處的家人,到世界和平的願望,有些東西看似微不足道,有些東西卻又視野廣闊得超過我們的想像。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而孩子們的回答,或許會讓我們憶起某些看似平凡卻重要的東西,以及簡單事物所蘊含的喜樂,以本書為討論的起點,讓我們也來聽聽孩子的想法吧。本書里孩子的答案反應出各種不同的生命經驗,其中有些出人意料的回答,他們說最重要的就是「中止戰爭」或「剷除地雷」,書中穿插了當地的戰爭紀實照片,以及孩子用蠟筆畫出的戰爭場景。雖然照片中的孩子對訪問者報以燦爛的微笑,但拄著拐杖的小小身影,提醒著我們,戰爭在他們身上、心裡留下的傷痕,就象是他們用塗鴉表現的戰爭場面一般,清晰可見。在此同時,孩子甜美的笑容和真摯的話語,讓人產生一種信念:正因為過去沉重的生命體驗,這些孩子絕不會輕易忘記──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如果我們知道,這朵花是那個帶著羞赧神情小孩的寶物,那我們就不會任意摘下它;如果我們知道,這個宗教或文化,是很多小孩虔誠的信仰,我們就會好好尊重它;如果我們知道,家人是無數孩子最重視且唯一的存在,那人們就不會掀起戰爭、互相殘殺。如果大家對彼此的認識能多一些,世界或許就會很不一樣。書的結尾把孩子們最重要的東西並置──汽車、牛車、植物、動物、漂亮的衣服等,每個孩子最重要的東西不盡相同,但相同的是,他們身邊都有親愛的家人和朋友,每個人都是重要的存在。在美麗而沉靜的高棉暮色中,作者緩緩道出他衷心的期盼:如果大家都能尊重彼此最重要的東西,那么有一天,所有的人,一定都能得到幸福。讓孩子吃驚的教育方式 一談到上課的手法,山本興致勃勃地說明,「一開始我們先請小朋友不記名的畫一張圖,題目是『你最重要的東西』,」然後給小朋友看其他國家小朋友的作品,「日本的小朋友都很吃驚,」因為日本小朋友畫的是電動玩具之類的,其他國家小朋友有的畫食物、有的畫戰爭。達到「讓小朋友吃驚」的目的之後,山本或是山本培訓出來的講師,就會放相關內容的三分鐘影片給小朋友看,然後告訴小朋友們,其實幫助弱者的不只是電視裡的鹹蛋超人之類的英雄,在現實社會也有「正義的夥伴」,就是「國際協力師」,告訴小朋友們這個職業就像警察、消防隊員一樣是幫助別人的職業。接著,山本告訴小朋友,即使不當國際協力師,也能成為「正義的夥伴」的另外兩個方法,其一是在選擇就業時,考慮一下這家公司是否用環保的原料及方式生產產品?其二是,今天在回家的路上,如果到超商買東西,注意看看商品包裝有沒有各種環保的標誌(此時會打出幻燈片,介紹小朋友認識各種各樣的環保標誌),做一個賢明的消費者。最後山本會讓小朋友帶一張其他小朋友的畫回家,請他們貼在自己的房間牆壁上,想一想「每個人重要的東西都不一樣」這件事。 「我不喜歡用道德、倫理這些硬梆梆的字眼,我選擇『正義的夥伴』這個說法,並用電視上一些超人偶像介紹『國際協力師』的工作,就是不想強迫小孩子,只是提醒他們眼光看世界,長大以後能多想一下反饋社會,而不是只想著考上一流大學、進大企業、賺大錢,」三分之一時間穿醫袍看病的山本,目標遠大卻很務實。專家推薦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讓孩子看到每個人心中認為最重要的事很不一樣,從而學會尊重別人的想法。」──陽明大學神經科學所教授 洪蘭「作者藉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