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劍平(四川大學教授)

何劍平(四川大學教授)

何劍平,1964年出生,甘肅敦煌人。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人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佛教文獻、佛教與文學藝術的比較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劍平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4年
  • 畢業院校: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古代文學
  • 籍貫:甘肅敦煌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學術著作,科研項目,人才培養,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92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7年考入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師從王小盾教授攻讀古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1年進入四川大學中文系博士後流動站,師從項楚教授。
2006年8月-2007年8月在韓國東國大學中文系講學。
現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人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

主要貢獻

學術著作

一、學術著作:
《漢文佛經中的音樂史料》(與王昆吾教授合著),巴蜀書社2002年版。
《敦煌維摩詰文學研究》(博士論文),編入《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53冊,台灣佛光出版社2002年版。
《唐代白話詩派研究》(合著),巴蜀書社2005年版。
《中國中古維摩詰信仰研究》,何劍平著,巴蜀書社2009年版。
《漢文佛經音樂史料類編》(合著),鳳凰出版社2014年版。
二、學術論文:
《佛影傳說及其對中國山水詩的影響》,《學林漫路》第十五集,中華書局2000年版。
《敦煌維摩詰文學中的金粟如來》,《2000年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歷史文化卷》,甘肅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論六朝重視聲貌辯才的社會風尚——名僧文化與名士文化之比較》,《覺群·學術論文集》(第二輯),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陶淵明的詩歌創作與晉宋佛教之關係》,《普門學報》2003年第十五期。
《劉禹錫與佛教——兼論其維摩信仰》,《唐都學刊》,2003年第3期。
《維摩詰經講經文的撰寫年代》,《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
《張僧繇為寶志作畫事跡之考釋》,《華林》第三卷,中華書局2004年1月版。
《李白< 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詩考釋》,《中華文史論叢》第七十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6月版。
《寶志詩歌作品真偽及創作年代考辨》,《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二輯,巴蜀書社2004年9月版。
《元稹的宦海浮沉與禪心消長》,《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傅大士< 行路易十五首>及< 頌>的創作年代》,《宗教學研究》2005年第1期。
《< 元史·禮樂志>中的佛教面具與元代密教》,提交 “佛教與遼金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主辦、香港能仁書院承辦、中國遼金元文學會協辦),後載《佛教與遼金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能仁書院2005年10月出版。
《從中晚唐的維摩詰經變畫看民眾的佛教信仰》,《雲南藝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作為民間寫經和禮懺儀式的維摩詰信仰》,《敦煌學輯刊》2005年第4期。
《從大曆、貞元年間的文化背景看梁肅的維摩詰信仰》,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十一期,2006年7月。
《葛洪< 神仙傳>創作理論考源——以< 左慈傳>為考察中心》,《四川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玄奘與< 說無垢稱經>的傳譯》,《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3期。
《< 五台山贊>與< 維摩詰經>的講習者》,《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9年第8期。
《劉長卿與佛教相關事跡考》,《武漢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 維摩經解(擬)>校錄研究》,載《轉型期的敦煌語言文學—紀念周紹良先生仙逝三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無名相之法以名相說——論維摩詰王氏說及其眷屬》,《宗教學研究》2010年第4期。
《佛教神足通及其對中古藝術的影響》,載《宗風》(庚寅夏之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中國地域文化研究》第10輯,祥明大學校 韓中文化信息研究所2011年2月。
《神僧萬回與長安佛教》,《首屆長安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卷,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0年8月版,135-144頁。
《論韋應物的詩歌創作與< 楞伽經>之關係》,《文學遺產》2011年第2期。
《“唐人說話”略說》,《古典文學知識》,2011年第6期(總第159期)
《北1321v(昃050)< 維摩經解(擬)>考——兼論其俗信仰特色》,《敦煌學輯刊》2011年第4期。
《歷史上的同時同名現象——讀王維< 謁璿上人並序>》,《古典文學知識》,2012年第2期(總第161期)
《宋之問< 浣紗篇贈陸上人>與唐代社會文化》,2010年6月26日提交韓國東國大學第一屆“唐宋文學與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由韓國東國大學中文系、中國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台灣成功大學文學院聯合主辦),後載《新國學》第九卷,巴蜀書社2012年版6月第1版。
《入唐求法僧與維摩詰信仰的東傳》,載《項楚先生欣開八秩頌壽文集》,中華書局2012年9月北京第1版。
《論南北朝唱導文學的底本及其資料來源》,提交日本廣島大學於2012年3月16日至3月22日舉辦的第2屆以“唱導、講經與文學”為議題的東亞宗教文獻國際學術討論會,後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3年第9期。
《南朝詩僧與樂府民歌創作》,(與包得義博士合作),《福建論壇》2013年第6期。
《中土< 法華經>普賢菩薩女身示化考——以東晉僧曇翼持誦< 法華經>感普賢之故事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4期,總第112期。
《南朝士大夫的佛教信仰與文學書寫——以江淹為考察中心》,《四川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
《論< 維摩詰經>在中國中古庶民階層中的信仰特質》,《甘肅社會科學》2015年第6期。
《佛教論議的記錄本及其東傳——以敦煌遺書及日本的維摩會為中心》,《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十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
《維摩詰經講經文(八)校注》,《中國俗文化研究》第十三輯,巴蜀書社2017年5月版。
《東晉南朝的< 小品>般若信仰——以< 世說新語>與< 冥祥記>為中心》,《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
《從佛教論議文獻看南北朝的儒釋道三教融合》,《四川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維摩詰變相與講經文及通俗佛經註疏之關係新證——以莫高窟第9號窟的阿難乞乳圖的榜題為中心》,《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
《< 大智度論>之傳譯與鳩摩羅什、僧肇等< 注維摩詰所說經>》,《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3期。
《徐陵的詩文創作與佛教經論》,《文學遺產》2018年第5期。

科研項目

一、主持項目:
1、“佛教講唱與中古文學”(2009JJD75001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研究項目(2009-2013);
2、“佛教論議與中古文學研究”(10BZW035),201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0-2013)。
3、“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其東傳研究”(16JJD730005),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二、參加項目:
1、參研“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研究項目;
2、參研“佛教與中國詩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研究項目。

人才培養

招收中國古典文獻學、佛教語言文學兩個學科的博士生、碩士生。
開課情況(2004 —— 2016 )
1. 指導碩士生35人
2.開設碩士、博士生課程:佛教與中國文學、敦煌文獻、中國文學典籍、佛典與歷史
3. 本科生課程:文化元典導讀

獲獎記錄

參預撰寫的《唐代白話詩派研究》,2007年4月獲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9年又獲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獨著《中國中古維摩詰信仰研究》(巴蜀書社2009年版),2010年獲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