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與年對演戲很有研究,他認為演員演出時必須演唱準確,掌握分寸,聲情並茂,行腔要恰如其分;同時他又覺得以前的粵劇沒有充分利用音樂烘托氣氛,因此他通過用音樂手段解決了靜場問題,並經過不斷的發展,形成獨特的“過場音樂”,使廣東音樂成為粵劇的不可分割部分,使廣東音樂更加風靡。
1931年,何與年與何柳堂、何少霞等人赴滬,錄製了《賽龍奪錦》、《七星伴月》、《迥文錦》、《雨打芭蕉》、《餓馬搖鈴》等“廣東音樂”;1935~1937年間,何與年與何少霞、尹自重、呂文成等灌制的唱片有《娛樂昇平》、《十面埋伏》、《午夜遙聞鐵馬聲》、《孔雀開屏》、《楊翠喜》等曲。1949年底,何與年離開廣州前往香港,並一直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常以“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自勉。
1962年在香港去世,終年8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與年
- 國籍:廣東番禺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何與年(1880~1962),名樹人,祖籍廣東番禺沙灣北村,何博眾之孫。何與年自幼受祖輩的音樂薰陶,跟隨堂兄何柳堂學琵琶,後又精通三弦、揚琴等樂器,是廣東音樂的多產作家。他留於後世的廣東音樂有《寒潭印月》、《走馬看花》、《上苑啼鶯》等作品30餘首。
個人作品
何與年一生潛心於廣東音樂創作,強調並實踐根據劇情的氣氛,用音樂手段解決粵劇“靜”場的問題;主張演員要有聲情並茂的演出風格,拖腔要恰如其分;用音樂加強劇中主要唱段的效果;參與設計的唱腔有《可憐秋後扇》、《一代藝人》、《鶯鶯酬簡》等10餘首。
1931年,何與年與何柳堂、何少霞等人赴滬,錄製了《賽龍奪錦》、《七星伴月》、《迥文錦》、《雨打芭蕉》、《餓馬搖鈴》等“廣東音樂”;1935~1937年間,何與年與何少霞、尹自重、呂文成等灌制的唱片有《娛樂昇平》、《十面埋伏》、《午夜遙聞鐵馬聲》、《孔雀開屏》、《楊翠喜》等曲。1949年底,何與年離開廣州前往香港,並一直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常以“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自勉。
個人生活
何與年對演戲很有研究,他認為演員演出時必須演唱準確,掌握分寸,聲情並茂,行腔要恰如其分;同時他又覺得以前的粵劇沒有充分利用音樂烘托氣氛,因此他通過用音樂手段解決了靜場問題,並經過不斷的發展,形成獨特的“過場音樂”,使廣東音樂成為粵劇的不可分割部分,使廣東音樂更加風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