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溫文爾雅的狼
1984年,36歲的伯納德·阿諾特將自己的家族企業抵押,收購了比家族企業規模大一倍的迪奧 (Dior)集團。收購迪奧 (Dior) 是伯納德收購品牌事業的第一步。當時的迪奧 (Dior) 集團幾乎沒落,伯納德卻憑藉卓越的經營智慧,在兩年內讓迪奧 (Dior) 起死回生,使這個老品牌不僅保有自身的傳統,又平添了國際化色彩。
他拋出品牌似乎同樣隨意,他將數十年前親手創立的高級時裝品牌 Christian Lacroix 賣給美國 Falic 集團,讓整個時裝界吃了一驚。那些高貴的品牌在伯納德手裡,似乎是把玩的骰子一般。經濟低迷時期,他曾經放慢過收購的步伐。現在,時尚產業的潛力在慢慢復甦,整個奢侈品世界都在關註:伯納德什麼時候會重新開始新一輪收購的歷程。
這個世界最大的精品帝國的掌門人,外表一派儒雅,多次被時尚雜誌捧為“最佳著裝男士”之類的頭銜。他生性沉穩,甚至有些寡言,在媒體面前總是很低調。但從來沒有人懷疑過伯納德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傑出企業家。他用微笑的姿態,信手拈來地買賣品牌,難怪有人形容他“穿著開司米衫的狼”。
大膽獨到的奢侈品教父
LVMH大廈,坐落在紐約
曼哈頓中心的第五大道和麥迪遜大道之間
LVMH 售賣的是奢侈品,有那么多平凡的人願意為伯納德·阿諾特打造的夢想、欲望、財富等高貴的定義埋單,於是LVMH的業績一路飄紅。當鋼鐵和電子產品在
華爾街上辛苦地掙扎,伯納德卻要求巴黎的 LOUIS VUITTON 專賣店限制顧客購買量,奢侈品就是奇貨可居的東西。伯納德對設計師的大膽啟用,讓 LVMH 旗下的奢侈品品牌不斷煥發出新鮮的誘惑。從為迪奧 (Dior) 集團欽點義大利設計師詹弗朗哥·費雷(Gianfranco Ferre)開始,伯納德有了一次次讓人大跌眼鏡的抉擇。迪奧 (Dior) 在法國人心目中是最具有老牌風味的頂級名店,人們都不理解怎么能讓一個義大利設計師來表現迪奧,但1987年詹弗朗哥·費雷在巴黎的處女秀 “Ascot Cecil Beaton” 讓全世界為之驚艷,幾乎成為日後迪奧 (Dior) 集團的代名詞。
伯納德·阿諾特伯納德將資深老牌紀梵希(GIVENCHY)交給鬼才約翰·加利安諾(John Galliano),這位“英國時裝界的野孩子”用煽情派的創作風格賦予了紀梵希 (GIVENCHY)全新的感覺,約翰·加利安諾(John Galliano)用近乎極限的繁複華麗、用嘆為觀止的放浪駭俗,打破傳統的枷鎖。兩季之後,伯納德將他富有幻想的創意轉調到迪奧,並委任同樣富有爭議的英國設計師
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ria MacQueen)來接任。
事實證明,雖然伯納德·阿諾特對倫敦和紐約新銳設計師的力捧讓法國設計師感覺有失顏面,但他的選擇不會錯。無論選擇設計師,還是定位品牌,他都眼光獨到。他打造LV的秘訣在於為LV創造歷史,讓LV尊貴的歷史感融匯到現代的華貴生活,並成為一種源遠流長的時尚,讓人有擁有並且傳承的願望。也許今天LV皮箱的購買者根本沒想過要把它留著給孫女做嫁妝,但LV依然執著地在皮箱上敲上鉚釘,並且以牢固一世的質量自居。 也許數字可以說明一些問題,2005年上半年,LVMH集團銷售額呈兩位數增長,LV更是飆升22%,公司股票頻創新高,價格增長達30%。如今,LVMH經營的品牌包括時裝、皮具、香水、化妝品、手錶、珠寶和酒類等等。現在伯納德·阿諾特持有47.5%的股份,是 LVMH 集團的最大股東,他的5個子女中,長女德爾斐娜(Delphine Arnault)是他刻意栽培的繼承人。LVMH的那些品牌不是阿諾特創造的,但是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們在世界範圍的潛在價值,並且最擅長將它們的價值最大化。
伯納德·阿諾特古弛:阿諾特的心痛
阿諾特精於收購之道,但在與其他公司的對弈中,他並非招招領先。實際上,他也曾下過一些“臭棋”。多年來,義大利古弛公司一直是LVMH的勁敵。阿諾特也早就有“收編”古弛之意,但他似乎比別人多了個心眼——他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1999年1月,LVMH公司餓狼撲食般地撲向古弛,收購了後者34%的股份,成為古弛的大股東。古弛頓時失去了自由,受制於LVMH。面對這種情況,古弛CEO德索爾提出要求,讓LVMH全盤收購古弛。阿諾特拒絕了。道理自然很簡單——全部收購要花很多資金。阿諾特希望通過控股古弛,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一方面以較小的代價控制古弛,從而抑制住古弛強有力的競爭,另一方面從這筆投資中獲取可觀的收益。
伯納德·阿諾特阿諾特這次失算了。遭到LVMH拒絕後,古弛管理層決定使出殺手鐧:擴充股本,並將總股本的42%以3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阿諾特的法國同胞公司 PPR公司。擴股後,PPR公司成為古弛的最大股東,而LVMH公司在古弛的股份則從34%稀釋至20%。不僅如此,古弛還與PPR達成一項戰略協定,保證古弛公司的獨立性,繼續發展多品牌戰略。
古弛的舉措惹惱了阿諾特。於是他向一家荷蘭法庭提出起訴,要求就此進行調查(古弛雖是義大利公司,但總部分別設在
義大利佛羅倫斯和
英國倫敦,註冊地則在荷蘭的
阿姆斯特丹)。阿諾特稱,德索爾言行不一,沒有要求PPR公司100%收購古弛,但卻將古弛置於PPR的控制之下,損害了古弛公司股東的利益。 LVMH公司甚至還暗示,德索爾之所以會改變主意,是因為他和PPR公司訂有一項秘密的君子協定:同意PPR作為古弛的大股東後,德索爾和古弛設計師湯姆·福特(Tom Ford)將獲得一筆巨額股票期權。
2004年4月份,一家荷蘭法院批准LVMH提出的要求,對古弛公司CEO德索爾2年多前的增資擴股行為進行調查。至今這場官司仍懸而未決。古弛也因此成為阿諾特的心頭之痛。不過,在外人看來,這起曠日持久的官司倒不失精彩。
在拒絕屈服的同時,阿諾特又玩了個花招:要求PPR公司全部收購古弛的其他股份,包括LVMH公司在古弛的20%。顯然,阿爾諾要逼迫PPR出手。如果PPR不全部收購,而且法院判決古弛的增資擴股行為無效,PPR將不得不從古弛退出,LVMH又會成為古弛的最大股東。如果PPR公司整體收購古弛,以阿諾特提出的每股100美元的價格,LVMH公司在古弛的投資將獲得6億美元的收益!當然,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如果法院不認為古弛的擴股無效, PPR在古弛仍將
穩坐釣魚台,阿諾特則將輸掉其生意場上的第一場惡戰。
路易·威登惟一的女董事
德爾菲娜身材細瘦纖巧,是路易·威登集團總裁伯納德·阿諾特的掌上明珠。她繼承了父親的商業頭腦,從
倫敦經濟學院畢業後,一直在集團內部擔任部門領導。2001年,她負責開發推廣迪奧香水的新品種,成功地為自己在集團領導層贏得了聲望。29歲時,德爾菲娜成為董事會裡唯一的女性成員。作為全球最大的精品公司,路易·威登集團(LVMH)總資產高達330億歐元。德爾菲娜出生於1975年4月4日,在巴黎EDHEC商業學院畢業後,她到倫敦經濟學院深造,畢業後加入全球最著名的
戰略管理諮詢公司--
麥肯錫公司,成為一名國際管理顧問。德爾菲娜在麥肯錫工作了3年,逐漸積累起一定的管理經驗,這也給了她染指家族企業的信心。4年前,她正式加入路易·威登集團,擔任部門領導。德爾菲娜一直致力於新產品的開發。
申請比利時國籍
阿諾特透露,他已經申請了比利時國籍,原因應該是法國政府提高了對富人的徵稅。
家族企業
阿諾特幾乎擁有LVMH的全部股份,這間公司必然充滿家族色彩。阿諾特多次在公共場合宣稱,自己的目標是將LVMH保持在阿諾特家族的控制之下,他的兒子安東尼和女兒德爾菲娜同他兒時一樣,從小為繼承家族產業而接受教育,阿諾特向祖父對待他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儘管德爾菲娜和安東尼都表示為父母工作沒有壓力,他們還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動觸商業。阿諾特1989年為爭奪LVMH所有權勾心鬥角時,曾每天向當時12歲德安東尼講述商戰上發生的故事。獨占LVMH後,阿諾特仍舊堅持在每個周六上午帶子女參觀公司專賣店。安東尼回憶童年時說:“他經常告誡我們,如果想和他一起工作,就必須比別人更加努力、在學校有更好的表現。”這個1977年出生的年輕人向她父親一樣,風趣、時髦、著裝優雅。獲得MBA學歷後,安東尼花了兩年時間學習網路投資,成為13家LVMH專賣店總經理前,他在香榭麗舍大道的LV專賣店做過3個月的銷售助理。
相較之下,1975年出生的姐姐德爾菲娜更加被人看好為阿諾特的接班人,阿諾特對她在LVMH品牌推廣上所做出的成績也讚賞有加。德爾菲娜畢業於巴黎EDHEC商業學院,之後又前往倫敦商學院繼續深造,並在麥肯鋅公司工作了三年。德爾菲娜做過巴黎迪奧專賣店香水銷售員,2001年他正式加入LVMH集團,負責開發和推廣迪奧香水的新品種,僅用四年時間,便成為董事會裡唯一的女性成員,在公司中享有很高聲譽。德爾菲娜說“能成為父親創造出的產品,自己感到很幸運。”在一次廣告選角的爭執中,德爾菲娜輕而易舉說服了阿諾特。
阿諾特的第二任妻子是位法國-加拿大混血畫家,他們育有3個孩子,最大的亞利桑德羅是阿諾特帶到家族公司參觀的新對象,雖然年僅18歲,但他早已表現出對加入LVMH的強烈興趣。美國經歷並沒有改變阿諾特對於血統的情愫,他近乎極端地打造品牌,其實也是在精華並保持純正的“品牌DNA”。
就目前來看,阿諾特的管理團隊和家族戰略運轉良好,他希望,3個更年輕的兒子能夠陸續加入到自己的事業當中,但被問及及推出誰將取而代之成為最適合的家族繼承人是,阿諾特從來沒有提到過一個人名,“不要總是帶著家族企業的陰謀論,阿諾特家族要比別人英明的多。”他說,無論何時,自己多不會主動退出,他還有20到25年時間去籌劃未來。
人物榮譽
2019年2月26日下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伯納德·阿諾特以5800億元人民幣,位列第四名。
2019年3月5日,伯納德·阿諾特以760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