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任之堂中醫傳播小組推出的一部關於中醫基礎入門的誦讀本。誦讀本以傳統文化為本,醫道醫德為根,醫術醫技為生命力,把相關德行教育名篇、傳統經典要文及傳世名文,分為道德篇、傳統文化篇、醫術篇三大板塊編輯而成。誦讀本重視中醫教育的大根大本一一醫德文化,提出以“誦讀經典”的形式,為中醫初學者開一扇便捷之門。通過口誦不輟,晝夜薰陶,年月浸淫,朝暮不離式地和中醫打鹹一片,開闢出一條誦讀成就中醫入門之路。本書適合中醫初學者、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任之堂醫門日誦早晚課
-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 頁數:216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軍醫出版社
- 作者:任之堂中醫傳播小組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17417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適合中醫初學者、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圖書目錄
上篇道德篇
大醫精誠1
醫術精通1
誠心救人2
大醫之體2
為醫之法2
《傷寒論》序3
醫家座右銘4
清靜經4
黃帝陰符經5
道德經5
易經易傳全文(十翼全文)13
中篇傳統文化篇
四書24
論語(節選)24
大學(節選)29
中庸(節選)31
孟子(節選)34
莊子36
逍遙遊36
養生主37
知魚之樂37
孫子兵法38
大發心45
岳陽樓記(范仲淹)45
大道之行也(《禮記·禮運》)46
愛蓮說(周敦頤)46
陋室銘(劉禹錫)46
留侯論(蘇軾)47
出師表(諸葛亮)47
修學精神48
學弈(孟子)48
邴原泣學(李贄)49
為學(彭端淑)49
賣油翁(歐陽修)49
畫地學書(《宋史·歐陽修傳》)49
鐵杵磨針(南宋·祝穆《方輿勝覽》)50
讀書有三到(南宋·朱熹《訓學齋規》)50
承宮樵薪苦學(《後漢書·承宮傳》)50
孫權勸學(《資治通鑑》)50
歐陽詢觀古碑(《書林記事》)51
師說(韓愈)51
勸學(《荀子》)51
誡子書(諸葛亮)54
一篋磨穴硯(《硯譜》)54
二翁登泰山54
養生防病54
扁鵲見蔡桓公(《韓非子》)54
病梅館記(龔自珍)55
宋太初老人談養生(《對山醫話》)55
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55
七發(漢·枚乘)56
傳世美文56
滕王閣序(王勃)56
前赤壁賦(蘇東坡)58
桃花源記(陶淵明)58
歸去來兮辭並序(陶淵明)59
蘭亭集序(王羲之)59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60
桃花庵歌(唐伯虎)61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啟玄子王冰)61
扁鵲傳(司馬遷)62
華佗傳(《三國志》)64
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張從正)67
不失人情論(李中梓)68
元氣存亡論(徐大椿)70
用藥如用兵論(徐大椿)71
養生論(嵇康)71
答難養生論(嵇康)73
記方通律(周密)77
書方宜人共識說(顧文烜)77
醫不可急於財利(《醫燈續焰》)78
醫善用心(明·黎澄)79
讀書病目(《永樂大典》)79
醫須周察(《冷廬醫話》)80
醫中百誤歌(彭鐘齡)80
下篇醫術篇
經論總抄82
病因賦86
病機賦87
藥性賦90
引經藥94
治病主藥訣94
方劑歌訣95
黃帝內經(節選)110
難經(節選)128
傷寒論(節選)143
金匱要略(節選)166
溫熱論(節選)174
濕熱病篇(節選)179
神農本草經(節選)183
藥性總義195
草藥辨性歌197
六陳歌198
妊娠禁忌歌198
十九畏歌198
十八反歌198
周身經穴賦199
百症賦200
腧穴性賦202
針經標幽賦204
醫學名句206
後記早晚課是一種習慣214
大醫精誠1
醫術精通1
誠心救人2
大醫之體2
為醫之法2
《傷寒論》序3
醫家座右銘4
清靜經4
黃帝陰符經5
道德經5
易經易傳全文(十翼全文)13
中篇傳統文化篇
四書24
論語(節選)24
大學(節選)29
中庸(節選)31
孟子(節選)34
莊子36
逍遙遊36
養生主37
知魚之樂37
孫子兵法38
大發心45
岳陽樓記(范仲淹)45
大道之行也(《禮記·禮運》)46
愛蓮說(周敦頤)46
陋室銘(劉禹錫)46
留侯論(蘇軾)47
出師表(諸葛亮)47
修學精神48
學弈(孟子)48
邴原泣學(李贄)49
為學(彭端淑)49
賣油翁(歐陽修)49
畫地學書(《宋史·歐陽修傳》)49
鐵杵磨針(南宋·祝穆《方輿勝覽》)50
讀書有三到(南宋·朱熹《訓學齋規》)50
承宮樵薪苦學(《後漢書·承宮傳》)50
孫權勸學(《資治通鑑》)50
歐陽詢觀古碑(《書林記事》)51
師說(韓愈)51
勸學(《荀子》)51
誡子書(諸葛亮)54
一篋磨穴硯(《硯譜》)54
二翁登泰山54
養生防病54
扁鵲見蔡桓公(《韓非子》)54
病梅館記(龔自珍)55
宋太初老人談養生(《對山醫話》)55
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55
七發(漢·枚乘)56
傳世美文56
滕王閣序(王勃)56
前赤壁賦(蘇東坡)58
桃花源記(陶淵明)58
歸去來兮辭並序(陶淵明)59
蘭亭集序(王羲之)59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60
桃花庵歌(唐伯虎)61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啟玄子王冰)61
扁鵲傳(司馬遷)62
華佗傳(《三國志》)64
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張從正)67
不失人情論(李中梓)68
元氣存亡論(徐大椿)70
用藥如用兵論(徐大椿)71
養生論(嵇康)71
答難養生論(嵇康)73
記方通律(周密)77
書方宜人共識說(顧文烜)77
醫不可急於財利(《醫燈續焰》)78
醫善用心(明·黎澄)79
讀書病目(《永樂大典》)79
醫須周察(《冷廬醫話》)80
醫中百誤歌(彭鐘齡)80
下篇醫術篇
經論總抄82
病因賦86
病機賦87
藥性賦90
引經藥94
治病主藥訣94
方劑歌訣95
黃帝內經(節選)110
難經(節選)128
傷寒論(節選)143
金匱要略(節選)166
溫熱論(節選)174
濕熱病篇(節選)179
神農本草經(節選)183
藥性總義195
草藥辨性歌197
六陳歌198
妊娠禁忌歌198
十九畏歌198
十八反歌198
周身經穴賦199
百症賦200
腧穴性賦202
針經標幽賦204
醫學名句206
後記早晚課是一種習慣214
序言
如何修學
近些年掀起了一股國學中醫熱,大家都知道傳統文化重要,也想把中醫學好,但都覺得難修難學,難以成就。老師常笑著跟他們說,事物總是“難易相成”的,難是因為沒有找到好的方法,學傳統文化、學中醫總是想從理解意會入手,就像沒有打地基去建空中樓閣一樣。這樣閉門苦想,看書千卷,隨後即忘,不單沒有受用,也使知識在腦內打架,好像《笑傲江湖》里令狐沖受桃谷六仙多股真氣的注入,不僅不能受用,反而因為體內真氣不能融合而痛苦不堪。這樣修學就成為一種負擔,這就是困難之處,這樣學習也很耗神費心。
學生們又問,那該怎么學習呢?老師說,把最難的經典,用最快樂簡單的方式去學,直接讀誦,朝課暮誦,利用“三餘”時間,日誦不輟,就像拳術家拳不離手、歌曲家曲不離口一樣,造次顛沛必於是。如果哪一天,朝課暮誦能成為學中醫者的習慣,甚至成為學國學者每天的必修課時,那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醫和傳統文化真正振興的日子就到了。
像《黃帝內經》《傷寒》,甚至更多的經典文章,你不需要過於急功近利地去理解,求個受用,只需要每天讀它一兩遍,讀個三年五載,你的水平自然就非凡了。你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根基,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不再隨便受外界影響,也不再人云亦云。再堅持下去,智慧、悟性都會一步步打開。就像根塵脫落、靈光閃現一樣。當你和經典慢慢融為一體時,你會發現學經典是很快樂的事,而且不費神。當你覺得很費神,成為負擔、壓力去苦思冥想時,已經落於下乘了。
《論語》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問之道,不在於一下子就領悟到位,而是在於反覆薰習以不斷提高,這就是快樂地研習傳統文化之道;在於用心去讀誦受持,長期熏修,而不在於一時急功近利,打破砂鍋問到底。基礎不牢、想強行理解都是不現實的。就像《天龍八部》里鳩摩智用小無相功強練少林七十二絕技一樣,圖個花架子,並無實質,反暗傷身體,這就是修學第一弊。所以我們學習要有薰習之心,課誦日日不輟,心念漸漸精純。這也是我們學習經典入門最為緊要的。
奇葩與土壤
中醫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里的一朵奇葩。土壤豐厚肥沃,奇葩絢麗多彩;土壤貧瘠瘦弱,雖有種子,難以發芽;雖能發芽,難以成就;雖有成就,建樹不大。
老師常說,學醫功夫在醫外,就像栽花種樹,功夫在於花樹以外的土壤。你們看同樣的榕樹,種在小花盆裡,數十年它依然只能供人觀賞,但如果根植于山野之中,不用幾年便枝繁葉茂,撐起一片天地,引百鳥來朝,供它們住宅安居。
中國人是炎黃子孫,是聰明善良的種,都有好的中醫基因,為何難以成長為大醫王,難以出醫門龍象?因為你用瓦盆土來養,只能養觀賞木;你用庭院土來養,只能供三兩人棲息納涼;如果你用曠野土來養,就能孕育出真正根深蒂固的大樹王。
為何很多學子才學醫不久,就出現了很多瓶頸,甚至有些臨床多年的醫生也徘徊在原地,難以進一步突破?道理都在這裡,國文基礎不深厚,很多古書根本讀不懂,對於《黃帝內經》《傷寒論》,都不具備那種思維和精力去深究。
我們看《名老中醫之路》,有哪箇中醫高手不是國文基礎深厚的?不是說深厚的國文基礎就一定能夠成就中醫,但有了這種基礎,能讓你一輩子都有上進的潛力。
中醫的修習是很講究次第的。如果讓一個小學生來學中學、大學的課程,他會覺得無所適從,索然無味;如果讓一個未成年人來挑百斤重擔,這幾乎不可能。如果硬著頭皮去乾,不僅不利於自己發育,更不利於學業上的精進。所以為何上大學時,大一就要學《醫古文》,很多學生以為這不就是語文嗎,沒什麼重要作用,便掉以輕心,眼光只看到《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等到真正臨床後,才發覺古書讀得少,古文學得不牢,古代思維模式沒掌握好,想用傳統的中醫思維看病幾乎不可能了。於是難以在醫道上繼續精進,因為切斷了和古代典籍不斷接氣的過程。
那么要怎樣修習傳統國學呢?老師說,像《醫古文》,還有《古文觀止》,這些古代經典文章都不是一兩年能學好的,也不是任務式地在學校完成就行了,要有長期熏修的覺悟,每天和它們交流交流,溝通溝通,養成朝課暮誦的習慣,這樣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巧妙,由巧妙就可以到神明,漸漸地你會發現,跟古人居然有溝通交流、以心印心之感。這樣你就等於直接得到古人智慧源源不斷地注入,就像樹木得到的廣闊天地,又能得到不斷注入的肥料還有雨露的澆灌。這時你不想進步都難,天天都在精進。
學生又問,可學起古文很拗口,很費解啊?老師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不但讀古文是這樣,一個人從小到大,學什麼東西不都是這樣。凡事先難而後易,就是終南捷徑。什麼事情想從易處入手,反而卻大難。故《道德經》曰:“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尤難之,故終無難矣。”
其實當你真正進入學習古文的狀態時,不僅不覺費解,而且還會有喜悅感。學古文不是一日成就,所以不能有急功近利、心浮氣躁之舉,這樣一曝十寒,反而怠慢了腳步。所以老師常強調,修學慢行強過站,寧可悠著點乾,也不要急則生亂。
當你循序漸進,挑選50~100篇古文來背誦時,久而久之,不需要任何刻意地去記憶,當你真正把這幾十篇古文爛熟於胸、脫口而出時,就會發現,不但古文不難學,不難讀懂,甚至連寫古文、作古文,想用“之乎者也”和古人對話的心態都有了。你會發現古文才是最好懂的,才是最適合去讀誦記憶的。
因為古人千百年來,敬字如神,惜墨如金,而且古代也沒有現代這么發達的印刷造紙術,他們需要反覆推敲,把語言說得最有藝術美和哲理感,讓最簡潔的文字里能承載最豐富的智慧,以便能夠代代傳承下去。所以很多人讀古文,今天讀一遍是一種體會,明後天讀一遍又是一種體會,隨著人生境界不同,感觸越發精妙。
這就是修習古文無法一次性到位,要反覆薰陶的道理。你會因此源源不斷地從古代經典文章里汲取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所以說學古文看似是在做土壤的工作,和植物開花結果好像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事實上它們卻是本質相連的。當你把這幾十篇古文誦得滾瓜爛熟,你就等於掌握了一把打開古人智慧的鑰匙,能夠暢遊於各類經典之中,進退自如,這裡面的寶貝都是隨手可得的。這可是現在最為值得付出的,是一本萬利的修學法門。
這就是為何我們的醫門早晚課里要放一些國學的經典文章。這些國學經典文章的薰陶就像樹木不斷得到的土氣一樣。學中醫絕對不能把中醫和傳統國學割裂開來,就像魚離不開水、樹木離不開土一樣,但現在很多學醫者都忽視了這點。我們過去嚴重低估了傳統經典的重要性,但現在覺悟過來了,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尤可追。識迷途其未晚,覺今是而昨非。這樣重拾經典,養成畢生熏修、直承古聖心意的好習慣。
如果說有一種最好的方法來學習中醫,那舍此長期熏修,日日課誦經典文章,更無他方妙法。即便是拜名師,結良友,師友只能引你入門,給你啟發,卻不能代你練功夫,築基礎。
朝課暮誦
一個善於堅持的人,就是一個善於成功的人,特別是將一個好習慣進行到底,最為難能可貴。對於要繼承傳統國學來說,朝課暮誦,無疑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好習慣。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有一天他給學生上課,說:“今天我們不講哲學,教大家一個簡單動作,把手往前甩十下,然後再往後甩十下,看看誰能每天堅持。”幾天后,蘇格拉底再次上課,他請堅持下來的人舉手,結果九成以上的人都舉了手。又過了一個月,他再請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結果只有七成的人舉手。又過了一年,結果只有一個人舉手,這個人就是後來成為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雖然此時柏拉圖年輕,學識不足,但他已經表現出一個傑出人物所具備的堅持不懈精神。雖然甩手和成為一個哲學家聯繫不上,但你如果是一個目標散亂,每天不能專注乾一件事的人,那就很難有所作為。
偉人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同樣我們學醫剛開始入門,堅持三天兩頭讀經典不難,難的是把這習慣當成像家常便飯那樣,堅持一輩子。這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古人說: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又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當你長期心繫經典、熏修不輟時,你的言語舉止自然和經典打成一片。經典就像從你心中出來一樣。
有人說,這經典很難理解啊,不好讀。其實,當你用理解的心態去看經典時,就已經錯解了經典,經典不靠理解意會,而靠讀誦修持。所以老師說,學中醫要少開口說話,多讀書。道聽途說,議論人物,誠醫門大忌也。
老師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就連到外地去參加醫學會議,坐火車帶的也是中醫經典,朝夕勤誦不輟,而且養成從不說任何醫家是非的習慣。
古今醫家都是這樣成就的。我們看孫思邈,他在《千金要方》序中說道:“青矜之歲,高尚茲典;白首之年,未嘗釋卷。”這是說他在少年時就好讀書,一直到了白頭,也沒有放下書本。所以史書上稱孫思邈“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弱冠善讀《莊》《老》及百家之說,兼好釋典(佛門經典)”。日誦千餘言的孫思邈,讀書是靠持誦成就,鑽研學問是靠琢磨成就。
古人讀書可不像現在一樣,用眼睛默讀,那可都是張開嘴巴,大聲朗誦,實實在在地讀。《弟子規》稱這種讀書法為:“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我們發現,現在國人不好讀古書了,只重視一時表面的理解,而輕視長期地熏修,殊不知大學問、大道理都是在長期熏修中出來的。我們看,小時候當你在師長指導下,反覆讀誦的精妙文章,至今依然記憶猶新,好像印在心頭、刻在骨里一樣。但長大後卻隨時學習,隨時在淡忘。難道這是人變衰老了嗎?不是的,而是人們丟失了反覆薰陶讀誦的習慣。靠急功近利、強心記憶的東西,你考試完後就全忘了,這可是絕大部分學生的共同心聲。
現在全世界人都在研究如何記憶,如何取巧,怎么聯想內在規律,如何走捷徑,真可謂花樣百出。其實這些都是在用心意識去搞的,很容易忘掉,而且學的東西充其量只是短暫記憶而已。久而久之,這些知識反而會打架衝突,讓人記憶減退,身心疲憊,壓力重重。但如果是靠自己朝夕誦持得來的東西,卻是終身牢固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是在練花架子,一個是在練真功夫。拳術家有句說法叫“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適合於所有搞學問的人。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只會增加修學的障礙;朝課暮誦,長期熏修,才是成就的不二法門。故曰:
若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
事業無不成,至終無憂患。
近些年掀起了一股國學中醫熱,大家都知道傳統文化重要,也想把中醫學好,但都覺得難修難學,難以成就。老師常笑著跟他們說,事物總是“難易相成”的,難是因為沒有找到好的方法,學傳統文化、學中醫總是想從理解意會入手,就像沒有打地基去建空中樓閣一樣。這樣閉門苦想,看書千卷,隨後即忘,不單沒有受用,也使知識在腦內打架,好像《笑傲江湖》里令狐沖受桃谷六仙多股真氣的注入,不僅不能受用,反而因為體內真氣不能融合而痛苦不堪。這樣修學就成為一種負擔,這就是困難之處,這樣學習也很耗神費心。
學生們又問,那該怎么學習呢?老師說,把最難的經典,用最快樂簡單的方式去學,直接讀誦,朝課暮誦,利用“三餘”時間,日誦不輟,就像拳術家拳不離手、歌曲家曲不離口一樣,造次顛沛必於是。如果哪一天,朝課暮誦能成為學中醫者的習慣,甚至成為學國學者每天的必修課時,那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醫和傳統文化真正振興的日子就到了。
像《黃帝內經》《傷寒》,甚至更多的經典文章,你不需要過於急功近利地去理解,求個受用,只需要每天讀它一兩遍,讀個三年五載,你的水平自然就非凡了。你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根基,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不再隨便受外界影響,也不再人云亦云。再堅持下去,智慧、悟性都會一步步打開。就像根塵脫落、靈光閃現一樣。當你和經典慢慢融為一體時,你會發現學經典是很快樂的事,而且不費神。當你覺得很費神,成為負擔、壓力去苦思冥想時,已經落於下乘了。
《論語》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問之道,不在於一下子就領悟到位,而是在於反覆薰習以不斷提高,這就是快樂地研習傳統文化之道;在於用心去讀誦受持,長期熏修,而不在於一時急功近利,打破砂鍋問到底。基礎不牢、想強行理解都是不現實的。就像《天龍八部》里鳩摩智用小無相功強練少林七十二絕技一樣,圖個花架子,並無實質,反暗傷身體,這就是修學第一弊。所以我們學習要有薰習之心,課誦日日不輟,心念漸漸精純。這也是我們學習經典入門最為緊要的。
奇葩與土壤
中醫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里的一朵奇葩。土壤豐厚肥沃,奇葩絢麗多彩;土壤貧瘠瘦弱,雖有種子,難以發芽;雖能發芽,難以成就;雖有成就,建樹不大。
老師常說,學醫功夫在醫外,就像栽花種樹,功夫在於花樹以外的土壤。你們看同樣的榕樹,種在小花盆裡,數十年它依然只能供人觀賞,但如果根植于山野之中,不用幾年便枝繁葉茂,撐起一片天地,引百鳥來朝,供它們住宅安居。
中國人是炎黃子孫,是聰明善良的種,都有好的中醫基因,為何難以成長為大醫王,難以出醫門龍象?因為你用瓦盆土來養,只能養觀賞木;你用庭院土來養,只能供三兩人棲息納涼;如果你用曠野土來養,就能孕育出真正根深蒂固的大樹王。
為何很多學子才學醫不久,就出現了很多瓶頸,甚至有些臨床多年的醫生也徘徊在原地,難以進一步突破?道理都在這裡,國文基礎不深厚,很多古書根本讀不懂,對於《黃帝內經》《傷寒論》,都不具備那種思維和精力去深究。
我們看《名老中醫之路》,有哪箇中醫高手不是國文基礎深厚的?不是說深厚的國文基礎就一定能夠成就中醫,但有了這種基礎,能讓你一輩子都有上進的潛力。
中醫的修習是很講究次第的。如果讓一個小學生來學中學、大學的課程,他會覺得無所適從,索然無味;如果讓一個未成年人來挑百斤重擔,這幾乎不可能。如果硬著頭皮去乾,不僅不利於自己發育,更不利於學業上的精進。所以為何上大學時,大一就要學《醫古文》,很多學生以為這不就是語文嗎,沒什麼重要作用,便掉以輕心,眼光只看到《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等到真正臨床後,才發覺古書讀得少,古文學得不牢,古代思維模式沒掌握好,想用傳統的中醫思維看病幾乎不可能了。於是難以在醫道上繼續精進,因為切斷了和古代典籍不斷接氣的過程。
那么要怎樣修習傳統國學呢?老師說,像《醫古文》,還有《古文觀止》,這些古代經典文章都不是一兩年能學好的,也不是任務式地在學校完成就行了,要有長期熏修的覺悟,每天和它們交流交流,溝通溝通,養成朝課暮誦的習慣,這樣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巧妙,由巧妙就可以到神明,漸漸地你會發現,跟古人居然有溝通交流、以心印心之感。這樣你就等於直接得到古人智慧源源不斷地注入,就像樹木得到的廣闊天地,又能得到不斷注入的肥料還有雨露的澆灌。這時你不想進步都難,天天都在精進。
學生又問,可學起古文很拗口,很費解啊?老師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不但讀古文是這樣,一個人從小到大,學什麼東西不都是這樣。凡事先難而後易,就是終南捷徑。什麼事情想從易處入手,反而卻大難。故《道德經》曰:“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尤難之,故終無難矣。”
其實當你真正進入學習古文的狀態時,不僅不覺費解,而且還會有喜悅感。學古文不是一日成就,所以不能有急功近利、心浮氣躁之舉,這樣一曝十寒,反而怠慢了腳步。所以老師常強調,修學慢行強過站,寧可悠著點乾,也不要急則生亂。
當你循序漸進,挑選50~100篇古文來背誦時,久而久之,不需要任何刻意地去記憶,當你真正把這幾十篇古文爛熟於胸、脫口而出時,就會發現,不但古文不難學,不難讀懂,甚至連寫古文、作古文,想用“之乎者也”和古人對話的心態都有了。你會發現古文才是最好懂的,才是最適合去讀誦記憶的。
因為古人千百年來,敬字如神,惜墨如金,而且古代也沒有現代這么發達的印刷造紙術,他們需要反覆推敲,把語言說得最有藝術美和哲理感,讓最簡潔的文字里能承載最豐富的智慧,以便能夠代代傳承下去。所以很多人讀古文,今天讀一遍是一種體會,明後天讀一遍又是一種體會,隨著人生境界不同,感觸越發精妙。
這就是修習古文無法一次性到位,要反覆薰陶的道理。你會因此源源不斷地從古代經典文章里汲取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所以說學古文看似是在做土壤的工作,和植物開花結果好像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事實上它們卻是本質相連的。當你把這幾十篇古文誦得滾瓜爛熟,你就等於掌握了一把打開古人智慧的鑰匙,能夠暢遊於各類經典之中,進退自如,這裡面的寶貝都是隨手可得的。這可是現在最為值得付出的,是一本萬利的修學法門。
這就是為何我們的醫門早晚課里要放一些國學的經典文章。這些國學經典文章的薰陶就像樹木不斷得到的土氣一樣。學中醫絕對不能把中醫和傳統國學割裂開來,就像魚離不開水、樹木離不開土一樣,但現在很多學醫者都忽視了這點。我們過去嚴重低估了傳統經典的重要性,但現在覺悟過來了,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尤可追。識迷途其未晚,覺今是而昨非。這樣重拾經典,養成畢生熏修、直承古聖心意的好習慣。
如果說有一種最好的方法來學習中醫,那舍此長期熏修,日日課誦經典文章,更無他方妙法。即便是拜名師,結良友,師友只能引你入門,給你啟發,卻不能代你練功夫,築基礎。
朝課暮誦
一個善於堅持的人,就是一個善於成功的人,特別是將一個好習慣進行到底,最為難能可貴。對於要繼承傳統國學來說,朝課暮誦,無疑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好習慣。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有一天他給學生上課,說:“今天我們不講哲學,教大家一個簡單動作,把手往前甩十下,然後再往後甩十下,看看誰能每天堅持。”幾天后,蘇格拉底再次上課,他請堅持下來的人舉手,結果九成以上的人都舉了手。又過了一個月,他再請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結果只有七成的人舉手。又過了一年,結果只有一個人舉手,這個人就是後來成為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雖然此時柏拉圖年輕,學識不足,但他已經表現出一個傑出人物所具備的堅持不懈精神。雖然甩手和成為一個哲學家聯繫不上,但你如果是一個目標散亂,每天不能專注乾一件事的人,那就很難有所作為。
偉人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同樣我們學醫剛開始入門,堅持三天兩頭讀經典不難,難的是把這習慣當成像家常便飯那樣,堅持一輩子。這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古人說: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又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當你長期心繫經典、熏修不輟時,你的言語舉止自然和經典打成一片。經典就像從你心中出來一樣。
有人說,這經典很難理解啊,不好讀。其實,當你用理解的心態去看經典時,就已經錯解了經典,經典不靠理解意會,而靠讀誦修持。所以老師說,學中醫要少開口說話,多讀書。道聽途說,議論人物,誠醫門大忌也。
老師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就連到外地去參加醫學會議,坐火車帶的也是中醫經典,朝夕勤誦不輟,而且養成從不說任何醫家是非的習慣。
古今醫家都是這樣成就的。我們看孫思邈,他在《千金要方》序中說道:“青矜之歲,高尚茲典;白首之年,未嘗釋卷。”這是說他在少年時就好讀書,一直到了白頭,也沒有放下書本。所以史書上稱孫思邈“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弱冠善讀《莊》《老》及百家之說,兼好釋典(佛門經典)”。日誦千餘言的孫思邈,讀書是靠持誦成就,鑽研學問是靠琢磨成就。
古人讀書可不像現在一樣,用眼睛默讀,那可都是張開嘴巴,大聲朗誦,實實在在地讀。《弟子規》稱這種讀書法為:“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我們發現,現在國人不好讀古書了,只重視一時表面的理解,而輕視長期地熏修,殊不知大學問、大道理都是在長期熏修中出來的。我們看,小時候當你在師長指導下,反覆讀誦的精妙文章,至今依然記憶猶新,好像印在心頭、刻在骨里一樣。但長大後卻隨時學習,隨時在淡忘。難道這是人變衰老了嗎?不是的,而是人們丟失了反覆薰陶讀誦的習慣。靠急功近利、強心記憶的東西,你考試完後就全忘了,這可是絕大部分學生的共同心聲。
現在全世界人都在研究如何記憶,如何取巧,怎么聯想內在規律,如何走捷徑,真可謂花樣百出。其實這些都是在用心意識去搞的,很容易忘掉,而且學的東西充其量只是短暫記憶而已。久而久之,這些知識反而會打架衝突,讓人記憶減退,身心疲憊,壓力重重。但如果是靠自己朝夕誦持得來的東西,卻是終身牢固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是在練花架子,一個是在練真功夫。拳術家有句說法叫“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適合於所有搞學問的人。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只會增加修學的障礙;朝課暮誦,長期熏修,才是成就的不二法門。故曰:
若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
事業無不成,至終無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