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政黨

以色列政黨, 以色列國政治黨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色列政黨
  • 所屬國家: 以色列
黨派介紹
以色列政黨繁雜,且不斷變化,主要有:
(1)利庫德集團(LIKUD):1973年9月由加哈爾集團、自由中心、拉姆黨、人民黨、國土完整運動等黨聯合組成。1977年首次在大選中獲勝並執政。來自該黨的貝京、沙米爾、內塔尼亞胡、沙龍曾先後出任總理。2005年8月,時任總理沙龍強力推行“單邊脫離計畫”,造成黨內分裂,沙龍帶領其支持者於11月退出利庫德,另組前進黨。同年12月,內塔尼亞胡再次當選利庫德集團主席並連任至今。2009年,利庫德在第18屆議會選舉中獲27席,成為議會第二大黨並成功組閣。2013年,利庫德在第19屆議會選舉中與“我們的家園以色列”黨組成競選聯盟,共獲得31席,內塔尼亞胡再次成功組閣,連任總理。2015年,利庫德集團在第20屆議會選舉中獲得30席,內再次連任總理。
(2)“我們的家園以色列”黨(YISRAEL BEITEINU):1999年成立的右翼政黨,主要支持者是來自前蘇聯的猶太移民,主席為阿維格多·利伯曼。2013年第19屆議會選舉中與利庫德集團組成競選聯盟,共獲得31席,加入政府。2015年第20屆議會選舉中獲6席,起初未加入執政聯盟。2016年5月以政府改組後,加入執政聯盟。2018年11月,因不滿政府接受加沙停火協定,退出執政聯盟。
(3)“未來”黨(YESH ATID):2012年4月成立的世俗中間黨派,主要支持者為中產階級,主席為亞伊爾·拉皮德。在2013年第19屆議會選舉中一舉獲得19席,成為議會第二大黨,並加入政府,獲得財政、教育、科技等5個部長職位。2015年第20屆議會選舉獲11席,未加入執政聯盟。
(4)以色列工黨(ISRAEL LABOUR PARTY):前身是1930年成立的以色列工人黨(“馬帕伊”),1968年與部分小黨合併後改稱“以色列工黨”。以色列建國後至1977年,該黨曾長期連續執政。本-古里安、梅厄、拉賓、佩雷斯等多位總理均來自該黨。2007年6月,埃胡德·巴拉克當選工黨主席。2009年,工黨在第18屆議會選舉中獲13席,成為第四大黨。2011年1月巴拉克退出工黨。9月,謝利·雅齊莫維奇當選工黨第13任主席。2013年,工黨在第19屆議會選舉中獲15席,未加入政府,成為最大反對黨。11月,伊薩克·赫爾佐克當選工黨第14任主席。2015年1月,工黨同運動黨組成猶太復國主義联盟參加第20屆議會選舉,獲得24席,成為以最大的反對黨(聯盟)。2017年7月,阿維·加佰當選工黨第15任主席。
(5)“猶太家園”黨(HABAYIT HAYEHUDI-THE JEWISH HOME),2008年11月成立。在2009年第18屆議會中獲得3席,加入政府。在2013年第19屆議會選舉中獲得12席,加入政府,黨主席納夫塔利·本內特任教育部長、大流散事務部長。2015年第20屆議會選舉中獲8席,本內特任教育部長兼耶路撒冷和大流散事務部長。
(6)沙斯黨(SHAS):1984年成立的代表東方猶太人的正教派猶太人政黨。主席為阿瑞·德里。在2013年第19屆議會選舉中獲得11席,成為反對黨。2015年第20屆議會選舉中獲7席,加入執政聯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