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興讓

何興讓,男,1940年2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小辛集鄉城西村人,蒙城縣工商聯退休職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興讓
  • 籍貫:安徽省蒙城縣
  • 出生日期:1940年2月
  • 職務:蒙城縣工商聯退休職工
人物故事,個人榮譽,

人物故事

事跡簡介:自1996年第一次為貧困學子捐助5000學費來,何興讓堅持將每月一半的退休金作為慈善基金回報社會;個人累計捐款20多萬元,為公益事業籌集社會資金約50萬元,幫助10戶貧困家庭、70餘名困難民眾、20多位學子度過了難關。他連續7年牽頭組織開展愛心敬老、節儉慶壽、經典誦讀、公益祭莊等活動,讓數萬民眾接受道德洗禮,為弘揚傳統文化,傳遞傳統美德做出了無私奉獻。多年來,何興讓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繼續投入到公益事業當中去,踐行著一位老幹部的使命與責任。先後獲評“亳州好人”“亳州市道德模範提名獎”“安徽好人”等榮譽稱號。
何興讓的抽屜里,珍藏著一封已經泛黃的感謝信,這是他第一次資助的學子在畢業時寫給他的信。何興讓說,看著它,就覺得自己所做的扶助行為是值得的。就是這位近80歲的老人,克勤克儉、節衣縮食,從2000年開始,堅持把省下的退休金和子女給的贍養費作為慈善基金回報社會。
數夜未眠,他下定助學決心
1996年夏天,家住蒙城縣壇城鎮范集工業園區的高中生謝寧(化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合肥工業大學。然而4000多元的學費幾乎讓謝寧陷入了絕望,家裡世代以種地為生,在當時也僅僅能維持生計,父母供他讀完高中已屬不易,更何談有著高額學費的大學啊!現實的無奈讓謝寧面臨失學的危險。
當時何興讓的兒子何國治在范集工業園區工作,謝寧的家庭無力承擔謝寧赴合肥讀大學的事情,牽動著何國治的心情,周末休息回到家裡,何國治向父親何興讓說了謝寧的事,想從父親那裡得到幫助謝寧的辦法。
兒子既然如此鄭重其事,謝寧上大學的事,牽動起何興讓的心。因為,何興讓不僅工作盡職盡責,而且平時樂於助人。親戚朋友誰家困難了,他都會送去一百、兩百現金給予幫助。而這次是一個陌生的孩子,是一筆不小的錢款,何興讓沉默了,他一連幾天都沒法安睡。當想到謝寧籌不出學費,將要面臨失學,何興讓存不住氣了,他對家人說:“謝寧上不起大學的事讓我知道了,如要不管,我難以心順,這個忙我幫定了!”
何興讓立即組織家人和朋友為謝寧捐款,經過一周的酬集,何興讓帶著5000元善款將謝寧送入高校,並包攬了他大學四年中每月150元的全部生活費用。開學的那一天,何興讓語重心長的對謝寧說:“在大學裡好好學本領,生活上的事情不要操心,將來有出息了,你要孝敬父母,回報社會。”
這一年,何興讓的工資每月不到500元。
退休之後,他拿出一半工資
2000年,何興讓從工作崗位上退休,兒女們也先後各自成家立業。有了時間的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扶殘助困中來。
“領了一輩子納稅人的錢,就要為人們辦事,退休工資留夠自己吃的就行了,存錢是絕不可能的。”面對何興讓把一半退休金拿出做公益的決定,老伴不多說什麼,只能在背後默默支持他。有時,老伴也會開玩笑的對何興讓說:“你呀,犟得很嘞!”
城關鎮富園社區高中生小蔣同學,爺爺、奶奶、爸爸都是病殘人,靠吃低保維持生活。2008年,小蔣考上了大學,爺爺坐著輪椅找到何興讓求助。當何興讓把5000元現金交到小蔣同學手裡的時候,小蔣非常詫異,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2016年春節前,小蔣的爺爺帶著錢再次找到何興讓要“還錢”,何興讓卻說資助不是借款不用還。何興讓讓小蔣爺爺告訴小蔣,事業有成後,小蔣能做好愛心接力就是對他最好的感謝。
二十多年來,何興讓一向生活簡樸,一直堅持將每月一半的退休工資作為慈善基金回報社會,幫助10戶貧困家庭70餘名困難民眾20多位學子度過了難關,並把愛心接力傳遞下去。
發動公益,他當做一個事業
退休以來,除了以個人捐資以及向社會募捐,還投身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扶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2012年,何興讓組織成立了愛心志願隊,集眾人之力開展公益活動,讓他人得到切實的溫暖和關愛。
2014年12月冬至開始最冷的45天裡,何興讓老人組織愛心志願者團隊捐助17萬元,為縣城的700餘名環衛工人提供“愛心早餐”。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2015年冬季,蒙城的14家愛心企業接過了“情暖寒冬,愛心早餐”的大旗,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2015年3月,何興讓得知家住樂土鎮柳林的朱夢龍因患白血病而家庭貧困無錢醫治時,立即拿出5000元送到朱夢龍的家中。在他的組織感召下,愛心志願者團隊紛紛伸出援手,為朱夢龍的救治提供了幫助。象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在老弱病殘、貧困民眾的家中,在社區敬老院等需要幫助的人員和場所,總能經常見到何興讓和愛心志願者的身影。何興讓和他所帶領的愛心志願者團隊,經常為貧困人員和敬老院送去食品、衣服等生活必須物資,為敬老院的老人打掃衛生、修剪指甲、洗頭、梳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貧困人員渡過困難,讓敬老院的老人得到切實的溫暖和關愛。多年來,何興讓身體力行,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資和子女給的贍養費幫助他人,個人累計捐款20多萬元,為公益事業籌集社會資金約50萬元,不圖任何回報。
致敬初心,他弘揚傳統文化
2019年5月10日上午九點,“蒙城縣第七屆孝親大會”在蒙城縣聖人殿廣場舉行,百名子女為母親洗腳。這已經是何興讓連續7年在母親節承辦了“蒙城縣弘揚傳統文化孝親大會”,搭建感恩的平台,傳播中華孝道。
2013年開始,何興讓老人每年暑假為參加蒙城縣圖書館暑期公益經典誦讀的小學生購置書包、文具、漢服等學習用品和用具,通過誦讀汲取傳統文化精華,以拓展視野、啟迪心智、陶冶品行、加強修養,讓少年兒童終身受益。他還為“傳播優秀文化 建設人文蒙城”為主題的系列地域文化講座,添置了課桌20張、方凳60個。
每一項活動,何興讓都堅持到了現在。讓何興讓最自豪的事情,是臘八節“集體為老人慶壽”活動。2019年1月13日,何興讓組織愛心人士自費在蒙城莊子國際大酒店為72名66歲以上的老人集體慶壽,沒有菸酒。自活動開展以來,參加集體敬老慶壽聯歡會的老人已有300人,相比傳統慶壽而言,這節省了很大的一筆開支。他表示,集體敬老慶壽聯歡會,不僅僅是讓更多的家庭從慶壽從儉省錢把事辦好,關鍵是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如今,年近八旬的何興讓雖然在工作崗位上已經退休,但他“為人民服務”的行動沒有退休,他堅持扶貧濟困、弘揚傳統文化,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用23年如一日的行動編織了一條條愛的圍巾,溫暖並影響著周邊的人。他的高尚情操和奉獻精神為蒙城大地增添了愛的生機。

個人榮譽

2019年8月,獲得2019年8月“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