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級編程與控制理論

企業級編程與控制理論

《企業級編程與控制理論》是2019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企業級編程與控制理論
  • 作者:[美]菲利普·K.雅內特(Philipp K. Janert)
  • 譯者:方敏、朱嶸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1日
  • 定價:69.8 元
  • ISBN:9787302526582 
圖書內容,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內容

《企業級編程與控制理論》包含四個部分和一個附錄。第Ⅰ部分“基礎篇”講述了為什麼需要反饋控制,反饋系統和企業級編程的關係,系統的動態特性,控制器,識別輸入輸出信號燈。第Ⅱ部分“實踐篇”回顧了理論,介紹了測量傳遞韓澍,PID控制調整,實現以及通用的反饋架構。第Ⅲ部分“案例研究篇”包含控制系統模擬、高速快取命中率、廣告推送、擴展伺服器、佇列控制、冷卻風扇速度、控制遊戲引擎的記憶體消耗等內容。第Ⅳ部分再次回到理論,幫助讀者建立實踐與理論的聯繫,掌握控制理論在企業級編程中的實際套用。 《企業級編程與控制理論》適合具有一定編程基礎並關注性能提升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菲利普·K. 雅內特(Philipp K.Janert)在德國出生長大。 他在1997年獲得了華盛頓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的博士學位,之後就一直從事技術行業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在亞馬遜公司工作了4年,在那裡他發起並領導了幾個項目,改善亞馬遜的訂單執行流程。 他寫過兩本有關數據分析的書籍,包括2010年在O’Reilly出版發行的暢銷書《數據之魅:基於開源工具》(Data Analysis with Open Source Tools)。 他為CPAN做出了貢獻,也是gnuplot項目的貢獻者。
譯者簡介
方敏
方敏先生曾經在美國微軟公司工作25年,退休前為資深軟體架構師。他對許多微軟產品和服務的技術開發和測試做出了重要貢獻,包括Bing搜尋、Cortana、中國創新項目、Windows、Windows 伺服器、Exchange 伺服器、SQL伺服器、COM+服務、MSN和IT等。他具有20年的工程技術團隊和項目的管理經驗,熟悉軟體敏捷開發和經典的軟體管理,注重發揮團隊的優勢和創新,不斷地追求用戶滿意程度,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方敏先生是早期微軟美國華人協會的創始人之一,該協會已有幾千名會員。他長期熱衷於華人協會的活動和幫助員工成長,是美國西雅圖地區著名的職場發展專家。
赴美之前,他在中國航天部部直計算中心從事過微機開發工作。在北京清華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礦業技術學院獲得計算機碩士學位。
方敏先生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合作多年,他組織微軟員工利用業餘時間將多本英文軟體技術書籍翻譯成中文出版,包括《敏捷文化》《Windows 程式設計》《HTML5從入門到精通》《探索性軟體測試》《Gamestorming》和《軟體需求與可視化模型》等。方敏先生希望繼續把國外有突出價值的科技管理書籍介紹給中國讀者。
朱嶸
朱嶸女士曾經在美國的英國航空電子系統公司(British Airspace Electronics Systems)擔任飛行實時控制計算機的質量工程師,負責空客A320、空客A340、波音737和波音747等機型的關鍵質量分析和故障維修。出國前在中國航天部二院擔任工程師,負責紅七地對空飛彈的通信系統的研製和開發。朱嶸女士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了無線電工程系信息工程專業的學士學位。曾經與方敏先生合作為清華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了《軟體需求與可視化模型》一書。

圖書目錄

第Ⅰ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為什麼需要反饋 3
實際的例子 4
希望最好的情況 5
建立控制 7
累加偏差 7
小結 8
模擬程式 9
第2章 反饋系統 13
系統和信號 14
跟蹤誤差和矯正行動 15
穩定性、性能和準確性 16
設定值 18
不確定性和變化 19
反饋和前饋 19
反饋和企業系統 20
模擬代碼 20
第3章 系統動態特性 23
滯後和延遲 23
強制反應和自然反應 25
瞬時回響和穩態回響 25
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動態特性 26
動態特性和記憶 27
反饋循環的滯後和延遲的重要性 28
避免延遲 29
理論和實踐 30
模擬代碼 30
第4章 控制器 33
方框圖 34
開關控制 34
比例控制 35
為什麼比例控制還不夠 35
積分控制 36
積分控制改變動態特性 37
積分控制可以產生恆定的偏移量 37
微分控制 38
微分控制的問題 39
三項PID控制器 39
模擬代碼 40
第5章 識別輸入輸出信號 41
控制的輸入和輸出 41
輸入/輸出關係的方向性 42
例子 43
熱控制1:加熱 43
高速快取 45
伺服器擴展 46
通過動態標價控制供需關係 48
熱控制2:冷卻 50
選擇控制信號的標準 51
用於控制輸入 51
用於控制輸出 51
關於多維系統的注釋 52
第6章 回顧和展望 55
反饋概念 55
疊代 55
過程知識 55
避免不穩定性 56
設定值 56
控制,不是最最佳化 56
第Ⅱ部分 實踐篇
第7章 理論預習 59
頻率表示 59
傳遞函式 59
方框圖代數 60
PID控制器 60
傳遞函式的極點 61
過程模型 62
第8章 測量傳遞函式 63
靜態輸入/輸出關係:過程特徵 63
實際考慮 64
階梯輸入的動態反應:過程反應曲線 65
實踐方面 66
過程模型 66
自我調節過程 67
累積過程 68
帶有振盪的自我調節過程 70
非最小相位系統 71
系統識別的其他方法 72
第9章 PID 控制調整 73
調整的目的 73
控制器參數變化的一般影響 75
齊格勒·尼科爾斯調整方法 76
半分析調整方法 77
實踐方面 78
仔細研究控制器調整公式 79
第10章 實現問題 81
執行器飽和與積分器暫停 81
防止積分器暫停 82
設定值變化和積分器預載入 82
平滑微分項影響 83
選擇抽樣間隔 83
PID控制器的替代形式 84
增量形式 85
誤差反饋與輸出反饋 85
通用線性數字控制器 86
非線性控制器 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