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No Name在發行個人首張專輯後No Name 余憲忠的外型一直被大眾廣泛的討論著,所有只要有鬍子的都被稱為No Name,甚至在網路上有人在討論區上貼了許多不同的照片說這是No Name,還有網友一直在猜測No Name是不是哪一位許久不見的藝人。原本身為上班族的他,將自己平日對於周遭事物所作的觀察,化成音樂創作,在姚謙的鼓勵下,更加積極成為全職的音樂人,將他修習多年的古典鋼琴與吉他融合在創作之中,直到2005年12月No Name 余憲忠在師姐劉若英北京萬人的演唱會上正式曝光,2006年推出第二張《慢慢,愛》全新華語大碟。專輯中並發表“起點”、“就算”兩首的詞曲創作,其中還特別邀請美聲天后齊豫特別來為No Name 余憲忠新專輯“簡訊息”歌曲中獻聲。 2007年與肯德基合做發行《不該少了你》EP,該歌曲也成為“肯德基2007年度廣告歌”,發行當周便拿下G-music風雲榜冠軍。
音樂歷程
No Name 的同名專輯2004年9月推出後,立即進駐 G-Music 風雲榜華語榜第四名,還曾接連兩周占據華
一年前,沒有人知道余憲忠究竟是何許人也。如果要說到是姚謙打造的一個男新人,人們只會想到 No Name(無名),那還是在 2004年,姚謙的維京音樂旗下推出一個最新的男聲唱片,封面上沒有人像,連演唱者的名字都沒有,甚至乾脆就稱其為 No Name,且先不說這張唱片的品質如何,在這個重名重利的演藝圈裡,這樣的做法實在是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當時這個沒臉也沒名的歌手正是余憲忠。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來這又是包裝聖手姚謙在搞搞新意思了,余憲忠說其實這樣做是公司里共同討論的結果,但最初的發起人沒錯正是姚謙。
在設定余憲忠的音樂路線上,大家也動了一番腦筋。儘管余憲忠自己曾說對自己的長相沒有信心,但他長得其實並不差,只是跟那些偶像們的驚艷外形比起來確實不占什麼優勢,所以分析下來,他最有利的武器其實還是他的聲音,就希望把這方面發揮到極致。考慮到很多時候人的外形總會分散別人對他的聲音的注意力,所以姚謙就說,那不如就讓大家只去關注你的聲音,乾脆就不要露臉,就讓大家只聽聲音好了,後來大家一討論,發現真的是可以朝這個方向來做,甚至連名字都不要說, No Name的產生也正是這種討論下的結果。
但藝人在圈裡活得就是一個"名"字,憑著讓人記住並分辨的就是藝人的形象,這種做法豈不是對藝人的一種傷害嗎?剛開始余憲忠也曾這么覺得。但姚謙自有他的道理。當 No Name的唱片推出之後,人們果然被這種匪夷所思的做法產生好奇,想知道姚謙到底在搞什麼鬼,想知道這個連形象和名字都沒有的歌手到底是什麼樣子,"這種好奇心於是就形成了一定的注意度,"余憲忠說,這也好像是姚謙故意設下的一個謎題(當然這個謎題的前提是要求歌手的聲音確實能產生足夠的吸引聽眾耳朵的能力,好在余憲忠在這方面並不讓人失望),然後等把大家的胃口吊足之後,在第二張專輯時,謎底正式揭開時,人們的期待度就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