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南鳳

何南鳳

何南鳳(1588-1651),廣東梅州興寧市石馬人,是佛教臨濟宗傳人,又是才華橫溢的詩人。

字道見,家名覺從,號知非,又號雷山,又稱半僧先生,初堂老人,牧原和尚,跛足道人。明代萬曆十六年(1588)生,清代順治八年(1651)卒,終年六十五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南鳳
  • 別名:字道見,家名覺從,號知非,又號雷山,又稱半僧先生,初堂老人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梅州興寧市石馬
  • 出生日期:1588
  • 逝世日期:1651
  • 職業:詩人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半僧先生傳》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人物故事,

人物生平

何南鳳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中舉。後來,他決意出家,歷游齊、魯、吳、越等地名山寺廟,曾住持平遠文殊、龍川石嶺、興寧曹源和祥雲等地寺廟;晚年住持江西豫章普濟寺。他博採各家,創立了亦佛亦儒、亦僧亦俗的新流派,以“勸人行善”為主要教義。由於其學說適應了當時客家地區民眾的需要,在粵東、贛南、閩西一帶以及東南亞都有其門徒,其學說頗有影響。
南鳳世家書香,父疑吾,字心吾,明代萬曆年間歲貢生,母劉氏。
南鳳生而穎悟,過目成誦,每試輒冠軍,年十五,入秀才,博覽群書。早年,偶閱佛教《壇經》,恍然有悟,決計出家。他的父親得知後,把他從佛寺帶回來,仍叫他專心研究儒家經籍,年二十八中舉(明萬曆四十年己卯),第二年入京會試,在途中遇見了黃山的普門禪師,相與談禪,志趣相投,便又決定出家,再當和尚,遠遊山東、浙江、江蘇、江西、福建。近至平遠、龍川、潮州等地名寺。也曾在神光山佛寺住持多年,並在神光山麓親建曹源寺一座。晚年定居江西南昌普濟山,在寺內坐而逝。
南鳳逝世後,他的門徒印致在普濟山建塔一座,在塔內安葬南鳳的骨骸。當年神光山南鳳的僧徒也在曹源寺右邊修建南鳳的衣冠冢,安葬南鳳的的發爪、法器遺物。
南鳳有子二人,長名先甲,次名先庚,都入了秀才,一說先甲早年曾參加反清復明起事。
南鳳信佛參禪,當了和尚,卻不拘形式上的儀節和禁戒,仍飲酒食肉。娶妻生子,“成婚後,妻亦和,得子後,子亦孝”。
南鳳性至孝,自謂“會元及第之念,幼長懷之,參禪看破。只因會試欠債,思得一薄宦以償,再以慰老母殷望”。但他終未做官,晚年思念“老母在堂,杖履歸省,依依親舍者數年。”
南鳳出家後,雖參禪棄儒,但終不忘儒。他認為儒釋本無二致,僧和俗也是可通的。他以儒家的“格物、致和、平天下”與釋氏之“明心見性度眾生”為宗旨,時而出家,時而還俗,毫無拘束。作《半僧先生傳》以自況。自謂“一言半語,本諸先聖之要,出諸自得之真。信得及者,依而行之,直可超凡入聖,度生死苦。則謂之半僧先生而己矣。”所著詩文不少,但他不願集而成書,每數月,即取手稿投之於水火。今僅存他的門徒輯錄的詩六十四首,歌吟贊偈十一首,盡牘八篇,文十二篇,名曰《初堂余稿》。前人有評:“疾沒世而名不稱,非先生志也。獨怪今來,實學真才,脫然名利如先生者。回不多覯。”

主要作品

他仿照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而撰寫的《半僧先生傳》,是一篇極有個性的絕妙文章。從該文可知,南鳳的名號很多:字道見,又名熄三、覺從、海聖、雷山釋子、夢觀居士、知非、跛者道人等等,最後取號牧原。“牧原者卑以自牧,牧一條水牯於廣平之原,自治生平虛矯褊側之習氣云爾!”從這一連串的名號中,已透露出其不同凡俗的品格。
該文開篇先對自己的生平作一概括:“半僧先生者何人’?知非和尚是也。何以稱半僧?以其時而僧,時而俗,又時而僧,則謂之半僧云爾!”行文敘述,處處顯現其個性。“讀周程及陽明白沙之書,便以道學自任,欲棄舉子業,青山綠樹,不以易紫綬金章。”、“屢棄筆硯,絕交際,即顯者名人文字相贈,一切焚卻。然參禪得力之後,輒旁通儒典之奧,詩文之妙,恨見地及之,而機候不及,故常拈舉業示門人,謂門人不能傳其禪,奈何並舉業亦不能傳耶!”這種獨特怪異的心情,事實上是何南鳳的理想追求與現實生活的巨大反差所造成的。明末社會在風雨飄搖之中,既不能“處為真儒”,又不能“出為王佐”,乾一番經國濟世的大業。於是,他由儒入佛,希望在虛無中得到解脫,然而又未能忘記現實:一方面“修齊治平”的思想在他的潛意識中常常出現,慈母妻女的形象亦使他難於釋懷;另一方面,現實又不容許他有所作為。這種無可奈何而又不能追求解脫的矛盾心態,在文中描寫得入木三分。
過去,客家地區僧尼做佛事時所唱的小調詞曲,如《勸亡魂》、《打關燈》、《打蓮池》、《血盆經》等多出自何南鳳之手,它膾炙入口,經久傳誦。
何南鳳從儒入釋,以釋證儒,雖棄儒而終不忘儒,雖出家而終想家,認為儒與佛有許多相通的道理。他創立的“橫山堂”學派,主要是參禪不必拘於形式和禁戒,參禪與習儒相通,而且“ 自信即佛”,“無事外求”,“說法以度眾 生,修身以平天下”,積極救助眾生與自立精神至今為佛門所稱頌。他創立的佛教流派廣傳國內外。泰國龍福寺住持彰慈大師(石善光),就是他的六傳弟子。
何南鳳的對聯和詩很有哲理。其一聯是“念佛是誰?不點開這隻眼睛,切忌摸風捉影;參禪無別,但討得那邊口鼻,自然動地驚天!”; “戒律道根基,澄練一心,直令冰清玉潔;慈悲佛種子,包涵萬品,須同海闊天空”。他寫的戊子再往神光:“青山綠樹透神光,多少遊人墮渺茫。幾度掛瓢圖遠況,這回憑几夢幽 香。閒名未謝為身累,往事全忘得趣長。何必趙州年百二,但知住處免奔忙”。至今仍在人們中流傳。

人物故事

有一次,何南鳳風塵僕僕來到河源燈塔祥雲庵,看到寶殿莊嚴,耳旁傳來陣陣鐘鼓之聲,不覺凡心大動,詩興大發,順口吟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上聯“南鳳飛來,兩翼東西朝北殿”,不料,前腳剛踏進山門便被一位小徒弟發現,思路突然被一聲“師父……”打斷,再也沒法續出下聯。訖今400多年來,至今無人對上下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