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觀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亞里士多德認為,天體間一定充滿著某種介質,在笛卡兒於1644年發表的《哲學原理》中就引用了以太的觀念。他認為“虛空”是不可能存在的,整個宇宙充滿著一種特殊的易動物質——以太,由於太陽周圍以太出現漩渦,使得衛星圍繞太陽運動。1678年惠更斯把光振動類比於聲振動,看成是以駐中的彈性脈動。但是後來由於光的微粒說壓倒了波動說,以太理論受到壓抑,牛頓認為不需要以太,他主張超距作用,傾向於微粒說。1800年以後,由於托馬斯·楊和菲沓耳的波動說成功地解釋了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現象,波動說便重新占了上風。在波動說的支持者看來,光既然是一種波,就一定要靠介質才能傳播。光能通過萬籟俱寂的虛空,必然有一種介質充滿其間,這就是以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太觀念
- 特點:無所不在、絕對靜止、極其稀薄
- 實質:剛性介質
- 時間:1678年
他們把以太看成無所不在、絕對靜止、極其稀薄的剛性介質。例如,1804年托馬斯·楊寫道:“光以太充滿所有的物質之中,很少受到或不受阻力,就像風從小樹從中吹過一樣。”
19世紀下半葉,由於麥克斯韋電太場理論的建立和電磁波被赫茲發現,以太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以太被認為是電磁波的載體,是電磁力的根源,絕對靜止的以太成了人們理想的參照系。
然而,直到19世紀,還沒有一個實驗能直接證明以太的實際存在,從實驗中得到的往往是互相矛盾的結果。布拉德雷的觀測和阿果的實驗之間的不直轄市就是指示以太理論隱患最早的證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