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從來(何所從來:早期新詩的自我詮釋)

何所從來

何所從來:早期新詩的自我詮釋一般指本詞條

《何所從來》是2011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孟澤。

基本介紹

  • 書名:何所從來
  • 作者孟澤
  • ISBN:9787510810183
  • 頁數:294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6-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何所從來——早期新詩的自我詮釋》勾勒了“新詩”創始過程中最重要的理論思考,創始者關於“新詩”的自我詮釋,他們所揭示的“新詩”的淵源與動力,“新詩”的目標與意義,“新詩”的可能與必然(宿命),自然,也包括作者在今天的反觀與後視中,能夠提供的懷疑、省思與判斷。從精神、情感的凝定與裂變,體會審美的變遷,從人的自我認知、自我定義的改變,觀照“新詩”及其理論構成,進而發現,創始者有關“新詩”的擬議,很大程度上,至今仍然是漢語詩歌無法迴避的理論困境與精神困境所在。“五·四”乃至更早以來,我們一直渴望建立而其實並未建立的某些基本的價值理想和文化共識,總是像沙子一樣,不斷地坍塌,需要不停地重建,這同樣是漢語詩歌所依然置身的現實。反者道之動,返回“新詩”的原初,返回漢語詩歌的原初,或許可以發現新的動力和方向,可以找到新的勇氣、熱情和空間,為詩歌,為“人的文學”,為有困難的現代“人”。
《何所從來——早期新詩的自我詮釋》由孟澤著。

作者簡介

孟澤,1963年10月生於湖南雙峰。1979年入湘潭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1983年師從羊春秋教授習古典文學,1986年獲碩士學位,2001年師從吳思敬教授習文藝學,2004年獲博士學位。1999年評為教授。現任職於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比較文學系,系中國韻文學會理事,《中國韻文學刊》《新詩界》編委。出版有《中國歷代狂士》(1993年)、《無我有我之境》(1996年)、《兩歧的詩學》(2006年)等。

目錄

漢語詩歌的過去與可能的未來(代序)
一 談論詩歌的理由
二 漢語詩歌簡歷
三 精神與情感問題
四 美學的協同
五 不像詩的詩
第一章 新詩發軔的近代背景與精神淵源
一 黃遵憲“別創詩界之論”
二 梁啓超的“詩界革命”觀
三 “可愛玩而不可利用者”——王國維的詩學觀
四 “譬詩力於米鹽”——魯迅的“摩羅詩力說”
第二章 早期新詩的擬議與爭議
一 必不容反對者有討論之餘地
二 詩體的解放與自我的解放
三 完美的形體與完美的精神
第三章 偶然加上偶然的事體胡適擬議新詩
一 從“白話”出發
二 新詩的“進化論”依據
三 關於“音節”“民歌”“方言”
第四章 周作人詩歌的屬性與漢語的屬性
一 “新的自由”與“新的節制”——新詩的定義
二 “詩的效用”——“善之華”與“惡之華”
三 漢語的限度,新詩的可能與“運命”
四 “不統一的自然”——關於“打油詩”“雜詩”
第五章 “真的惡聲”與“假詩世界”
一 詩歌之敵
二 “真的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