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樂(楞嚴寺寺廟音樂),山西省左雲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音樂(楞嚴寺寺廟音樂)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山西省左雲縣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保護措施,
歷史淵源
左雲縣楞嚴寺佛樂流傳於左雲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涼城縣一帶,原屬中國北方梵唄聲腔的東路流派,伴隨著僧侶們的唱經及佛事活動,產生、唱響於明朝初年,豐富、發展在明、清兩代。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吸納了天竺樂、龜茲樂、安國樂等佛曲音樂的元素,並和當地民間音樂相結合,逐步形成了一種具有蒙漢特色、異域風情的寺廟音樂。
文化特徵
楞嚴寺寺廟音樂是由歌贊曲和器樂吹奏曲兩部分組成的。歌贊曲主要有:【六字贊】、【方便偈】、【三皈依】等十餘首;器樂吹奏曲有:【柳搖金】、【左韃經】、【右韃經】等28首。使用的樂器有管子、笙、手鼓、鑼、鐺子、引磬、銱子、鐃鈸、手摑子等。楞嚴寺廟堂音樂一般在僧侶誦經和佛事活動中詠唱,同時也在民間各種法事中演奏。其歌贊曲起調深沉平穩,旋律莊重典雅,再配以詠誦之經詞,遂形成一種極其肅穆的音樂氣氛;其吹奏曲風格多樣,既有蒙曲的粗獷豪放,又有漢調的婉轉流暢,在激越跌宕的音樂旋律中,還不乏梵音的空靈邈遠。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左雲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