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二元結構理論

伯克二元結構理論

二元結構理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開發中國家一種經濟現象的描述,這一現象在開發中國家也是普遍存在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克二元結構理論
  •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 屬性開發中國家一種經濟現象
  • 提出者伯克
名詞涵義,歷史回顧,理論闡述,

名詞涵義

二元結構理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開發中國家一種經濟現象的描述,這一現象在開發中國家也是普遍存在的。“二元”一詞通常來說是指開發中國家經濟體系或國際間的經濟性和社會性的分化。

歷史回顧

最初是由荷蘭經濟學家伯克(Booke,1933)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他在對印度尼西亞社會經濟的研究中把該國經濟和社會劃分為傳統部門和現代化的荷蘭殖民主義者所經營的資本主義部門,他當時的研究僅僅限於對二元結構的一種單純的描述。

理論闡述

伯克理論主要以對原荷蘭殖民地印度尼西亞經濟、社會狀況的考察為背景。他指出,前資本主義體制中人們的需要是有限的,他們從事生產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直接的生活需要,對價格、貨幣刺激的反應也完全不同於資本主義部門。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產品價格下跌時,生產者擴大生產以便獲得足夠的收入維持生活,但當價格上升時,市場供給反而減少。莊園主提高工人工資,不僅不能刺激積極性,反而要冒工人少幹活的風險。在本地工業中,缺乏資本和現代技術,不存在嚴密的組織形式,人們對市場行情缺乏了解,但投機性經營活動卻比以正常的利潤為目的的企業活動活躍。
伯克二元結構理論
伯克認為,開發中國家改良前資本主義農業,不能簡單沿襲西方的路子,而必須根據二元結構的特點,積極穩妥地進行。尤其要重視改變人們傳統的行為方式和其工作態度。伯克的二元結構理論後被劉易斯拉尼斯費景漢等經濟學家加以發展,成為發展經濟學的重要理論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研究都把二元結構的轉換置於完全的市場機制基礎之上。在已開發國家,二元結構的轉換是通過漫長曲折的自我演進,在市場作用下實現的。而大部分開發中國家早已不存在早期現代化的一些有利條件,它們大都面臨著經濟起飛和加速工業化的歷史使命。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一些開發中國家在沒有完全擺脫勞動過剩的特徵之前,出現了嚴重的有效需求不足問題。顯然,這種現象是古典和新古典二元學說無法解釋的。為此,有學者將凱恩斯理論引入二元結構框架中,拉克西特(M·Rakshit)的發展模型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他認為避免完全市場機制下勞動力利用不足和“托達羅失業”,克服市場失靈造成的資源配置弱化,應該引入政府干預,以滿足結構轉換的需要。
二元結構的消除或向同質的一元結構轉換是經濟發展的必然。問題是選擇一條什麼樣的路徑去轉換。按照結構學派發展經濟學的主張: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城市化的不斷擴張,依照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農業剩餘勞動力被工商業部門大量吸收,在現代化基礎上實現工業與農業的均衡發展,二元結構逐漸趨於一元化,這也就是“庫茲涅茨倒U型假說”現象。二元結構轉換的結果應是工商業部門和農業部門都普遍使用了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生產方式,各部門、各地區平衡協調發展,經濟逐步走向發達的道路。很顯然,實現二元結構向一元結構轉換的必然路徑,必須具備二個條件:
伯克二元結構理論
(1)現代工商業部門的擴大(高水平的城市化)
(2)傳統農業的改造。
從世界範圍看,任何國家的工業化道路,都包含著從農業經濟到二元經濟,再從二元經濟到現代經濟一體化這樣兩個過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