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花丸

伏牛花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九十一。主治虛勞脫營,痿躄為攣。

基本介紹

  • 名稱:伏牛花丸
  •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 組成:伏牛花、女萎、細辛、卷柏、威靈仙、附子、羚羊角、木虻、硇砂
  • 主治:虛勞脫營,痿躄為攣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伏牛花五兩,女萎三兩,細辛(去苗葉)、卷柏、威靈仙(去土)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羚羊角(鎊,炒)、木虻(炒焦,去翅足)、硇砂(醇酒研令稀)各一兩。

用法用量

上九味,先搗羅八味為細末,煮硇砂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於平旦時及初更後各用溫酒送下,稍增至三十丸。以知為度。

主治

虛勞脫營,痿躄為攣。

重要文獻摘要

《聖濟總錄校注》:“伏牛花丸,主治始富後貧,痿躄為攣。伏牛花五兩,女萎三兩,細辛(去苗葉)、卷柏、威靈仙(去土)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羚羊角(鎊,炒)、木虻(炒焦,去翅足)、硇砂(醇酒研令稀)各一兩。上九味,先搗羅八味為細末,煮硇砂酒麵糊丸梧桐子大。於平旦時及初更後,各用溫酒下十五丸,稍增至三十丸。以知為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