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是胡素馨編著的圖書,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
- 作者:胡素馨
- 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12月1日
- 頁數:512 頁
- 定價:78.00 元
- 裝幀:簡裝本
- ISBN:9787806727430
內容簡介,目錄 ,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有關佛教思想、寺院法器、佛寺文物、僧尼生活、佛教藝術等國際研討會的幾十篇論文。
此書為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目錄
序,宿白
致謝,胡素馨(Sarah E. Fraser)
1.導言,胡素馨(Sarah E. Fraser)
I.樸素,豐富與形象的消失
2.“少欲知足”、“一切皆空”及“莊嚴具足”:中國佛教的物質觀,柯嘉豪(John Kieschnick)
3.計算想像:《法華經》中“不存在的車的圖景”表現性的闡釋,任博克(Brook Ziporyn)
4.論反佛迫害中的佛像破壞,艾利克(Eric Reinders)
II.奢侈品與寺院法器
5.紡織藝術,技術與佛教積福,盛餘韻(Angela Sheng)
6.佛寺遺址出土文物的幾個問題,齊東方
III.寺廟建築下的僧尼生活
7.營造寄託:中國六至十世紀造寺功德的探討,何培斌
8.佛教寺院中土地、功德及其交換的可能性,魏明傑(Michael J. Walsh)
9.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生活方式,郝春文
IV.唐宋佛教藝術
10.陝西黃陵雙龍千佛洞的圖像、作者與觀念,李凇
11.大足石窟《報父母恩重經變》補說,馬世長
12.巴中石窟分期初探,程崇勛
V.供養人與供養:四川
13.試述“武后真容石刻像”對皇澤寺佛教的供養作用,梁永濤
14.地方式和經典式:甘肅和四川生死輪迴圖,太史文(Stephen Teiser)
VI.寺院的物質文化
15.于闐花氈與粟特銀盤——九、十世紀敦煌寺院的外來供養,榮新江
16.據敦煌寫本談紅藍花——植物的使用,童丕(Eric Trombert)
17.佛教藝術的經濟制度:雜物歷、儲藏室和畫行,胡素馨(Sarah E. Fraser)
VII.供養人與做功德
18.唐宋敦煌世俗佛教信仰的類型、特徵,張先堂
19.剝開蠶繭:在白鐵餘682-683年的佛教運動中的民族、財富和末法意識,羅漢(Norman Harry Rothschild)
VIII.考古問題:壁畫與對紡織品的解釋
20.敦煌323窟與道宣,巫鴻
21.莫高窟第365窟漢文題記重錄並跋,梅林
IX.僧眾群體的寺規
22.有關敦煌莫高窟北區瘞窟的幾個問題,彭金章
23.從百丈清規看農禪——兼論唐宋佛教的自我供養意識,林悟殊
X.密教藝術與來世的表現
24.公元七至十二世紀的四川密教遺蹟,丁明夷
25.性與覺悟:敦煌465窟的雙身供養,楊薇
26.描繪精神——佛教中神、鬼、妖的圖景,麥瑞怡(Karin E. Myhre)
27.讓高新技術為石窟考古服務,樊錦詩 胡素馨(Sarah E. Fraser)
後記,榮新江
徵引文獻
主題目錄及未引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