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券幣而權錢論

以券幣而權錢論是中國南宋林駧對紙幣的認識。林駧認為,紙幣作為銅錢的代表,以及紙幣與銅錢相輔並行的貨幣制度形成以後,紙幣流通健全與否就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事情。他說: “自後世以券幣而權錢,錢之與楮相為消長,此券幣之通塞,國計命脈之所系,民生利疾之所關焉” (《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四 “錢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券幣而權錢論
  • 類型:金融術語
他依據紙幣 “多則輕、少則貴” 及紙幣、銅錢相權以保持平衡的原則指出,紙幣最初行於四川,由於 “賤則官出錢以斂之,貴則官出楮以散之,使居者以藏鏹為得,行者以挾券為便……錢重而楮亦重” (同前書); 而在南宋末期,由於紙幣膨脹貶值嚴重,政府回籠紙幣的 “錢會中半規定” 是“行於出而不行於入”,政府對紙幣行市的強制規定也早已行不通,因此,政府提高穩定紙幣幣值的唯一出路便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用銅錢、金銀等收換髮行過多的紙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