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學—仿生結構最佳化》是2019年12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仿生學—仿生結構最佳化
- 外文名:Biomimetics—Biomimetic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 標準號:GB/T 37402-2019
- 中國標準分類號:A40
《仿生學—仿生結構最佳化》是2019年12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
《仿生學—仿生結構最佳化》是2019年12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編制進程2019年5月10日,《仿生學—仿生結構最佳化》發布。2019年12月1日,《仿生學—仿生結構最佳化》實施。1起草工作主要起草單位:北京機械工業自...
《無痛針頭表面結構的仿生最佳化設計及製備研究》是依託吉林大學,由叢茜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穿刺針在刺入血管、體腔或組織器官抽取組織液或注入藥物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會使患者感覺到難以忍受的疼痛,產生恐懼心理。本項目...
仿生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人們研究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工作的原理,並根據這些原理髮明出新的設備、工具和科技,創造出適用於生產,學習和生活的先進技術。仿生學一詞是1960年由美國斯蒂爾根據拉丁文“bio(生命方式的意思)”和字...
《高速列車仿生表面微結構氣動最佳化設計及機理研究》是依託西南交通大學,由李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目前國內外高速列車的外形設計均採用光滑外表面,仿生學中的生物表面微結構能夠為高速列車外形設計及氣動最佳化開拓...
1.仿生機器人技術:主要研究仿生機器人,包括仿生機器人總體結構與最佳化技術、仿人形機器人運動規劃與仿真系統、仿人形機器人的感知技術、基於多感測器的環境自適應技術。2.智慧型系統群體通訊與協調技術:主要研究智慧型無人移動平台及機器人間的...
仿生學的設計原則給予建築仿生設計一些有益的啟示:整體最佳化 美國建築師富勒從結晶體和蜂窩的棱形結構得到啟發,提出:“世界上存在著能以最小結構提供最大強度的系統,整體表現大於部分之和”。他依據“少費多用”的原則,設計了最有效...
《結構仿生學》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結構仿生學以工程力學原理為基礎,研究生物體不同結構層次(微觀、細觀、巨觀) 的形態以獲得靈感,進而對材料、結構、系統進行仿生模擬,提高工程結構效率。結構仿生學涉及生物學、材料科學...
生物結構是自然選擇與進化的重要內容,是決定生命形式與種類的因素,具有鮮明的生命特徵與意義。結構仿生設計通過對自然生物由內而外的結構特徵的認知,結合不同產品概念與設計目的進行設計創新,使人工產品具有自然生命的意義與美感特徵。仿...
《仿生學》是197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 的圖書,作者是D.S.哈拉西。圖書簡介 本書比較通俗、概括地介紹了仿生學的由來和發展以及仿生學所取得的成果和它的未來。全書共分八章:仿生學——一門新的科學、仿生學的歷史、生物界的機械原理、...
《微反應器流體通道網路結構的仿生學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王麗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採用仿生學方法改進和最佳化微反應器流體通道網路結構,將生物網路結構的最佳化拓撲性質套用於微反應器的通道設計。借鑑了最新的...
《仿生學仿生材料、結構和構件》是2023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編制進程 2023年3月17日,《仿生學仿生材料、結構和構件》發布。2023年10月1日,《仿生學仿生材料、結構和構件》實施。歸口部門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
本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分析樹葉的物理結構並模擬樹葉形態結構的自生長過程;根據葉脈結構確定雙極板流場的結構形式;最佳化PEMFC 雙極板流場仿生結構的幾何尺寸。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基於仿生學的PEMFC雙極板流場設計方法。自然界...
《無線自組織網路仿生學機理及其最佳化算法研究》是依託北京科技大學,由隆克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自組織網路是實現異構融合網路靈活部署、高效運維、可靠服務與協同最佳化的重要途徑。仿生學原理與方法為全面提升自組織網路的可...
仿生學法是模仿生物系統的原理和功能來建造技術系統的方法。如模仿海豚皮,用橡膠和矽樹脂製成人工海豚皮作船艦、魚雷的外殼以減少航行的阻力。仿生學研究可以從生物系統的相應特性中得到啟發,為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與原理,如根據...
《結構仿生學與新型有限元計算理論》是2009年9月1日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結構仿生學與新型有限元計算理論》可作為土木建築、航空航天、機械工程和工程力學等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技術人員、高等學校教師、研究生和...
仿生原理是一個仿生學名詞。仿生學是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功能、能量轉換、信息控制等特徵,並將研究結果套用於技術系統。以改善現有的技術工程設備,創造新的工藝過程、建築構型、自動化裝置等的科學。它是一門屬於生物科學與技術科學交叉的...
生物為了適應環境和滿足生存需要,經過億萬年的進化,在自然法則下最佳化出具有極其優異功能的生物體表面。本項目根據仿生學原理,提出一種刀具表面結構仿生的新構想,研製一種基於雷射強化的高速鋼刀具結構仿生表面。本項目以高速鋼刀具為研究...
仿生魚經過在實驗室流體動力學流罐(Flow Tank)的反覆試驗和最佳化設計,不僅可以在急速變化的水流中,而且可以在渦流中保持類似虹鱒魚前行的姿態。上海交大研製六足仿生機器人 2013年10月2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
生物自身具有的功能比迄今為止任何人工製造的機械都優越得多,而仿生技術,就是要在工程上實現並有效地套用生物的功能。在信息接受(感覺功能)、信息傳遞(神經功能)、自動控制系統等方面,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在機械設計方面都給予了人們很大...
模擬酶 酶是由多種胺基酸組成的生物大分子,它的大分子結構對於發揮酶的專一、高效的催化功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高分子模擬酶主要是在合成高分子中有選擇地引入酶的活性功能基,以模擬酶的結構特徵和催化功能。模擬核酸 脫氧核糖核酸 ...
醫用仿生學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術裝置的科學,它是在上世紀中期才出現的一門新的邊緣科學。仿生學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並將這些原理移植於工程技術之中,發明性能優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造新技術。仿生學的問世開闢了獨特...
仿生設計學與舊有的仿生學成果套用不同,它是以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形”、“色”、“音”、“功能”、“結構”等為研究對象,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套用這些特徵原理進行的設計,同時結合仿生學的研究成果,為設計提供新的思想、新的...
為36.7 kJ/kg,比普通圓管提高了4.3倍;徑向衝擊時,普通圓管的平均載荷為11 kN,1號仿生管平均載荷為25.9 kN;1號仿生管的抗彎強度為22.5MPa,比四晶胞管的抗彎強度提高了1.5倍。通過回響面法對仿生結構進行了最佳化,...
通過與生物體表磨損實驗對照,從宏細觀尺度建立生物非光滑體表與磨料作用的力學和動力學模型,定性和定量給出生物非光滑體表的耐磨機制以及表面形態參數對體表下層基體力學回響的影響規律,並進行耐磨結構仿生最佳化。
《高熱流密度晶片三維仿生微通道結構散熱機理研究》是依託電子科技大學,由徐尚龍擔任醒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針對高熱流密度晶片三維封裝中的高效散熱需求,提出基於生物仿生學三維微通道及其結構最佳化,開展三維微通道流動與...
自然進化使得生物材料具有最合理、最最佳化的巨觀、細觀、微觀結構, 並且具有自適應性和自癒合能力。在比強度、比剛度與韌性等綜合性能上都是最佳的。學科背景 仿生學在材料科學中的分支稱為仿生材料學(biomimetic materials science) ,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