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仲興鄉歷史悠久,相傳是漢代丞相封地。據史記載,當時商賈雲集,商貿極為繁榮,各地不同姓氏的商販紛紛遷居於此,後演變為“仲興(眾姓)”集。
區域交通
仲興轄區內有仲興、青龍閘、沱河、張巷、封寺5個集市,其中仲興集市最大,占地1.5平方公里,南北、東西走向各兩條街道相互交錯,客流量可達1萬人。
仲興鄉交通便捷,距S101公路9公里,唐仲公路、任石公路、何殷公路、孟田公路構成該鄉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距
蚌埠、宿州兩市僅50公里,京滬高速鐵路貫穿仲興鄉,全鄉境內有二級公路35公里。
歷史沿革
仲興鄉位於京浦鐵路固鎮北部,歷史悠久,相傳是漢代丞相封地。據記載當時商賈雲集,極為繁榮,各地不同姓氏的商販紛紛遷居與此,後演變為仲興集(眾姓)。據《宿州志》記載。1911年(民國十六年)屬任橋團總,下設聯保、地保,實行保甲制。民國22年即1933年屬宿縣花莊鄉任橋集聯保仲興保,當時有八保:任橋、迎水、清忠、仲興、棠棣、薛圩、楊圩、封寺。
1937年
(民國29年)任橋聯保改任橋集,下設八保:任橋、迎水、清忠、仲興、棠棣、楊圩、封寺。
1942年8月
屬宿靈縣沱南區,下轄十鄉:張棠、仲興、雙興、封寺、清東、清西、任橋、迎水、唐南、崗寺。1944年沱南區轄張塘、封寺、清東、清西、任橋、迎水、唐南、崗寺。
1948年
任橋解放,成立任橋區,轄沱河、雙興、任橋、仲興、清涼、崗寺六鄉。
1949年10月
仲興、清涼、雙興三鄉歸大店區所轄。
1950年7月
再設任橋區,仲興及張棠、任橋、花莊、丁橋、周橋、雙興、清涼、孟廟、崗寺、稿溝、白塔、三里共十三鄉歸任橋區管轄。
1954年
仲興、張棠、任橋、花莊、丁橋、周橋、雙興、清涼、崗寺、稿溝、白塔十一個鄉歸任橋管轄。
1956年1月
機構調整,任橋、湖溝兩區合併為任橋協作區,下轄崗寺、花莊、任橋、稿溝、澮北、姚集、楊廟八鄉。
1958年9月
成立人民公社,稿溝、崗寺兩鄉合併為唐南人民公社,仲興為生產大隊。
1961年11月
任橋唐南兩公社合併為任橋區,下轄公平、任橋、清涼、仲興、唐棣、崗寺、稿溝、花莊、丁橋九個公社。1965年花莊、丁橋、劃為宿縣。
1969年3月
拆區劃社,仲興、唐棣、崗寺、稿溝四個小公社合併成立唐南公社。
1972年1月1日
經固鎮縣委批准,仲興公社與磨盤張公社、瓦疃公社同時成立。仲興公社共十六個大隊,其中:從唐南划進仲興、蔡廟、陳圩、大陳、劉圩、封寺、丁廟、丁圩、小集九個大隊,任橋公社劃出中陳、方吳、雙丁、余王、張秦五個大隊,宋店公社劃出大殷、耿圩兩個大隊。
1980年元月
唐南、任橋、仲興三個公社合併,重建任橋區,其中仲興公社的大殷、耿圩,唐南公社的溧澗、張橋、三里、大河、五里、馬圩、薛圩、大陳、大莊、唐南三個大隊劃歸城北區管轄,其餘包括仲興、任橋、公平、官溝、稿溝、棠棣、封寺、清涼八個公社屬任橋區管轄。同時,封寺、丁廟、丁圩、小集、勝利、雙丁、余王、張秦組建封寺鄉;餘下的仲興、蔡廟、陳圩、大陳、劉圩、中陳、方吳組建仲興鄉,下轄棠棣、孟廟、二周、余劉、劉圩、董李、後橋、黃莊、後樓、封寺、丁廟、丁圩、小集、何圩、余王、張秦、耿武、雙丁、仲興、中陳、陳劉、蔡孟、陳圩、陳巷、方吳、王廟、余橋、方劉28個村。
1992年3月
撤區並鄉之前,小村並大村,仲興鄉下轄24個村,即:張秦、余王、何圩、小集、耿武、雙丁、封寺、丁圩、陳圩、方劉、方吳、余橋、中陳、仲興、陳巷、蔡孟、二周、孟廟、棠棣、後樓、劉圩、余劉、董李、王廟。
2003年9月
合併村,仲興鄉下轄14個村(居),即仲興居委會、中陳、余橋、耿武、張秦、何圩、丁圩、陳圩、余劉、劉圩、後樓、棠棣、孟廟、封寺。
2004年6月1日
合併鄉鎮,原宋店鄉取消,從中劃出紅旗、沱西、沱南、張巷、土樓、趙橋6個村,連同以上原仲興鄉的14個村,組建成仲興鄉,計20個村(居)。
農業發展
該鄉是個農業大鄉。農業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農業科技含量較高。種植主導產業有優質小麥、無籽西瓜、優質花生、棉花、雙低油菜等,並有棠棣、余橋等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全鄉從事養殖業人員8800人,有肉雞、生豬、黃牛、波爾山羊等一大批規模養殖基地。其中肉雞養殖大棚120餘個,年出欄肉雞210萬隻,養殖戶主要集中在中陳、丁圩、封寺等村;生豬年出欄50頭以上的養殖戶全鄉347戶,養殖戶主要集中在孟廟、丁圩、余橋、仲興、陳圩等村,全鄉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
經濟概況
該鄉土地資源豐富,民風純樸。歷屆黨委、政府積極尋找農民增收的路子,最佳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農業,積極實施集鎮帶動戰略,鼓勵農民向集鎮集中農副產品加工興鄉富民,全鄉農業結構合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明顯。加大環境的整治力度,擴大對外招商,一部分外商青睞仲興這塊土地,新材料公司、骨膠廠、維佳公司等一批企業先後落戶仲興棠棣工業小區和位於鄉政府南側的固鎮高鐵科技工業園。外來投資企業14家,其中年產值(或營業收入)超過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4家,工業興鄉的路子已經開始啟動。
仲興鄉民營企業發展迅速,全鄉各類私營企業28家,外來投資企業13家,其中年產值(或營業收入)超過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3家,其中浙江嘉和紡織有限公司一期投資3000餘萬元興建的防織廠(在唐南)。民資轉型活躍,創業意識明顯增強,發展勢頭強勁。針對這種狀況,依據市縣有關檔案精神,鄉里因式利導,及時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仲興鄉村幹部全民創業考核細則》等檔案,把招商引資任務分解到人(全鄉任務合計5740萬元,要求提供有價值信息合計209條),使鄉村幹部“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肩上有擔子”,在全鄉營造了濃厚的招商氛圍;《村幹部全民創業考核細則》明確提出“不能帶頭富,不能當幹部;不能帶領民眾富,不是好乾部”,要求年度內全鄉村級必須新完成項目合計320個。據統計,截止2008年初,該鄉各類工商個體戶及實體大戶1300餘個。其中,家庭工業就有240個,逐步由商業經營型工業加工型方向轉變。
新農村建設
該鄉新農村建設本著以民眾為主體,政府規劃、指導、監督的原則,對全鄉新農村建設點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統一基礎配套設施(下水道、道路等)。該鄉新農村建設進展如下:
耿武村小周莊新農村建設是民眾自籌資金100萬元,新建居室25套,新居建設基本竣工,門前是2006年村村通工程新修水泥大道,民眾已搬遷;余劉村新農村建設首期工程十二套兩層已完工,民眾自發預交押金60萬元,該鄉政府計畫投資20萬元左右進行下水道、道路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另外,中陳、張巷、劉圩、棠棣、孟廟、張秦等村幹部民眾對新農村建設都是熱情高漲,積極性非常高,鄉黨委、政府本著科學規劃、規範審批、穩步推進的指導思想,對各村加強指導,強化監督,其中,中陳、張巷、劉圩幾個村新居選址、規劃已結束,分別進入施工、民眾簽定協定階段,其他村已在選址規划過程中。
行政區劃
仲興鄉下轄村:
仲興鄉大事記
1986年11月19日,仲興鄉委員會研究選舉工作,陳春聯任主任,余長海、張漢彩為副主任,分九個選區。
1991年夏,連續下了3個多月的雨,從五月端午節一直下到八月十五中秋節,有不少小麥堆在場上被爛掉或生芽,全鄉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的損失。
1991年5月10日,成立鄉計生辦,宋桂平任計生辦主任,同時成立計生協會,汪景荷任會長。
1991年6月4日起到7月15日連降暴雨造成洪災,全國各地紛紛援助食品及衣被。
1991年7月,在全縣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活動中,仲興鄉創辦了一批全縣知名的鄉辦企業。
1991年冬,開挖懷洪新河,國家加大對淮河治理的力度,懷洪新河西起懷遠東到江蘇的洪澤湖,是治淮配套工程,國家採取以工代賑方式下撥了大批錢糧,保證了這一工程實施,全鄉都組織了大批民工參加開挖。
1992年3月22日,撤區並鄉,原仲興鄉保留,並將原來的封寺小鄉、棠棣小鄉劃歸仲興鄉,鄉政府在原仲興小鄉。
1992年8月6日,仲興鄉召開撤區並鄉後的第一次鄉黨代會,按縣統一規定為鄉五屆黨代會。
1993年3月,仲興鄉開通程控電話。
1995年3月,仲興鄉被省委、省政府評為造林先進單位。
1997年1月19日,仲興鄉召開第六次黨代會。
1999年9月,按照縣統一部署,鄉機關事業單位的七站八所開始清理清退不在編人員,同時在10月份進行統一考核,實行競聘擇優上崗,經過這次整頓,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比原來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2000年3月全鄉推行村務政務公開,村村建立村務政務公開欄,做到定期定點公布,接受民眾監督。
2000年7月,再次進行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定編定崗考試,人員編制進一步壓縮,同時對站、所長等中層幹部任用採取競聘上崗方式。
2001年1月,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按照上級要求,從元月到6月為第一批,主要學習對象是鄉鎮機關和縣直部門,下半年是第二批,對象是村級班子和鄉直單位。
2001年3月9日,鄉召開第七次黨代會。
2001年8月至9月,按照上級要求,開展並村工作,村幹部實行職數定編,減少了約二分之一的村幹部職數。
2002年3月至4月,全鄉統一進行了第五屆村民委員會換屆工作,全鄉14個村居分別在4月22日至25日4天時間選舉結束,選出村委會主任、副主任。
2003年4月下旬至5月,全鄉開展了緊張的防非典工作,鄉政府實行了日夜24小時值班制。對外來人員個個進行體溫檢查,發現有發熱症狀者,一般都要送到隔離室觀察,鄉政府在鄉醫院設立了隔離室,劃定隔離區,並對在外務工的仲興籍人員人人發了勸說信,勸他們暫時不要返鄉,以免帶回非典病毒和傳染源,經過廣大幹群的努力防範,全鄉無一例非典病人發生。
2003年6月22日至7月22日,全鄉降雨600多毫米,損失嚴重。
2003年6月,國家對農民種糧實行統一的財政補貼,過去國家補給糧食部門,再由糧食部門補給民眾的錢首次改為直接補給民眾。
2003年8月仲興鄉武裝部被省軍區評為抗洪救災先進單位。
2003年8月,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在崗人員再次參加了上崗考試,全縣統一划定最低分數線,統一定編上崗,對通過考試上崗人員全部簽訂聘用契約,期限為3年。
2004年3月,全鄉開展了防治禽流感工作,重點對個體養殖大戶進行封閉式防疫,對散養家禽進行集中撲殺,對死禽焚燒深埋。
2004年5月29日,全縣進行鄉鎮區劃調整,原宋店鄉的6個行政村劃歸仲興鄉,鄉政府工作人員全部合併到仲興鄉,並對鄉鎮領導班子作了重大調整。楊震仲興鄉書記,左金培任鄉長,王士超擔任鄉人大主席,宋家凱、陳學進任副書記。
2004年6月,全鄉兌現糧補款,比2003年有所提高。
2004年7月,全鄉首次開展了“改陋習,講衛生,創建文明鄉鎮”活動,鄉政府成立了創建辦公室和拆違章執法隊,機關和街道全民動手,全面開展了創建文明鄉鎮活動,同時縣文明委把這一活動定為常規工作,堅持長年抓下去。
2004年10月,仲興鄉爭取到了國家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全鄉民眾領到了“菸農19”小麥良種,同時每公斤國家補貼一元錢。
2004年12月11日,農業銀行仲興營業所撤銷。
2005年1月,全鄉統一進行村委會換屆工作,到4月份換屆結束。
2005年3月16日至19日,全鄉統一進行了村支部換屆,黨支部選舉採用“兩推一選”方式進行,即民眾代表推薦,黨員推薦,黨員選舉的方式。全鄉各村支部書記、委員職數如數順利選出。
2005年5月,全鄉兌現到戶國家發放的糧補款,比上年增加30%左右,同時從今年開始安徽省全面取消農民上交多年的農業稅和義務工、積累工,再次減輕了農民負擔。
2005年6月14日晚,仲興鄉境內部分村遭受龍捲風及冰雹,農作物受災12500餘畝。棉花、玉米、瓜果絕收。毀壞樹木258棵、蔬菜大棚8個、電線桿29根,因災丁圩村觸電死亡1人。
2005年7月上旬再降暴雨,受災人口7500人,農業直接損失120萬元,其中花生5000畝、玉米500畝、棉花10000畝、大豆8930畝、瓜類500畝、其他農作物300畝、倒房35間、毀壞樹木1000棵、養殖大棚5000平方米、死亡肉雞4萬隻、豬40頭、羊10隻、毀壞飼料2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