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五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五表
- 作者:錢珝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五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五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五表臣某言。臣今月某日延英面獲陳讓,後復拜封章詔諭又臨,懇激未遂,臣某誠兢誠栗,頓首頓首。臣聞琴瑟有不調者,尚或改而張之。辨士之言,良史必記。朝廷...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一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一表 臣某言。伏奉今月十三日制命,授臣某階某官,仍加食邑一千戶。今日獲於延英,親承聖造,瀝懇陳讓,未賜允從。臣某誠感誠憂頓首頓首。臣聞衽席之上,讓而坐下,人猶犯齒。朝廷之位,讓而就賤,人猶犯貴。人情之間,...
《代史館王相公讓相位第一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代史館王相公讓相位第一表 臣某言。臣聞君人之私,在始終而必遂。人臣之分,於進退以自圖。嘗觀古今,莫不如此。臣謬從先訓,本涉儒流。傳之者猶有琴書,教之者令歸忠孝。臣之不佞,頗墜所承。唯於忠孝之心,實畏神明之責。策名遊宦...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六表 臣某言。同心同德,是為亂臣。五獻封章,繼陳懇悃。復升便殿,累貢切言。天高而曾不少聞,日近而未嘗俯照。臣某誠憂誠迫頓首頓首。臣聞詩云:“受爵不讓,至於已斯亡。”仲尼刪詩,此言不去,則古之為君者,非憎其臣而欲以爵亡之也。蓋勸忠勞,昭典冊,無以加於爵位也。古...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四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四表 臣某言。今月十八日延英敷奏,親獲固讓官榮,徒荷皇私,未從丹悃。今日又開芝檢,複閱綸言,莫聽鋪陳,尚令只受,臣誠懼誠迫。臣聞高下相遠者天地也,而天地之氣必通。所以四時周旋,萬物生育。尊卑相懸者君臣也,而...
《代史館王相公讓相位第二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代史館王相公讓相位第二表 臣某言。去冬以持衡力竭,待罪年深,曾披肺肝,乞免機務。兼遇嶺南節度使知柔上書求代,臣遂仰告聖慈,願守遠藩,別立微效。陛下未容休罷,尚委弼諧。旋命貴臣,密宣睿旨。臣之去就,詎合固違。焉敢復拜...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二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二表 臣某言。伏奉今月某日批詔,具承聖旨,臣昨者固辭寵休,有異常等。然始以謙讓為說,終以災咎自陳。未能便動天心,上回睿渥。復傾肝血,進拜封章。直舉其言,冀蒙昭允,臣某誠迫誠懼。伏惟陛下寬明有制,聰哲成文...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三表 臣某言。臣昨者再獻封章,實披肝膽,而詔書批諭,德澤滋深。有志未從,有言未納,雖屬冱寒之候,不勝流汗之憂,臣某誠悸誠惕。臣聞帝王以國事之重,倚於輔相者,既觀舉直之誠,必責理平之效。故責之必信,信之必終。然則歷覽古今,此乃明君遇賢臣之事。今陛下明德,非臣獨...
代史館王相公謝加食邑實封表 臣某言。伏奉今月某日恩制,加臣食邑實封若干者。充位代天,無名益地。祗膺茂寵,並集百憂。中謝。臣聞賞以昭其功,典以載其事。是為重柄,用合大經。苟功不足昭,事非可載,濫承休命,實累皇猷。臣謬執化權,無裨袞職,徒見容於君父,每受責於神靈。頃者陛下薄狩近...
《代史館王相公謝令樞密使宣諭奸邪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代史館王相公謝令樞密使宣諭奸邪表 臣某等言。臣嘗讀漢史,竊見上官桀桑宏羊皆惡霍光之忠於王室也,欲奪其權,遂詐為燕王上書,言光將有非常之變。而昭帝知其詭詐,欲害賢良,顯發怒言,保明元輔。識者以為漢昭之聰睿,遠過周、...
《代史館王相公謝監修國史鹽鐵使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代史館王相公謝監修國史鹽鐵使表 臣博言。伏奉今月某日制書,加授臣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充諸道轉運鹽鐵等使者。進當辨色,動乏書思。寵光忽降於昭回,循揣空知於殞越。中謝。臣聞可衛社稷,謂之大臣。有利國家,是為公輔。大臣所以能...
《史館王相公進和詩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史館王相公進和詩表 臣某言。臣聞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志通而若啟源流,詩作而自合律呂。伏惟陛下道惟恭默,稟在文思。永圖欲漸於無為,睿覽且明於多暇。因臨丹壑,遂躡金繩。喜物象之澄清,假詠歌而放曠。聲傳天籟,韻合霜锺。篇殊黃竹之...
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主張文以載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並稱“韓柳”。詩與孟郊並稱“...
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主張文以載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並稱“韓柳”。詩與孟郊並稱“...
《史館王相公請冊淑妃何氏為皇后表》是唐代錢珝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史館王相公請冊淑妃何氏為皇后表 臣某言:臣聞乾坤相配,所以全覆載之功。日月相隨,所以明照臨之道。惟王建後,惟後助王。若乾坤相配以成功,若日月相隨而行道。古皇有制,歷代皆然。伏惟皇帝陛下法天作聖,引古為師。興邦則啟於...
顯官,讀音為:xiǎn guān,漢語辭彙,釋義:達官;高官。釋義 達官;高官。出處 《後漢書·袁安傳》:“逢弟隗 ,少歷顯官,先 逢為三公。”例句 《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陳,尚書顯官皆出庸伍。”宋·王禹偁《為史館李相公讓官表》:“伏念臣才非拔俗,世乏顯官,爰自策名...
聽允,讀音tīng yǔn,漢語詞語,指採納允準。 解釋 採納允準。出處 1、唐·錢珝 《代史館王相公讓相位第一表》:“隳膽獻書,期於聽允。”2、唐·錢珝 《代史館王相公讓相位第二表》:“今日英延殿已具奏聞,未蒙聽允,輒陳牋翰,更冒宸嚴。”3、《東周列國志》第七回:“齊侯欣然聽允,遣夷仲年...
不勝感咽,披陳誠懇,煩瀆宸嚴。”3、唐·錢珝《代史館王相公讓相位第二表》:“今日英延殿已具奏聞,未蒙聽允,輒陳牋翰,更冒宸嚴。”4、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六:“冒犯宸嚴,不勝戰越。”5、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人君至尊無上,你無故冒犯了宸嚴,當然就蒙了大不敬的重罪。”
宋·王禹偁《為史館李相公讓官表》:“伏念臣才非拔俗,世乏顯官,爰自策名,適逢昌運。”宋·黃庭堅《與王周彥長書》:“蓋登太山而小天下;觀于海者難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遠雖其不逮;猶足以超世拔俗矣。”清·沉初《西清筆記·紀文獻》:“裘文達尚書,書法自成一家,其瀟灑拔俗之致,似不食...
讓爵,讀音是ràng jué。意思是辭讓爵位。解釋 辭讓爵位。出處 《後漢書·循吏傳·王景》:“至 遼東 , 閎 與郡決曹史 楊邑 等共殺 調 迎 遵 ,皆封爲列侯, 閎 獨讓爵。”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讓爵謝恩,亦表之別幹。”唐 錢珝 《代史館相公讓官表》之一:“今之讓爵,蓋懼生災...
唐 錢珝 《代史館王相公讓相位第二表》:“今日英延殿已具奏聞,未蒙聽允,輒陳牋翰,更冒宸嚴。”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五回:“﹝高太尉﹞次日早朝,越班奏聞天子。”明 沈德符 《野獲編·台省·按臣笞將領》:“熊即於馬上褫佟下,就地困打一百收監,隨亦奏聞正罪。”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湯火,漢語詞語,拼音是tāng huǒ,意思是滾水與烈火,出自《素問·逆調論》。解釋 滾水與烈火。比喻極端危險的事物或處境。比喻極端焦慮、急迫的心情。謂燙傷和燒傷。出處 《素問·逆調論》:“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栗,是為何病?”唐·錢珝 《代史館相公讓官第二表》:“且自去秋...
胡旦後來仕途上並不順利,官至直史館、秘書監而已。他是宋代重要史家之一,著有《漢春秋》、《五代史略》、《唐乘》等。真宗時曾任史館修撰,晚年失明,閉門閒居。一日,史館朋僚計議為某公卿修傳。彼公出身微*,早年為屠戶,以殺豬賣肉為生計。此節若為避諱,即有違史筆;而照實直錄,又怕出言不恭。故...
裴休(791年-864年),字公美,孟州濟源縣裴村(今濟源市五龍口鎮裴村)人。中國唐朝中晚期名相,鹽稅改革者之一。裴休幼年時志操堅正,白天學習經籍,夜裡攻習詩賦。穆宗長慶年間,中鄉試。文宗大和元年(827年),入為監察御史、右補闕、史館修撰。武宗會昌年間,以尚書郎歷典數郡。大中元年(847年),累官至...
後升任右正言、知制誥兼史館修撰。當時各地都上奏祥瑞出現,王曾入朝進對時,真宗向他談及此事。王曾勸真宗不要居功自驕。等到真宗開始“東封西祀”、大建玉清昭應宮時,臣下都不敢勸諫,王曾卻上奏五大害用以勸諫。前例任用郎中之職判大理寺,真宗想重新沿用這一官制,特地任命王曾任此職。並且對王曾說:...
宋 王禹偁 《為史館李相公讓官第二表》:“當陛下鋪張政教之時,是微臣傾竭謨猷之日。”明 張居正 《進大閱圖頌卷疏》:“雖思渵蕪,未足鋪張盛美,然述真紀實,庶以傳示將來。”③鋪排陳設。元 謝應芳 《辨惑編·治喪》:“鋪張祭儀,務爲觀美。”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殿上列數十筵,...
隳膽 隳膽,漢語詞語,讀音是huī dǎn,解釋是指剖膽,比喻真誠。釋義 剖膽﹐比喻真誠。出處 唐·錢珝《代史館王相公讓相位第一表》:“隳膽獻書,期於聽允。”
張祜曾謁見淮南節度使李紳相公,張祜自稱為“釣鰲客”。李紳覺得不同尋常,就問:“你釣鰲用什麼做魚竿?”張祜說:“用彩虹。”“用什麼做魚鉤?”回答說:“用彎曲的新月。”又問:“用什麼做魚餌?”回答說:“用短李相公做魚餌。”李紳覺得張祜氣勢雄壯,就贈給他很多禮物讓他走了。張祜當初經過廣陵,寫詩道...
高滔滔:①積德之門也。②邦國不幸,司馬相公既亡,呂司空復逝。蘇頌:司空一代宗,累葉清風振。繼父漢韋平,致君古堯舜。時嘆人云亡,上嗟天不憖。呂希哲:正獻公每事持重近厚,然去就之際,極於介潔。其在朝廷,小不合,便脫然無留意。故歷事四朝,無一年不自列求去。王稱:以夷簡為父,而公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