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平(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員)

何世平,生於1963年8月,重慶市開縣人,研究員。1985年7月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系地質學專業,現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化學專業在職博士,主要從事大地構造、礦床地質、地球化學及區域地質綜合研究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世平
  • 出生日期:生於1963年8月
  • 職業:研究員
  • 籍貫:重慶市開縣人
承擔地調科研項目,研究成果,發表的主要論文及專著,

承擔地調科研項目

1、1985-1988,參加“七五”地礦部重點攻關項目:“陝、甘、川交界處摩天嶺區碧口群層序、時代對比研究”; 2、1987-1990,參加“七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陝、甘、川境內碧口群含金性研究”; 3、1988-1990,參加陝西地礦局科研招標項目:“陝西勉略寧區中酸性岩與鐵銅金成礦關係”; 4、1991-1995,參加“八五”國家攻關項目:“祁連山及其鄰區海相火山岩的地質構造背景研究”; 5、1992-1995,參加“八五”地礦部秦巴攻關項目:“北秦嶺西段宕昌—教場壩地區中生代構造岩漿岩帶與金鈾多金屬礦產的控礦因素、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 6、1996-1997,主持科技服務項目:“陝西柞水洋芋溝銅礦的控礦因素、找礦標誌及成礦規律研究”; 7、1997-1998,參加地礦部重點科技項目:“西秦嶺造山帶的結構、造山過程及其動力學研究”; 8、1997-1999,主持地礦部基礎專項項目:“甘肅內蒙古北山地區構造單元劃分及古生代地殼演化”; 9、1999-2000,參加國土資源部地質大調查項目:“西南天山地區礦產資源潛力綜合評價”,主持下設課題:“西南天山區域成礦地質背景研究”; 10、2001-2002,參加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中國西部典型造山作用研究”,主持下設課題“天山造山帶中生代陸內構造性質、盆山耦合關係”; 11、2002-2006,參與主持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實施項目:“西北地區國土資源綜合調查”(2003年更名為:“西北地區重要成礦帶地質背景調查及數據更新”計畫項目),參與主持其中工作項目“西北地區重要成礦帶基礎地質綜合研究”,主持下設課題“北秦嶺、祁連結合部位各地質單元的特徵、相互關係”; 12、2006-至今,參與主持國土資源大調查重點項目:“青藏高原前寒武紀地質和古生代構造-古地理綜合研究”,主持下設課題:“青藏高原前寒武紀地質綜合研究”;
何世平

研究成果

1、重新厘定了北山地區大地構造格局,對該區蛇綠岩帶進行了重新厘定,於北山地區墩墩山一帶中泥盆統三個井群礫岩內的矽質岩礫石中發現奧陶—志留紀放射蟲,以構造相的方式主持編制了北山地區1∶100萬大地構造圖; 2、認為天山造山帶北部二疊紀—中生代發生過三次陸內隆升(P2、T 1-2及J 3)和兩次陸內伸展(T 2-3及J1),為進一步確立天山北部中生代盆山轉換和建立陸內盆山格架提供了重要依據,推斷天山造山帶北部中生代盆山基本結構定型於晚侏羅世;在北天山艾維爾溝一帶原劃上石炭統的奇爾古斯套組火山岩系所夾灰岩中發現早二疊世珊瑚化石,為北天山石炭紀強烈的拉張事件可以持續到早二疊世提供了時代依據; 3、初步建立了秦-祁結合部位地層-構造-熱事件格架,認為北秦嶺造山帶和祁連造山帶的物質組成從老到新總體可以對比,但各自的地質單元並不能簡單的一一對應,他們在早古生代及其以前應屬於相鄰或相連的構造單元,巨觀上在統一的構造動力學機制下經歷了相似的構造演化; 4、認為白銀銅多金屬礦床的形成時代為中奧陶世(467.3±2.9Ma),韌性剪下作用時代為早志留世晚期(435.9±3.6Ma),並遭受了加里東晚期碰撞造山作用的強烈改造(412.6±2.1Ma)對進一步深入研究北祁連造山帶的構造演化及白銀式塊狀硫化物礦床的形成環境、找礦方向具有重要意義; 5、認為區域上寬坪岩群主體形成於中元古代,而甘肅天水東岔鎮一頻寬坪岩群形成於古元古代(1753±14Ma); 6、從北祁連造山帶東端角閃岩相變質的隴山岩群中解體出一套晚奧陶世(452.8±1.7Ma)綠片岩相變質的火山岩系; 7、在中祁連造山帶東部馬銜山岩群中發現兩期基性岩牆,早期變輝長岩牆的侵入時代為(441.1±1.4Ma)(早志留世早期),晚期輝綠(玢)岩牆群的侵入時代為(434±1.0Ma)(早志留世晚期),為北祁連洋存在向南的俯衝、消減作用和祁連地區鎢礦形成的地質背景提供了佐證; 8、獲得紅土堡枕狀玄武岩成岩年齡為443.4±1.7Ma,認為其形成時代與其北的陳家河中酸性火山岩大體一致(晚奧陶世),岩石地球化學研究表明北祁連最東段陳家河中酸性火山岩形成於島弧環境,而其南部的紅土堡玄武岩形成於弧間裂谷環境(或初始弧後盆地),是早古生代晚期北祁連東段島弧帶擴張向弧後盆地演化的早期產物。
撰寫重要科研報告10部,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4項、四等獎1項,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2001年被評為中國地質調查局第一批中青年優秀人才。

發表的主要論文及專著

合著出版主要專著: 1、《祁連山大地構造與造山作用》,1997,地質出版社; 2、《中國天山及鄰區地質圖(1∶100萬)》及《說明書》,2007,地質出版社; 3、《中國西北部地質概論—秦嶺、祁連、天山地區》,2008,科學出版社;
發表主要論文: 1、西秦嶺魚洞子群的建立和時代歸屬.1990,《秦嶺—大巴山地質論文集,〈一〉變質地質》,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陝、甘、川交界處摩天嶺區碧口群層序及時代劃分.1990,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所刊第30號; 3、陝、甘、川境內碧口群含金性研究.1995,《中國金礦主要類型找礦方向與找礦方法文集》,地質出版社; 4、中川岩體和柴家莊岩體周邊金礦的顯微特徵及其找礦意義.1995,河南地質,13(2); 5、祁連山及其鄰區大地構造基本特徵——兼論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的成因環境.1995,西北地質科學,1(1); 6、老虎山蛇綠岩的特徵及其形成環境.1996,《蛇綠岩與地球動力學研究》,地質出版社; 7、北天山上石炭統奇爾古斯套組中發現早二疊世珊瑚化石. 2002,地質通報,21(10); 8、甘肅內蒙古北山地區構造單元劃分. 2002,西北地質,35(4); 9、甘肅北山中泥盆統礫岩中放射蟲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 2004,西北地質,37(3); 10、甘肅內蒙古北山地區古生代地殼演化. 2005,西北地質,38(3); 11、北祁連東端隴山岩群斜長角閃岩鋯石LA-ICP-MS測年及其地質意義. 地質學報,2006,80(11); 12、北秦嶺西段寬坪岩群斜長角閃岩鋯石LA-ICP-MS測年及其地質意義. 地質學報,2006,81(1); 13、甘肅白銀礦田變酸性火山岩鋯石LA-ICP-MS測年—白銀式塊狀硫化物礦床形成時代新證據. 礦床地質,2006,25(4); 14、LA-ICP-MS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Basic Dikes within Maxianshan Rock Group in the Central Qilian Orogenic Belt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英文版),2007,18(1); 15、北祁連山東段紅土堡基性火山岩鋯石LA-ICP-MS U-Pb 年代學及其地質意義. 地球科學進展,2007,22(2); 16、北祁連東段紅土堡基性火山岩和陳家河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學特徵及構造環境. 岩石礦物學雜誌,2007,26(4); 17、中祁連馬銜山岩群內基性岩牆群鋯石LA-ICP-MSU-Pb年代學及其構造意義. 地球科學,2008,3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