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
- 編劇:弗拉基米爾·博戈莫諾夫
- 主演:尼古拉·布爾雅耶夫,瓦倫丁·祖布科夫,尼古萊·格陵柯
- 製片人:安德列·塔科夫斯基
- 出品公司:莫斯科電影製片廠
- 中文名:伊萬的童年
- 外文名: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
- 其它譯名:Childhood of Ivan、伊凡的童年時代
- 出品時間:1962年
- 製片地區:前蘇聯
- 拍攝地點:俄羅斯
- 類型:劇情
- 片長:95分鐘
- 上映時間:1962年4月6日
- 分級:芬蘭:K-16、西德:16
- 對白語言:俄語、德語
- 色彩:黑白
- imdb編碼:tt0056111
- 攝製格式:35 mm
- 混音:單聲道
- 洗印格式:16 mm、35 mm
劇情簡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伊萬 | 尼古拉·布爾雅耶夫 | ---- |
科林上尉 | 瓦倫丁·祖布科夫 | ---- |
Gryaznov上校 | 尼古萊·格陵柯 | ---- |
Galtsev中尉 | 葉夫根尼·扎里科夫 | ---- |
Katasonych中校 | 斯特潘·克里洛夫 | ---- |
老人 | 德米特里·米爾尤滕科 | ---- |
瑪莎 | 瓦倫蒂娜·馬利亞維納 | ---- |
伊凡的母親 | 伊爾瑪·勞什 | ---- |
女孩 | 薇拉·米圖里奇 | ---- |
士兵 |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造型設計 |
---|---|---|---|---|---|---|---|---|---|
G. Kuznetsov |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 Georgi Natanson | 弗拉基米爾·博戈莫諾夫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維迪·尤索夫 | 維亞切斯拉夫·奧夫欽尼科夫 | Lyudmila Feiginova | Yevgeni Chernyayev | Ye. Chernyayaev | Yevgeni Chernyayev |
角色演員介紹
- 伊萬演員:尼古拉·布爾雅耶夫12歲的伊萬,家人被德國軍隊殺害,小小年紀的伊萬也不得不走上戰場,成為一名在戰火和死亡中穿梭的偵察兵。紅軍中校欲安排他到後方上學,小伊萬聽了很是惱火,最後還是留了下來。在伊萬的強烈要求下,再次讓他做偵察活動,而這一次,伊萬再也沒有回來。
- 科林上尉演員:瓦倫丁·祖布科夫科林上尉是走在戰爭前方的軍官,他希望軍方能將伊萬帶離戰場,送他到遠方讀書。然而伊萬卻拒絕離開,科林上尉一直關懷著伊萬。並在戰爭結束後在納粹的絕密檔案中發現了伊萬的名字。
- 伊萬的母親演員:伊爾瑪·勞什伊萬的母親,在二戰期間被德國納粹殺害,過早的離開了伊萬,是經常出現在伊萬夢境的中人,是伊萬最思念的人。這也是伊萬選擇加入前線做偵查兵的重要原因。
幕後花絮
- 影片改編自弗·鮑哥莫洛夫的小說《伊凡》,但安德列·塔科夫斯基決定要在片中加上伊凡的夢。
- 該片是導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的處女作。
獲獎記錄
獎項 | 時間 | 類型 | 獲獎對象 | 結果 |
---|---|---|---|---|
威尼斯電影節 | 第27屆(1962年) | 金獅獎 | 《伊萬的童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 獲獎 |
舊金山國際電影節 | 第5屆(1962年) | 最佳導演獎 | 《伊萬的童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 獲獎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1.莫斯科電影製片廠(蘇聯) 2.Mosfilm | |
---|---|---|
發行公司 | 1.Empresa Hispanoamericana de Video(阿根廷) 2.Sovexportfilm(澳大利亞) 3.RUSCICO(俄羅斯) 4.Shore International(美國) 5.Fox Lorber家庭錄像(美國) 6.Seagull Films(美國) 7.Contemporary Films(英國) 8.General Video(義大利) 9.標準收藏(美國) 10.Another World Entertainment(丹麥) 11.Sovxportfilm(阿根廷)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時間 |
---|---|
前蘇聯 | 1962年4月6日 |
義大利 | 1962年10月 |
瑞典 | 1963年1月7日 |
芬蘭 | 1963年1月18日 |
東德 | 1963年4月26日 |
美國 | 1963年6月27日 |
西德 | 1963年10月24日 |
香港 | 2004年10月15日 |
影片評價
導演將自己對戰爭和人性的理解都投身到伊萬身上,用伊萬的夢境和現實交叉呈現了一個既現實又具有象徵色彩的戰爭體驗,讓影片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哲理探討。(南海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