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焜(1843-1901),字梅生,一字定庵。清候補知府、三品銜。江蘇省武進人,為南洋公學第一任總理(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嗣焜
- 出生日期:1843
- 逝世日期:1901
- 字:梅生
個人簡介,個人事跡,何嗣焜在交大,
個人簡介
嗣焜(1843-1901),字梅生(眉孫、枚生),江蘇省武進人。清光緒二十二年同鄉盛宣懷為創辦南洋公學,乃親至其家中,講明培養人才的重要意義,邀請他出任主持辦學。他才慨然就任公學第一任總理(即校長)。一面在上海徐家匯購地、建房。一面先借民房招生,主持了公學第一期師範班(中國第一個新學師範班)的開學工作。在他主持公學的4年多時間中先後招收各類學生300多名,派出留學生10餘名。經過他幾年的經營,南洋公學辦學初具規模。清光緒二十七年三月一日病逝於工作檯上。盛宣懷為表彰他的功績,特奏請清政府為他在國史館立傳紀念。何嗣焜編著有《存悔齋文稿》。
個人事跡
何嗣焜少年時期正值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江南地區戰事紛起,他避戰亂奔涉於蘇常、南通等地,仍不廢讀書。十七歲時,為鄉人作高小山先生小傳。十九歲隨家避兵南通時,與詩人范當世(著有范伯子詩集)結交為友。二十歲後以縣學生身份從軍李鴻章部,橐筆游蘇皖兩省,作州縣署書紀。後以文牘顯才,被張樹聲邀之入幕。隨張樹聲左右任職於南北20餘年,參與一切軍政大事,“漸見倚重,推心置腹,軍政外交之重要者,咨而後行。” 他在三十五歲時,在軍中與小於他十歲的南通張謇相識為友,結誼二十餘年。
1882年何嗣焜四十歲時,他參與一件震驚朝野的涉外大事。“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丁母憂,奏請開缺守制,朝旨給假。而命張樹聲以粵督調署北洋。到任未久,朝鮮有東學黨之亂,毀日本領事館。樹聲聞報,納公(嗣焜)言,急檄提督吳長慶率師東渡,以丁汝昌率海軍護之行。兵抵仁川,日本海陸軍已先至。長慶見事急,夤夜率陸軍登入,以袁世凱為先鋒,由間道疾趨朝鮮京城,搜捕諸匪,一日而定,生致大院君幽之北京。大院君為朝鮮國王生父,交結日本,欲以內亂引起干涉而獲取政權之人也。迨日軍抵漢,京事已大定,無可藉口。以數十萬金償領事館損失而案結。” 為此張樹聲曾奏稱何嗣焜能勝任“一切吏治、軍謀、理財、柔遠諸大政”。吳長慶等擬為何嗣焜、張謇等請功,被何、張婉拒。後張樹聲會李鴻章奏任何嗣焜為直隸州知州(五品銜)賞戴花翎。
1884年11月,張樹聲在廣州病逝後,何嗣焜謝絕張之洞邀請,決意回鄉讀書、著作,且鄉居。在家鄉他謝絕多位封疆大臣的聘請決意不再出山。1886年李鴻章委請張藹卿面請、劉銘傳直接致函邀請他出山,何嗣焜均婉言謝絕。劉銘傳在奏請調何嗣焜時對何嗣焜“學識優良,講求品節” 的評價,確如其人,十分正確。
1886年9月何順原出生,中年得子給何嗣焜帶來很大歡樂。然而當1887年八月黃河鄭州決口後,“河南巡撫倪文蔚奏調公(嗣焜)赴汴。先使人致意,謂某不足屈公,公能為數百萬災民一出乎。” 何嗣焜不顧身有妻兒,棄悠悠鄉居生活,“遂慨然赴開封,與文蔚約,不治案牘,先赴河工上下游,相度形勢要求,以後常駐決口處參加實際工作。文蔚悉允之。”
1888年12月“河工事竣,公仍歸里” 。1889年倪文蔚奏請朝廷授何嗣焜三品鹽運使銜、候補知府、誥授通議大夫。何嗣焜時年47歲。
南洋公學創辦初期經費依靠商捐,何嗣焜在籌建南洋公學任總理時曾捐出錢款以建校,並曾不領取薪金(月薪100白銀)。對何嗣焜在開辦南洋公學的功績,張謇曾著文曰:“中國公學之興,自南洋始。南洋公學之建,自何先生始。先生以清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為公學總理,詢咨擘畫,造端經營,一塗一徑,一甓一石,皆出先生之心之手。閱五年辛丑,校舍次第完成,規模粗具矣。” 盛宣懷在與劉坤一會奏的《請將何嗣焜學行宣付史館立傳》奏摺中曰:“博求總理之人,非該員不足當此選。臣宣懷本與該員同里,乃詣其廬申論此意。......該員概然褰裳相就。既至,先為經營公學房屋規模閎敞度支詳核,首開師範院,次開外院、中院、上院。......日以持身行己之道,兢兢與諸生相勖勉。其教學也,始於西文西語,以漸及於各國法律政治之精,沿流溯源,務究其旨;其堂規整齊畫一,以起居飲食致其愛護子弟之心,以藏修息游示其張弛之節,務俾諸生受范而不苦,知方而易從。......學行允孚,體用明白。正可舉為總辦學堂者勸。......恭懇天恩將已故.....何嗣焜生平事跡宣付史館立傳”。 此奏摺奉朱批:著照所請。
何嗣焜對教育事業的開拓不僅在南洋公學。他在逝世前寫給盛宣懷的函中說“今之讀書坏於科舉,勝衣就傅,知為進取之計,故今之學堂當使知學問之可貴,而不可懸富貴利祿以為招,當使後生皆不為廢材而不必高語人才,深思熟慮,尤不能不以多設國小堂為先務之急。此話看似迂遠,而求富求強興華保種之策舍此無由。去年勸得葉澄衷捐十萬金設一國小堂,為定名曰澄衷學堂,頗可經久。” 澄衷學堂即為現在的上海澄衷高級中學前身。
1895年12月,何嗣焜等上兩江總督張之洞稟,為常州龍城書院、延陵書院復辦,在場地、教材、師資、經費等多方面進行規劃、籌劃。常州龍城書院即今局前街國小。何嗣焜還支持經元善並與經元善、趙鳳昌等一起具名呈請在滬開辦女子學堂。
何嗣焜晚年在南洋公學、鐵路總公司任職,經管經費巨額,卻能持身行己,克盡職守,不謀私利, 是一位講求品節的官員。何嗣焜在任上寫文時突然病逝,留下已五十多歲的老妻邵氏及十五歲的兒子,張謇日記中記載:“四月二十九日謇過梅生宅聞其夫人飲泣之慟,悲感不能久坐。” 可見其家屬之悲。所幸有何嗣焜之四女婿劉垣及好友張謇、沈曾植、湯壽潛等,才於正月18日舉行公祭。並得盛宣懷優恤千金俾得營葬。營葬日“諸生徙步會者數百人。”
何嗣焜的辦學功績深得學生尊重。1917年交通大學學生製作重約30公斤的何嗣焜銅像,並立記念碑,記念碑碑文由張謇所寫。何嗣焜銅像現在上海交大博物館內。
何嗣焜在交大
3月(二月) 何嗣焜總理在徐家匯租賃民房一所,作為臨時校舍,開辦南洋公學。
3月(二月) 公學物色教習(即教員)人選,並招聘職工,有司事、門丁、齋夫、雜役、更夫等。
3月(二月) 南洋公學為解決師資問題首先設立師範院。由盛宣懷親自監考,經過嚴格考試,分4次陸續錄取師範生30人,給予“白據”,準予試業兩個月後再確定去留和層格。這些學生年齡都在20~35歲間,多為廩、貢、生員。
4月4日(三月初三) 總理何嗣焜批准公學教職工每月付給薪銀數目,其中華總教習張煥綸100兩;西學教習陸之平暫定40兩,待會商傅蘭雅後再行確定;學長朱樹人、張在新各40兩;稽察司事趙烜15兩;收支司事黃祖德15兩;學習司事汪龍標、江紹墀各8兩;門丁1名6500文、齋夫雜役6名共24 000文、更夫2名共9 000文,廚工4名共6 000文。
4月8日(三月初七) 師範院正式開學。為校慶日的來歷。南洋公學師範院是中國近代師範教育的開始。
4月(三月) 公學聘請教育界學問精深、治學有方的名流張煥綸為華課(亦稱中課)總教習,聘請陸之平為西學教習,教授算學、化學、格致等課程,並招收廚師數人。
6月6日(五月初七) 總理何嗣焜發布牌示:經試業兩月,準予發給陳懋治、張一鵬、黃慶瀾、楊志洵、沈慶鴻(沈心工)、朱錫麟、項思勛、姚曾豫、楊振銘、陳懋龢、陳懋功、宣增儒、王植善、朱聯傑等人第一層格實據。其志趣尤異,學識兼懋者,合行超拔,陳懋治超拔學長並補給五層格,張一鵬先並給第二層格實據。
6月29日(五月三十日) 盛宣懷照會何嗣焜總理,指出來函關於租房、招生、聘教習、開學日期以及擬定大略章程等事項,都極為周妥,準予照此辦理。
7月19日(六月二十日) 何嗣焜總理呈文盛宣懷,報告將師範生分成藍、綠、黃、紫、紅5色為五層格的情況。經對所有取得試業白據的師範生進行了重新考核,除3名請假、3名不合格令其回家外,有24人取得了第一層藍格憑據,陳懋治同時發給五層紅格憑據,並擔任學長,張一鵬同時發給第二層綠格憑據。盛宣懷批覆:“陳懋治宜益加勉,應照章支給薪金。”
7月19日(六月二十日) 何嗣焜總理呈文盛宣懷,請將師範院所租洋房每月租銀120兩仍請按季付給。陳懋治超拔學長,從5月份起需每月支薪銀40兩,陸之平商定每月支薪銀50兩,又添聘西文教習顏明慶兼教習體操需每月支薪銀50兩。
10月(九月) 何嗣焜總理制定“南洋公學章程”。該章程共15章,對於各類負責人、管理人、辦事人、教習的職責,課堂、臥室、整潔、休假、休息等紀律和相見儀節、程功和督過辦法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該章程由何嗣焜總理親筆書寫,公布於大眾易見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