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令德堂
- 外文名稱:Ling Detang
- 地理位置:山西太原
- 始建:清光緒九年
令德堂又稱令德書院, 位於山西太原。清光緒九年(1883)山西巡撫張之洞創建。張之洞繼任山西巡撫後,針對山西“士氣衰微而廢其學”、“此時為苦人才不足”的情況,與...
此處所說的“其後”,即約為屠仁守主講令德堂之時。此時肄業於令德堂的學生,其後分布於全國,乃至於世界各地,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事業上做出突出成績者不乏...
令德堂卒業後,趙戴文開始套用他二十餘年中所學所得,赴祁縣就家館。同時,在精治儒學經典,博覽群史諸子的過程中,又發現佛典的深義,於是中年以後,更潛心於佛學...
山西省實驗中學創建於1882年,前身為令德堂書院。 截止2014年,學校共有教職工300餘人,學生總數4500餘人。中文名 山西省實驗中學 外文名 Experimental Secondary ...
徐一清(1869—1947),字子澄,山西五台縣大建安村人。幼讀私塾,23歲舉秀才,旋入太原令德堂學習徐一清(1869—1947),字子澄,山西五台縣大建安村人。幼讀私塾,23歲...
晉陽書院山長王軒,被特聘為令德堂書院之總校主講(山長),楊深秀、楊篤、張鐵生等均被聘為分校兼協講。楊深秀於兩書院中“講《尚書》,主今文家言,極高談雄辯之...
幼聰穎,酷愛詩文。17歲即被選入太原令德堂,專攻算術。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入太原令德堂晉陽書院就讀。時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而太原義和團亦有“反洋人”...
叔父賈耕,乙酉拔貢,辛卯舉人,先後主講潞安府(長治)的上黨書院和令德堂(山西大學堂的前身)。辛亥革命後,相繼出任北洋政府總統典禮官、約法會議山西議員、段祺瑞“...
春煊奉清政府“各省所有書院於省城均設大學堂”令,將并州的晉陽書院和令德堂書院合併,籌辦山西大學堂。 [16]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5月8日,山西大學堂宣告...
叔父賈耕,乙酉拔貢,辛卯舉人,先後主講潞安府(長治)的上黨書院和令德堂(山西大學堂的前身)。辛亥革命後,相繼出任北洋政府總統典禮官、約法會議山西議員、段祺瑞“...
文在自中探花後,主要從事教育工作,先後主講河津文清書院、河東書院以及晉陽、令德堂書院十餘年。院中中試者每每少則七八人,多則不下十餘人,其主講聲譽在全省...
光緒8年:張之洞聘為令德堂(用以教全省士以經史考據詞章義理之學)院長光緒15年:進士,當上刑部主事,累遷郎中光緒23年十二月:東道監察御史...
【歷時中】光緒二十三年(1897)鄉試中舉,取為山西省令德堂上捨生。歷任天鎮、靈丘等縣書院教授。後考取內閣中書,派入內閣撰文,後補典籍幫稿,兼查書庫差,先後...
王桐年個人履歷 編輯 清光緒四年(1878)年考入西河書院,後入太原令德堂(山西大學前身)學習,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鄉試中舉,後在本村創辦私塾,執教數年。...
以答《晉省利弊論》試卷,觸犯巡剛毅忌諱,幸冀寧道楊玉山查卷,特為稱讚,建議調入令德堂深造。後調四川候補,受總督鹿傳霖賞識,歷署安岳、德陽、威遠等縣知縣。...
其前身為山西大學堂中齋,由晉陽書院、令德堂書院合併而成,“登崇俊良、尊廣道藝”是其最初之校訓。新成立的文學院響亮地提出了兩個奮鬥目標:一、在省內成為...
第三節 傳統教育最後的努力——實學復興運動和令德堂的創辦第二章 山西大學(堂)的建立和發展第一節 山西大學堂的初創時期:1902-1912...
令德堂的建立,不僅為山西培育出了“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等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新文化的先進人才,也為其後不久成立的中國第一所省屬大學——山西大學的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