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九華山五大古寺之一的佛化禪寺,初名景福院,又名福海寺。福海寺坐落在安徽九華山相思嶺古驛道西側,峰中藏寺,景觀獨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海寺
- 地位:九華山五大古寺之一
- 初名:景福院
福海寺來歷,風景描述,地理位置,歷史典故,
福海寺來歷
1965年寺院尚住有僧人,後來易為民宅。1994年寂雲法師不忍佛地遺棄,發願重建古剎,行持地藏大願,修法治病收回寺產,並改寺名為佛化禪寺。寺內有釋照法真身一座。
生於清朝同治年間的釋照法比丘尼,因年老生病,由游僧轉交佛化禪寺住持釋寂雲法師贍養,即禮寂雲法師為師。寂雲法師為其消災超度治病,四個月後康復,即能精進念阿彌陀佛。平時少言寡語,心地清晰,三年後面顏返童。照法師太心地慈悲,凡來朝看她的善信,均為其拍頂加持,病苦者為其按摩推揉解痛,行菩薩道濟世間疾苦。
1996年8月,寂雲法師已知秋稻黃,照法師太要走,即祈禱佛菩薩,為其消災延壽,增壽六年,精進修行至2002年11月20日子時圓寂,年136歲。11月26日始坐蓮花缸中,五年後開缸,肉身不壞,後人即裝金供奉。
風景描述
禪寺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為八葉蓮台之勢。昔時,相傳寺前有唐僧手植二棵松樹,今已無存,山門題唐僧記云:“唐時種松松不古,到今雖古亦無松。五釵萬樹無人看,好古空勞說老龍。”宋朝時印度悉檀大和尚來朝山講經傳法,曾贊此寺勝景曰:“路入轉幽處,渾疑別有天。虬松雖變幻,牛石尚睡眠。驟過一陣雨,鳴飛七步泉。望中千點雪,白露立平田。”傳聞宋代法海大和尚在寺講經時,突由天空飛來巨鐘一口,當地眾所周知,鐘上有梵文,三個漢字為:“飛來鐘”。宋代朝廷賜額名為“福海院”,是千佛道場,屢開三壇大戒。
如今大雄寶殿已重建。前廊八根青草石龍柱,上雕十八羅漢,滿堂白色花崗岩柱。大殿已完成彩繪、千佛頂裝金,現正在建造三尊11米高大銅佛像、文殊普賢菩薩銅像及十六尊者銅像。按照整體規劃待建地藏寶殿、圓通寶殿、天王殿、藏經樓、釋照法肉身寶殿、鐘鼓二樓、大寶塔、大雄寶殿前如來八塔、僧寮、齋堂等建築。
荷擔如來家業,行菩薩道濟世間疾苦,弘法利生,佛化禪寺建設工程浩大,如有海內外高僧大德、善信同仁,發菩提心,植大福田,樂善資助,福聚無量,佛力攝受,同生極樂,大覺成佛。
地理位置
相思嶺有五峰並列,峰頂接雲,形如“五龍”,其中東一峰最高,如仙人俯身邁步往上天趕路。林履端在《尚乾鄉土志》說:“宋蔡端明種松達興泉處”,指的就是這裡。宋至和三年(1056年)蔡襄任福州知州時,曾在道路兩旁植松樹,其德政為民擁戴,留下千古傳唱的民謠:“夾道松,夾道松,問誰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年搖清風”。歷代名人在相思嶺遊覽福海寺時,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
歷史典故
明王世懋《閩都賦》曰:“策馬千山欲暮時,濕雲如罩雨如絲。無端更上相思嶺,何地令人不可思。青山隱禪寺。”明王應山《度常思嶺》亦有詩:“盤盤磴道景初斜,林外飄搖雨是花。縱說旅遊喜新霽,我行竟日已思家。”明徐熥《憩福海庵》云:“白雲深處梵王家,回望千層鳥道賒。滿室空香薰貝葉。一聲殘磬落松花。聽經野鹿群依草,出定山僧獨施茶。”其胞弟徐火勃也留下了《愁福海庵》:“踏遍危峰到梵家,白雲流水望中賒。隔山斷靄千重翠,滿路東風二月花。座上梵香翻貝葉,佛前鳴磬供新茶。樵歌隱隱孤村外,回首平林夕照斜。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兼提督雁門三關陳達,老家系閩縣榮繡大義,離相思嶺二三里,其孫陳邦注有《宿福海庵》詩云:“偶來菩薩界,始覺萬緣空。雲氣諸天寂,泉聲萬道通。岩扄留鶴夢,澗戶落松風。獨宿青蓮宅,蕭然聽曙鐘。”
福海寺歷經滄桑,幾經興廢。2009年7月,閩侯縣文物普查組在相思嶺福海寺普查時發現,寺內保存刻有明代紀年銘文的石古香爐,長約200米、寬0.9米的古驛道,高0.6米的馬古石槽一副,以及清代重修福海庵的兩塊殘破組碑,部分碑文記載:“思嶺捐金蓮何拾寶凡諸善請撼和斯然也歸又百餘後。清康熙乙酉,提督吳千總冉許願捐修,又復舊然。大觀此亦,宦遊中之慷慨者乎,由此觀之,主持以相之逍遙林下,固千載一時盛事也,嗣後多歷所雨蝕風瀟。明嘉靖年間,舊址也余,八世祖達公,歷任山西巡撫兼提督雁門。歸度地捐金募緣,拓址延僧,益聞寺之興也。創立日,崇建整理日,重修禮日,有其舉莫敢廢也,其是之謂乎福海禪寺。”對於研究相思嶺古驛道及福海寺的歷史有一定的考古價值。
清代中葉,閩縣還珠里(今宏嶼)的吳老先生,行醫厚德,常奔波於兩地,對患者不論貧富,救死扶傷無以計數,常小憩於福海寺,治癒不少患者,人稱“扁鵲復生”,七里一帶婦孺老少皆知,身後被當地民眾敬若神聖。仙逝後,被方岳里縉紳推崇,塑金身一尊,享祀福海寺,每年七月初五為吳老華誕。有楹聯為證:“祈望仙靈永駐福海寺,佑我百姓澤沛方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