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錦旺,烈士。中國空軍飛行員模範,空軍試飛團一級試飛員,江西萍鄉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錦旺
- 職業:飛行員
- 出生地:湖南湘潭
- 備註:烈士
個人履歷,相關事件,社會評價,
個人履歷
1991年,余錦旺在第三高級中學127班時值高三,余錦旺和另一名同學招飛成功。招飛成功後,十多年的時間裡,刻苦鑽研的余錦旺成了空軍試飛團的一級試飛員。余錦旺在2011年3月12日和4月9日,分別在兩種新機上遭遇到兩種不同情況的空中停車,他沉著冷靜,精準操作,不但戰勝了風險,保住了兩架新型號飛機,還成功處置了空軍首例“綜調故障導致多次切油空停”的重大險情。上級領導和飛機研製單位的專家對他兩次成功處置空中特情給予高度評價,稱他為型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1年10月14日上午10點47分,2011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在陝西省蒲城縣內府機場舉行飛行表演時出了意外,余錦旺駕駛的一架國產飛豹戰機在從東向西表演低空飛行過程中突然失控,墜毀在觀眾席以西約2公里的地方。當時飛機上有兩名飛行員。一名飛行員成功跳傘逃生,余錦旺因飛機失事犧牲。
相關事件
藍天勇士兩越生死線
——試飛員余錦旺兩次成功處置空中特情紀實
飛機發動機空中停車是飛行安全的“大敵”,如果空中起動不成功,會對飛行員和飛機造成極大的風險。特別是對單發飛機而言,每一次空中停車對飛行員來說都是“生死考驗”。就算是在最理想的狀況——飛機在機場進行空滑迫降,由於停車狀態不能調整飛機油門,飛機目測過低會掉在跑道外,目測過高則會衝出跑道,無論哪種情況都是致命的!而降落作為飛行最複雜的環節,正常時都會產生誤差,何況是停車狀態。因此,處置空中停車不但是對飛行員駕駛技術的考驗,更是對飛行員心理素質的嚴峻考驗。
單發停車,空中歷險救“山鷹”
飛機很快躍升至11000米的高空,在這個領域,天空呈現出最動人的藍色,格外靜謐,格外純潔。余錦旺駕駛的飛機像雄鷹一樣自由翱翔,機身下的白雲層層疊疊,鱗次櫛比。12時35分,飛機剛剛改平,飛行馬赫數0.85時,突然,飛機發動機發出一聲像打雷一樣的“爆響”。隨即,發動機轉速、溫度指針瞬間下滑,飛機推力迅速下降,無法維持高度。余錦旺此時的第一反應就是“發動機停車了!”他的心裡“咯噔了一下”。作為一架單發的飛機,空中一旦失去了動力,情況會非常危險。運輸機等中大型飛機具有較大的滑翔比,如果沒有動力還能依靠滑翔爭取處置的時間,而像高教9這樣的飛機遇到這種情況時,飛機就會變成急速下墜的“鐵疙瘩”。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試飛員,余錦旺清楚:此時飛機距機場還有80多公里,按滑翔比計算根本不可能回去。更複雜的情況是,由於這是一架還未定型的新機,飛機設計還不完善,對試飛員的處置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因素。這時駕駛艙內的“停車”、“斷電”、“液壓壓力”等各種紅、黃色告警燈全都閃爍著刺眼的光芒,而語聲告警系統的“女中音”也不斷地用“溫柔”的語調和“平緩”語氣提示他各個系統發生了故障。但此時,這些光源和這種聲音卻令余錦旺感覺格外的“刺眼和刺耳”。它們不但分散了試飛員的精力,甚至嚴重干擾到他和地面指揮員的聯繫。現在,他只能靠自己了。
余錦旺迅速穩定住自己的情緒,在極短的時間裡思考了處置方法——首先進行空中起動,並為空中起動創造有利條件。他先推桿下降高度增速(8000米以下空中起動成功率高),儘量將飛機錶速控制在450公里/小時左右,並一直保持到7000米的高度。隨後,他在集中精神操作飛機的同時,在心中反覆默念空中起動程式。他知道,此時不允許他有任何的誤操作,因為一旦出現誤操作,就會造成發動機“富油超溫”等情況,那樣飛機就不能正常起動,發動機溫度是升高了,但轉速卻不會上升。這樣不但會損傷發動機,還要進行重新起動,也會增加更多的不確定因素,重要的是會喪失寶貴的高度。
最佳的起動時機到來後,他毫不遲疑地撥啟空中起動電門,眼睛緊緊盯住轉速表。終於,轉速表開始慢慢上升,發動機也發出了“嗯嗯”的起動旋轉聲,空中起動一次起成功!余錦旺此時仍不敢大意,他接著輕緩地(這個操作方式很重要)推油門至慢車位,最後將油門保持在85%左右的控制量。
在飛機狀態穩定後,余錦旺立即再次與指揮員取得聯繫。在地面指揮系統的準確指揮引導下,他操縱飛機不斷下降高度,於12時48分安全降落在機場跑道。事後,飛機生產廠家貴航的徐文堅副設計總師緊緊握住余錦旺的手,激動地說:“你處置的非常得當,挽救了我們的飛機”。各方專家在問題發生後進行了全面分析,提出:問題發生是飛機系統意外突發故障所致,試飛員處置準確及時有效,不但有效化解了風險,還發現了飛機設計中存在的部分缺陷,提供了飛機相關係統改進的直接依據,為型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高教9是中國航空企業自籌資金研製生產的新一代高級教練機,一旦飛機空中起動不成功,後果將不堪構想。其實,在重大險情發生時,他可以選擇多種處置的方式方法,對試飛員來說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棄機跳傘。但是,“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正如余錦旺所說的:“任何一名試飛員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棄機跳傘。因為一旦摔掉的不僅僅是上億元的裝備,更可能是一個型號的命運!”這種意識早已成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融匯在每一名空軍試飛員的血液當中。
就在這次空中停車發生前不到一個月,余錦旺還曾經歷過一次更加“兇險”的空中特情。
驚心900秒,新機遭遇連環險情
2011年3月12日下午,余錦旺按照飛行計畫,進行國家某型新機Ι類風險科目顫振試飛的第二架次。15時22分,在完成起飛前的最後檢查後,余錦旺駕駛飛機滑跑、加力、騰空,戰鷹如離弦的利箭直刺藍天,瞬間消失在茫茫天際。
15時33分,飛機爬升至5000米高度,此時飛機錶速為500公里/小時。就在余錦旺操縱飛機改平的過程中,飛機的發動機轉速突然自動從85%下降到80%。同時,飛機座艙屏顯上出現了“發動機參數調節T4通道故障”的顯示,發動機“起動”指示燈也開始不斷地閃亮。大約10秒後,這些故障就像突然到來一樣,又突然地消失了。余錦旺憑經驗判斷,可能是發動機出現了問題,他一邊立即報告地面指揮員,一邊停止試飛科目動作,駕機掉頭返場。
在返場過程中,同樣的故障又像“幽靈”一樣多次出現,而且越來越嚴重。在隨後10分鐘時間裡,發動機竟然連續出現多達30餘次的自動切油(嚴重時發動機切油後轉速降至70%以下,已低於此高度的慢車轉速),造成發動機不斷地發出超溫報警,並連續7次自行空中起動,起動後轉速上升至慢車轉速,幾秒鐘後又自動切油,如此不停地循環往復。這是一個連環險情,也是空軍和中國試飛史上首例“綜調故障導致多次切油空停”的重大空中特情。作為新裝備,無論是空軍還是試飛部門都沒有相關處置的經驗和方法。也就是說,駕駛者和飛機都前途未卜,試飛員要想保住飛機,只能靠自己的膽實和技藝去挑戰“死神”,在巨大的風險中孤身去摸索和破譯解鎖生命之門的密碼。
余錦旺在向指揮員報告的同時,飛機在迅速下降高度。由於飛機距本場還有40多公里,他按預案做好了趕往備降機場的準備。但是,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飛機推力已不足!在隨後的時間裡,維持飛機生存的“速度”是他採取最佳滑翔比得到的。飛機採用滑翔的方式,以400公里/小時左右的錶速艱難地下滑至本場30公里左右的距離,但飛機此時的高度只有2000米,這個高度是根本不能滑回本場的!而備降機場的跑道較短,不宜進行迫降。怎么辦?
當險情發生時,保持冷靜是一名優秀試飛員的首要素質,只有無畏風險、頭腦清醒,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選擇最有效的方法。團里曾安排余錦旺進行過同類機型的空中起動專項試飛,他完成過幾十次空中起動、空中停車迫降等科目的試飛,也因此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更為他建立了處置險情的信心。
此刻,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大腦像高速運轉的計算機一樣,對面前所有現象進行綜合分析判斷。他將突破的焦點集中在發動機上,在發動機起動後轉速上升的階段,他先試探性地柔和加油門,在觀察飛機反應的同時,密切注視著急速變化的各種儀表和數據,他想在眼前不停變化的各種信息中掌握飛機的狀態和趨勢。十幾秒後,奇蹟出現了——發動機轉速短時間上升至90%以上。他抓住這難得的機會,立即操縱飛機爬升至3000米左右的高度。余錦旺稍微舒了一口氣,他利用這稍縱即逝的寶貴機會,為飛機贏得了1000米的高度,此時“高度”就是生命!突然,發動機又再次切油……
余錦旺發現飛機距本場已不到20公里,他結合各種因素判斷,利用現有高度可以直接滑回本場。他也清楚,這個決定將使他沒有任何退路,甚至會遇到更複雜的情況,但他決心大膽一試。他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不僅是他無畏風險,更多是他要把飛機安全帶回的強烈責任感!為了一架新機和一個型號的命運,即使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他也要進行百分之百地努力。
飛機在下滑中,余錦旺一邊報告指揮員,一邊為停車迫降著陸做準備。他首先對液壓系統進行檢查,在確認一切無虞後,他提前放下起落架,以便將所有精力集中在飛機操作上。他嚴格按迫降航線的高度、速度下滑,並利用減速板等不時地修正飛機的速度和位置。地面指揮員、副團長李吉寬則緊急調離他迫降航線內的所有飛機,並提示他可以直接操縱飛機進行對頭著陸,以縮短滑翔距離和空中滯留時間,儘快落地。此時,發動機仍在反覆地切油、報警、降速、起動,在空中每多待一秒,就會增加一份危險。
500米,300米,100米……飛機距跑道越來越近,高度越來越低,地面上人們的心卻在不斷地往上提。消防車、救護車早已在機場上嚴陣以待,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了。15時48分,飛機終於貼著地平線以優美的姿態安全著陸。從險情發生到成功返場,前後共15分鐘,整整900秒時間。其中,每一秒都蘊藏著巨大的風險。他成功了!余錦旺以他堅強的信念、無畏的精神和過硬的技術創造了中國航空史上又一個奇蹟。
社會評價
由各方組成的調查組查明,這次險情是由於綜調(發動機綜合調節器)T4通道故障所致。調查組專家一致認為:此次特情處置非常正確,特別是試飛員及時發現並果斷返場,縮短了滯空時間。事後發現,當時發動機補氧壓力已不足1/3,如果返場不及時很可能導致發動機最終無法再次起動。調查組同時提出:試飛員在險情中判斷也非常準確,由於綜調是發動機的核心部件,在有可能短時恢復動力的情況下試飛員沒有冒然關閉,否則發動機防喘、防冰及供油調節系統將不起作用,並會引發其它一些問題,空中如遇意外,後果難以預料。試飛員挽救了飛機,挽救了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