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公橋

何公橋

何公橋因與北宋大家蘇東坡有一段不解之緣而揚名天下。橋面原有木樓式建築,用以給過往的人群擋雨,樓閣供奉有觀音神像,後毀於抗戰時期。橋的兩面有陰刻楷體“何公橋”三個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見。1985年該橋被確定為英德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公橋
  • 所在地:英德市區沿著和平南路或裕光路
  • 所建時期:宋代
  • 橋長:30多米
地理位置,基本信息,歷史沿線,

地理位置

在 廣東省英德市區沿著和平南路或裕光路向南行,約10分鐘路程,便到了何公坑。在何公坑上,有一座建於宋代的石橋叫何公橋。這是英德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橋。

基本信息

何公橋因與北宋大家蘇東坡有一段不解之緣而揚名天下。該橋長30多米,寬5米,為雙拱式結構,每拱跨度約8米,整座橋全部用石灰石條疊砌而成,橋身穩固,橋面平整,造型流暢。橋面有2行共8對鐵片鑲嵌入石縫裡,每片均有2個小孔,據調查是用來綁紮鐵鏈,保護和方便行人。橋面原有木樓式建築,用以給過往的人群擋雨,樓閣供奉有觀音神像,後毀於抗戰時期。橋的兩面有陰刻楷體“何公橋”三個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見。1985年該橋被確定為英德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英德市(縣)政府志》里說,英德宋代時稱英州,在英州城中,有一條鵝公河將縣城一分而二,前人以木板架橋接連兩岸,方便往返,但每每被洪水沖毀,百姓來往非常不便。
蘇東坡北歸時題詩作銘這橋與蘇東坡有何關係?結緣因何?

歷史沿線

記者查閱了已經發黃的史料,獲得了確切的信息。原來,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時任英州郡守的何智甫(建安人,有人寫作何智茂,具體任職時間無考———記者注)重路橋建設,體恤民情,牽頭帶領民眾修建石橋,解決了周圍百姓“過橋難”問題。石橋建成後,適逢北宋著名文學大家蘇東坡遇大赦,在被貶嶺南七年後受皇帝旨意北歸,路過英州。據《英德市(縣)政府志》披露,宋哲宗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4月,蘇東坡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被貶英州(未到任),8月再貶惠州,三年後又謫至海南儋州。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5月適值大赦,同年7月遷廉州(今廣西合浦)。同年11月,蘇東坡從廣州乘舟北歸,獲得朝旨,官復朝奉郎,提舉赴四川成都任職,路過英州。
“劍關西望七千里,乘興真為玉局游”
(《東坡後集》卷七)就是指這一任命。當時,英州郡守何智甫邀請蘇東坡參觀石橋,欲索文以記。當六十七歲高齡的蘇東坡來到石橋時,見橋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聯繫自身又一次苦盡甘來的經歷,不由心情大悅。他詳細詢問了建橋的有關情況後,深受感動,欣然命筆,寫下了傳誦一時的四言長詩《何公橋銘》。蘇東坡將此橋稱作“何公橋”,體現了他對何智甫的尊敬,“公以身先,民以悅使”,既熱情讚美此橋,又委婉含蓄地張揚了何智甫的這一德政———對民間疾苦的關懷。“疏為玉虹,隱為金堤”寫出了石橋的形式美、結構美。因之人們便稱這座橋為何公橋,溪坑亦由鵝公坑易名何公坑,山水而人而更名,這與潮州的韓山韓江一樣因韓愈而易名,這在人文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蘇東坡讚頌何公橋,《英德縣版》(宣統版)也有明確記載:“何公橋在城西(現在由於城市發展規劃,已屬城南———記者注)壽英坊下,西達浛洸,南達湞陽峽,歪口等處。昔架木為梁。每為急潦所沖,宋熙寧年間(縣誌為誤,根據《蘇東坡後集》捲入《何公橋詩》,應為元符三年———記者注)郡守何智甫始疊石為之。工竣,適蘇東坡從海外歸,因求文以記,坡為作橋銘。”之後,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均重修過。
據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蘇軾評傳》(1982年9月)一書,就記載著他盛讚何公橋的事跡與詩章。《東坡後集》也收集有《何公橋銘》一詩。該詩作至今,日月星辰已運行了近千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