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飲,中醫方劑名。出自《景岳全書》卷五十一。具有截瘧之功效。主治氣血俱虛,久瘧不止,或急欲取效者。
基本介紹
-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 功用:截瘧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使用注意,各家論述,附方,
組成
何首烏自三錢以至一兩隨輕重用之、當歸二三錢、人參三五錢或一兩隨宜、陳皮二三錢(大虛者不必用)、煨生薑三片(多寒者用三五錢)。
用法用量
水二鐘,煎八分,於發前二三時溫服之:若善飲者,以酒一鐘浸一宿,次早加水一鐘煎服亦妙,再煎不必用酒。
功用
截瘧。
主治
氣血俱虛,久瘧不止,或急欲取效者。
方義
本方具益氣養血,扶正截瘧之功。《素問·刺瘧篇》說:“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明確提出以脈象“緩大虛”為瘧疾治宜用藥,不宜用針的原則。本方益氣養血,為久瘧圖本之法,甚合《內經》之旨。方中何首烏養血截瘧,為治虛瘧之要藥,人參益氣扶正,二藥相合,氣血雙補為君;當歸養血和營為臣;陳皮、生薑理氣和中,助補藥之運行,以免補藥膩膈不化,均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補氣血,截虛瘧之功。考《景岳全書》其他版本中的何人飲有大棗。本方錄自《景岳全書》(岳峙樓藏版),方中無大棗,這是正確的。因久瘧多見脅下痞硬,殊非大棗所宜。《傷寒論》小柴胡湯下說:“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可資佐證。
運用
本方功能補氣血,截虛瘧。原方證治氣血兩虛瘧疾久發不止者,是治瘧的變法。臨床以寒熱時作,面色萎黃,倦息無力,稍勞即發,食少自汗,形體消瘦,舌質淡,脈緩大而虛為辨證要點。
使用注意
如瘧疾初起,體質未虛者忌用。患者高熱日久不解,氣陰均傷,但症見寒熱往來者,亦可用小柴胡湯合何人飲治之。
各家論述
張秉成《成方便讀》說:“方中首烏補肝腎之陰,人參助脾肺之陽;當歸和其營,陳皮理其氣,以為補藥之助;生薑生則散表,熟則溫中而益其陽氣耳。”
附方
名稱:太一神丹
組成:上好砒霜、寒水石、龍腦、麝香
用法:上先研砒霜,在鐵銚內用寒水石末團之,以垍碗合定,濕紙封於碗上。燒,候煙出,重紙黃色即止,取出。以紙襯於地上出火毒,須更細研為末,以蒸餅水泡為丸,如梧桐子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一丸,於發時早晨,香上度過,面北用井花水吞下
主治:久瘧不愈
名稱:何首烏丸
組成:何首烏
用法:上為末,鱉血為丸,如黃豆大,辰砂為衣。每服二丸,臨發日五更白湯送下
功用:補虛截瘧
主治:久瘧陰虛,熱多寒少
名稱:當歸補血湯
組成:當歸、黃芪、柴胡、白芍藥
主治:三陰久瘧不愈,並一切血虛發熱
名稱:如神散
組成:何首烏、當歸、陳皮、煨生薑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氣血已虛,久瘧不止
名稱:虛瘧飲
組成:赤色鮮首烏、當歸、甜白朮、青皮、草蔻仁、炒柴胡、炙甘草、炙虎骨、煨姜、大棗
用法:河、井水煎,瘧發前服之
主治:久瘧人虛,寒熱不止
名稱:黃連酒
組成:常山、黃連、酒
用法:經宿漬之,曉以瓦釜煮取六升,一服八合,比發時令得三服。熱當吐,冷當利
主治:久瘧
組成:上好砒霜、寒水石、龍腦、麝香
用法:上先研砒霜,在鐵銚內用寒水石末團之,以垍碗合定,濕紙封於碗上。燒,候煙出,重紙黃色即止,取出。以紙襯於地上出火毒,須更細研為末,以蒸餅水泡為丸,如梧桐子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一丸,於發時早晨,香上度過,面北用井花水吞下
主治:久瘧不愈
名稱:何首烏丸
組成:何首烏
用法:上為末,鱉血為丸,如黃豆大,辰砂為衣。每服二丸,臨發日五更白湯送下
功用:補虛截瘧
主治:久瘧陰虛,熱多寒少
名稱:當歸補血湯
組成:當歸、黃芪、柴胡、白芍藥
主治:三陰久瘧不愈,並一切血虛發熱
名稱:如神散
組成:何首烏、當歸、陳皮、煨生薑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氣血已虛,久瘧不止
名稱:虛瘧飲
組成:赤色鮮首烏、當歸、甜白朮、青皮、草蔻仁、炒柴胡、炙甘草、炙虎骨、煨姜、大棗
用法:河、井水煎,瘧發前服之
主治:久瘧人虛,寒熱不止
名稱:黃連酒
組成:常山、黃連、酒
用法:經宿漬之,曉以瓦釜煮取六升,一服八合,比發時令得三服。熱當吐,冷當利
主治:久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