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至三公鏡,古鏡之一種。古代銅鏡。鏡體較厚重,紐特大,花紋較簡單,多以連弧紋為主,有的有夔鳳等紋飾。上有“位至三公”等簡單銘文,故名。流行於東漢晚期至六朝初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位至三公鏡
- 造型:鏡多為圓形
- 鈕制:半圓形鈕逐漸代替了弦紋鈕
- 紋飾:突出主紋,地紋消失
起源,式樣,造型,鈕制,紋飾,銘文,價值,
起源
三公是對古代官職的稱謂,從周代到明清一直沿襲套用,只是各個朝代所指有所不同。周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中央集權,建立了以三公九卿為主的中央官制。西漢時以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合稱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他們是負責軍政司法的最高長官,相當於宰相,擁有很高的權力和榮譽。西周時官有九命之分,九命是最高級別,通常是天子上公九命,王子三公才能達到八命。漢到魏晉時期,把官職又分為九品,一品最高,能達一品的多是大將軍和三公一級的官員,並根據其官職大小確定其俸祿的多少,凡三公不但能享受到高額俸祿,而且每遇逢年過節,另外還給加俸。這些制度對當時的社會生活產生了很深刻的影響。因此人們把追求高官厚祿,以達榮華富貴作為最高目標。漢代銅鏡上位至三公等雖是一種吉祥用語,但它又是當時人們的價值取向和社會觀念的體現。人們把“位至三公”的字語鑄刻在日常生活用具銅鏡上,當作對子女的厚望和對親朋好友的祝福。因此,漢三國六朝時期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出土的帶有銘文的銅鏡中,這類用語最為常見。如河南洛陽發掘的54座晉墓中,出土的24面銅鏡中鑄刻有直行銘文“位至三公”的夔鳳紋鏡就有8面。最近甘肅敦煌市博物館丟失的位至三公鏡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足見這類銅鏡之珍貴程度和收藏價值。
式樣
造型
鏡多為圓形,並出現了長方形大鏡。形體比戰國銅鏡明顯加大、加厚。
鈕制
半圓形鈕逐漸代替了弦紋鈕,並均有鈕座。
紋飾
突出主紋,地紋消失。表現手法多為單線勾勒輪廓,而畫像圖案則採用浮雕技法,開創了後代銅鏡高圓浮雕製作的先河。
銘文
這時期銅鏡銘文中,省偏旁,少筆畫及通假字普遍,減字減句盛行。
價值
2011.8.30的北京秋季拍賣會上,一面“位至三公雙鳳紋飾鏡”以192,000,0元的價格成功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