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創建封火牆,影響,其他,相關文獻,何歆墓,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生於明天順五年(1461),弘治五年(1492)舉於鄉,次年(1493)成進士,弘治七年(1494)授南京山東道監察御史。在明中期,博羅何氏家族人才輩出,何歆的從兄何宇新名聲最著,人稱“何孝子”,以孝感聞於世。著名理學家陳白沙曾書“卓行”二字贈予何宇新,並遺詩“千秋何孝子,不愧史官言”以贊之。何歆少年時,即從何宇新學,因此雖然沒有史料證明何歆是白沙弟子,但何歆的思想傾向應該接近於白沙學派。白沙門徒多清苦自立,不以富貴為意,何宇新即典型例子,何歆也深受其影響。
何歆的啟蒙離不開父親,“嘗學於家,惟科目技藝是攻,及入大學,私竊有志於聖賢之道,父師亦視為可教,乃授之以《六經》”。然而,國學博大精深,年輕氣盛的何歆很快發現自己“竭才”而“數年未有得”,發出了“戴天而不知天之高,履地而不知地之厚”的感嘆,徒日仰嘆。父親見狀便啟發他說:“奧旨探之益深,窮之益邃,固非學者一蹴能到也。夫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學之序也”,做學問時如果“馳騖於高遠而忽卑近”,則“志荒學廢”。何父的這番話,放在今天仍有振聾發聵之效,企圖一蹴而就的學者,終究經不得時間的考驗。何歆在父親的諄諄教誨之下,在學業上愈加刻苦,“淹歲月習見四公(即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之文”,所獲甚豐。
何歆官拜南京御史台後,“自是匆匆職業,不間他務”。據崇禎《博羅縣誌》記載,成為天子耳目之後,何歆“魁岸多才略,凜持三尺,不為勛貴骫(委曲之意)法,勛貴斂手避之”,可見他不附權貴,剛正不阿。何歆當了9年御史,除了任山東道監察御史外,還當過廣西道監察御史和清軍監察御史。由於史料仍不足,這一期間他是如何發揮御史作用,仍未能得到清晰認識。筆者只在《明孝宗實錄》中找到何歆彈劾南京都察院左僉都御史侯恂、右副都御史吳珉的相關記載。原來,弘治十一年(1498)九月,侯恂與吳珉兩人因為爭奪辦公場所,竟然“互相忿詈,失風憲大體”,時任南京廣西道監察御史的何歆據此即劾侯恂“素麤(粗之意)暴”,又劾吳珉“衰老昧於進退”,請朝廷將此二人調除降任,或者直接令他們罷歸,“以為大臣不職之戒”。吏部對此事詳查之後,果如何歆所言,遂將二人做致仕處理。在明朝官制中,侯恂、吳珉兩人均是何歆的頂頭上司,何歆如此鐵面無私,著實令人佩服。
弘治十二年(1499),何歆奉命“督江右軍政,戎伍一清”,展示出管理地方軍政的能力。弘治十六年(1503)夏天,在清軍監察御史任上政績卓著的何歆獲得升遷,出任徽州知府。來到徽州後,何歆馬上就要面對前任知府們一直解決不了的難題——火患。
徽州郡城“地狹民蕃,閭舍鱗次而集,略無尺寸間隙處”,火災“或一年一作,或一年數作,或數年一作。作之時,或延燔數十家,或數百家,甚至數千家者有之。民遭烈禍,殆不堪病。”可笑的是,由於歷任知府對火患束手無策,於是當地的風水先生認為“郡治廳事及正門俱丙向”,而“丙屬火,故火常為患”,因此“扃(關閉之意)正門,於儀門左別啟一門以通出入,蓋欲以此卻火也”。但是,火災並沒有因此減少。何歆到任後,首先整治了這種歪風邪氣。他實地考察之後,便一針見血地嘆曰:“民居稠矣,無牆垣以備火患,何怪乎千百人家不頃刻而煨燼也哉!”又說:“徽郡火災,屢為民患,吾輩參守茲土,可坐視乎!”
有一天,徽州又火起,風猛火熾,使救火者根本不能近前。參與救火的何歆痛心疾首,淚如雨下地說:“某不職,災必及吾身,毋病吾民焉。”何歆畢竟是一個頭腦非常清醒的人,他不會像前任那樣將不可避免的火災“歸之於氣數”,而是細心觀察火勢,尋求防火辦法。果然,火災之後的第二天,何歆即召集父老鄉親於庭上,說了一番足以載入史冊的話:“吾觀燔空之勢,未有能越牆為患者。降災在天,防患在人。治牆,其上策也。”500年前的何歆已經清晰認識到火災的發生與“風水”無關,而科技發達的今天卻仍有少數人心存僥倖,把火災的發生視為天意或偶然,對火災隱患聽之任之,消極對待,致使許多原本可以避免的火災頻頻發生。“降災在天,防患在人”是唯物辯證的治火觀念,這在當時彌足珍貴。
何歆離開徽州後,他的生命也快走到了終點。關於他一生最後的記述,見於崇禎《博羅縣誌》:“至山西,未幾入賀,事竣,過家,以病卒,年四十八。”英年早逝的何歆讓世人無不扼腕,《遺愛祠議注條約引》中有提到何歆是“受命之官,抱恙中止”,帶有深深的惋惜之情,從中也可以揣摩到何歆在徽州知府任上鞠躬盡瘁,身體健康已經一落千丈。
創建封火牆
在3年任上,他的最大政績是動員組織百姓修建防火牆,有效地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何歆創建的“何公火牆”,由於能封閉火勢,阻止火災蔓延,故名封火牆,是徽派民居建築的主要特徵之一,徽派建築已遍布大江南北。
至於如何“治牆”,何歆的方法是“五家為伍,甓以高垣”,“其當伍者,縮地尺有六寸為牆基;不地者,朋貨財以市磚石,給力役。違者罪之”。也就是說,五戶為一組,第五戶的牆壁必須內收一尺六寸,建造高出屋面的封火牆,不願讓地的住戶需出錢出力。更難得的是,何歆以政令的形式強制推行火牆的這項防火技術措施,使得一個月的時間裡,徽州城鄉共建造了數千道封火牆。一開始,一些淺識者或惜勞費者並不怎么配合。當徽州城又一次發生大火時,百姓驚訝地發現“災不越五家而止”,鄰里之間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慌亂,乘機打劫者更是無從下手。這時候百姓才認識到修築封火牆是知府何歆的善舉,歡天喜地地說:“何公火牆,如此之便也;何公之恩,如此之厚也。”一時間“民俗歌謠滿閭巷,士林詩頌盈笥篋”,將何歆捧為神人。就連林瀚也感慨道:“視火牆一築,足以御患於千百載者。”
何歆創建封火牆的事跡在多種地方史志中也有明確記載。比如嘉靖、康熙兩種《徽州府志》中都記載了何歆的治火功績,“自後六七十年無火災,災輒易滅,牆巋然不動”。這一記載,是何歆推廣“火牆”史實的權威佐證。筆者同時也了解到,封火牆作為建築防火中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其實早於漢代就零星出現在一些極其重要的建築上,如皇宮、糧倉等。但是把防火牆這一建築防火技術,推廣到民居建築上,並廣泛套用於城鄉,何歆則是第一人,其歷史地位在《中國消防通史》中已得到確認。
治火成功後,百姓有《弭災詩》歌頌他,建弭災亭紀念他。正德元年(1506),何歆三年任滿後,須上京考績。徽州官民為銘記何歆德政,共同集資撰文刻石,建碑亭於萬山,樹德政碑以寄去思。正德三年(1508)十月,何歆因政聲顯著而被擢為山西布政司左參政,離任之日,“郡人遮道泣”。何歆去後,徽州人又把何歆入祀“十太守祠”和“遺愛祠”。其中“遺愛祠”是歙縣規格最高的祭祀場所,終明一代只祭祀三名對地方有極大貢獻的賢太守,何歆即其一,每年都有春秋二祭。清初學者佘華瑞所撰《岩鎮志草》收有作於正德十一年(1516)的《遺愛祠議注條約引》,點明“祀榕溪何侯以其御災恩惠之功”。
影響
何歆創建封火牆後,後人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人們仍然建造火牆,這無論是在時間、數量、普及率及其功效上,都稱得上是中國消防史上的一個奇蹟。李俊進一步解釋說,之所以稱何歆封火牆是中國消防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因為在明代之前,民用建築不僅大多是木結構,而且擁擠在一起,一旦發生火災,往往是火燒連營,災害深重。何歆經過深入全面的調查和多次親臨火災現場觀察火勢,發現了火災連營的原因,是木結構建築連體一片,中間無火牆防禦,據此找出了磚牆能夠阻止火勢蔓延的辦法,並以政令的形式在城鄉全面強制推行“火牆”這一行之有效的防火分隔技術措施,從根本上解決了一直困擾人類的火燒連營的問題。這項防火分隔技術措施,不但在當時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以後的幾百年時間裡,一直發揮著作用。
隨著人們對封火牆的防火優越性的深入認識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們已不滿足於“五家為伍”建造封火牆,而逐漸發展到每家每戶獨立建造封火牆。後來的徽州建築工匠們在建築房屋時又對封火牆進行了美化修飾,使其造型如同高昂的馬頭,因此封火牆又有“馬頭牆”的美稱。現在人們一說起徽派建築,就會想起“粉牆黛瓦”,這是因為封火牆高出屋面,牆面塗以白石灰,上蓋黑瓦,能給人以雅致的視覺美感。不可否認,經過裝飾的封火牆,已成為徽州建築藝術的主要特徵。這種建築形式,影響到江西、廣東、福建、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廣大地區。這種魅力,不僅僅是出自封火牆的藝術表面,更是源於封火牆由來已久、深入民心的實用功能。
其他
相關文獻
何歆之所以後來能成為中國消防史上一個里程碑的人物,應該歸功於時任太子左諭德經筵講官林瀚的《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記》。這篇珍貴的史料收於林瀚所撰的《重刊林文安公文集》,如今碑記的主要內容已被收入《中國消防通史》。林瀚用寫實之筆,告訴後人一個活靈活現的治火名臣。
僅僅憑創建封火牆一舉,何歆就足以躋身徽州名宦之列。事實上,何歆在地方的勤政能政亦可圈可點。正如林瀚所說:“予素重何君學行,而聞其治徽,循良善政尚多,如興學、平賦、弭盜、恤獄、剔蠹、屏奸、抑強舉廢之類,不可悉數。”但是林瀚並沒有展開敘述,幸好時任江西道監察御史的吳漳清也留下了《郡侯何公德政碑陰敘》一文,讓我們得以進一步了解何歆的政績。
何歆墓
何歆卒後葬於羅陽黎村,《博羅縣文物志》將何歆墓列入“名存實亡古墓葬”之中,據稱墓毀於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