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聯網無人機安全飛行測試報告》由民航局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裝備所、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華為無線套用場景實驗室、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研究院5G聯合創新中心、北京優雲智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拓攻機器人有限公司、廣州億航智慧型技術有限公司等行業內的技術單位共同參與。
正式發布,報告內容,實施背景,
正式發布
2018年02月,由民航局指導、多方技術單位共同參與的《低空聯網無人機安全飛行測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公布。
報告內容
《報告》通過實施聯網無人機監管項目技術測試,深度研究測試蜂窩網路在無人機監管的有效性,進一步驗證了國際電信聯盟(ITU)提出的“利用現有蜂窩網路對低空輕小無人機進行監管”的技術可行性。該成果不僅代表著中國在低空空域的前沿探索,對引導全球無人機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推動低空數位化新產業更有著重要的意義。
實施背景
隨著民用無人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並成熟,自動駕駛、懸停、避障技術的完善,無人機視頻處理技術的提升,無人機套用逐漸從視距套用擴展到超視距套用,從消費領域擴展到巡檢、農業、物流、安防等多個行業。據研究機構EVTank分析師預計,2020年,全球無人機銷量望達433萬架,市場規模將達到259億美元。
無人機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對無人機通信鏈路提出了新需求,呈現出與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發展趨勢,形成“聯網無人機”。業界預測,無人機與移動通信的結合,將給產業界帶來10倍的商業機會。《報告》顯示,通過蜂窩聯網可實現無人機便捷實名登記、可信位置校驗、實時可靠數據傳輸,並通過一體化的完善的管理流程與加密認證技術實現整體業務安全等。基於蜂窩聯網的無人機監管,將達到事前可預警、事中可管控、事後可追蹤,是應對“黑飛”、“擾航”事件的有效監管武器。
《報告》還進行了基於蜂窩網低空覆蓋和整體業務特性測試,結果顯示:低空蜂窩網路存在少量盲區,可初步滿足無人機安全飛行需求;蜂窩輔助網路位置校驗可信,可防止GPS不準或者造假;蜂窩網路身份信息增強校驗,可提供無人機實名登記實時精準;基於蜂窩網路的信息安全,可保證無人機安全飛行整體業務安全。
民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人機安全飛行需要無人機雲、無人機製造商、電信運營商等社會各界密切合作、共同配合。作為無人機安全飛行的重要政府管理機構,下一步,民航局將牽手更多的通信設備商和電信運營商,基於大頻寬、低時延、高可靠的4G/5G通信技術,支撐未來空中智慧型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實現高效、有序的無人機交通管理,使無人機在合法的前提下安全、自由的飛行,最終實現數位化天空,繁榮低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