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婚俗

仡佬族婚俗

仡佬族的婚俗保留著許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類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訂婚時,要吃“雞卦酒”,這是殺雞後用雞股骨占卜求吉利。“雞卦”諧音“吉利的卦”,已不再按原始的“神判”那種形式去細細講究雞股骨上的紋樣是吉是凶,而是把吃訂婚酒統統稱吃“雞(吉)卦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仡佬族婚俗
  • 類別:婚俗
  • 地區:貴州
  • 所屬國家:中國
仡佬族,人口,語言,飲食,服飾,古老的婚俗,婚俗來歷,

仡佬族

仡佬族是貴州最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自稱“木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魏普後稱僚人,宋代朱鋪的《溪蠻叢笑》中稱為“仡佬”,到了明代資本就定下來了,田汝成的《行邊紀聞》中明確的說:“仡佬”一曰“僚”。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夜郎”解體後,僚人就大量外遷了。後來和漢、苗民族雜居,經濟有了很大發展。
仡佬族婚俗
仡佬族婚俗

人口

仡佬族有43.7萬多人,散居在貴州省西北部的遵義、安順、六盤水、黔西、織金、六枝、關嶺、普定、大方、清鎮、仁懷、平壩、金沙、興仁等縣(市),少數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仡佬族居住比較分散,常常與其他兄弟民族交錯雜居。

語言

仡佬族有自己凶兵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很多人都會說漢語、苗語、布依語等。沒有文字,通用漢文。

飲食

仡佬族因居住地區不同,飲食也不一樣。山區以包穀為主食、平壩地區以大米為主食,其次是小麥、薯類等其他穀物。

服飾

服飾與漢族及鄰近的少數民族大體相同。但在一百多年前,一些地區的婦女穿“桶群”。桶群分上中下三段,上下民雅蘭兩段用麻織,間雜青百條紋,中間為羊毛織,染紅色。腳穿尖鉤鞋。上衣及腰部,袖、背繡花,上端開領口,穿時頭頂往下套,稱為“仡佬袍”。頭挽髮髻,花帕蓋頭等,這種服飾現代已不多見。

古老的婚俗

吃“雞卦酒”是在姑娘家舉行的,未來的女婿上未婚妻家認岳父母,向岳父母敬獻“雞卦酒”,第一碗酒必先敬獻給岳母,岳父在吃第二碗酒時也要恭維老伴一番,說“娃娃是她養大的,要由他娘作主。”有人說,這是人類母權制在婚姻上由母親做主的遺風。
仡佬族女人出嫁時要自動打掉上顎大齒1-2顆,說是怕女人傷害夫家而產生的習俗。夫家視處女為一種可畏的東西,需打掉牙然後才敢與之成婚,箇中古遠民俗遺風意味深長。
還有“把門枋”、“追姑娘”和“打濕親”習俗,在仡佬族婚俗里也很有特色。“把門枋”是新娘離家出嫁時,要雙手緊緊地拉著門枋表示不肯離去。這時候,媒人就要過來強行拉開新娘的雙手,牽著新娘離開娘家。
“愉剃邀追姑娘”是姑娘出嫁前要放聲號哭,唱“哭嫁歌”。出嫁前還要乘人“不備”而“逃跑”,讓嫁家嬸娘嫂子等女親戚把她找回來。離娘家出嫁前要拜別娘家祖宗,姑娘的父親要解開她衣領邊的扣袢,表示出嫁了的閨女已不是本家氏族的成員而加入夫家氏族中去了。
“打濕親”則是在新娘娶進夫家之時,一跨進屋,就要用夫家準備好的清水灑向接親的人。傳說這樣可讓清水淋去邪魔求個吉利。
還有一些和別的民族相異的,即仡佬族往往是新娘出嫁時,要撐著傘由迎親和送親的人伴送步行到婆家。到夫家後榆蒸舟也不興拜堂,直接就被引入洞房。嫁妝也不是在出嫁的喜日裡帶到婆家的,而是在生下頭胎小孩滿月後,才由娘家把嫁妝送到夫家。
仡佬族的婚姻,多為父母包鑽厚狼辦,重彩禮,也改變了,選擇吉日後,迎親這天,新娘由接青人和送親人陪同撐著傘步行到婆家不拜堂,直接把新娘引入洞房。

婚俗來歷

務川古為蠻夷之地,定煮屑烏春秋戰國先屬巴,後屬楚,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招慰蜇僚奉詔置務川縣,據唐《元和志》載,務川“因川為名”。唐初田克昌以其地卜築思州,思州遂為田氏守地。後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當牂牁、夜郎要路,請置郡以撫之,乃置寧夷郡,務川屬之;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仡佬族的婚姻在早期是比較自由的,男女青年在日常交往、生產勞動中,對歌、談情說愛,就以大樹或大石為媒,締結婚姻。明嘉靖《思南府志》中有記載:“思南之地漸被華風。”“漢民尚朴,婚娶禮儀服食體制與中州多同。”“夷、佬漸被德化,俗效中華。”,中原漢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三媒六證”的婚姻禮教迅速改變了仡佬族自由、浪漫的婚姻風俗。至清代,仡佬族的婚嫁禮俗已發展成為一項系統、規範的禮制活動。清代務川人申伯符編撰的《南園紀事》中即有詳細記載:“婚禮。不侈聘幣,初,通媒投紅柬不書名,以口授意,謂之頭媒。女家首肯,媒乃自具名柬以投,謂之二媒,約成矣。媒請女家攄,請女親族等,名謂之書單,持與男家分書紅柬,定其稱呼,諏吉具柬,偕香燭、喜炮、首飾、布匹、茶、鹽、酒、脯下聘。聘之日,女父香奠帛、行告祖禮,招親族鄰里設席陪媒,謂之插香。兩姓世為婚姻者,曰老親。初聯曰生親。生親儀文畢備,然皆稱其有無。老親,諸事從略者有之。槳剃說妹將婚矣,預遣媒謂女庚配男諏吉迎娶。娶有日,先期過禮,備釵釧衣裙請女冠笄。城中女家於未嫁前一日,押送奩妝到婿家陳設,為女掛帳而歸。鄉村道里遼遠者,則隨彩輿以往,女辭祖登彩輿,鼓吹旗幟,以次排列於道。女之伯叔兄弟與偕,謂之送親。彩輿回,婿盛服門扶女,初就家龕前行奠雁禮,隨導女於房,行合卺禮。用儐相皆以親串之,齊眉多福者主之。詰朝廟見後,拜親長於堂,謂之拜客。三日後新婦下廚,擇日宴客,而禮成矣。親迎多未舉行。其有童養於男家者,未成禮前,謂之閒房,省插香過禮諸儀節,婚日禮從同。”仡佬族的婚俗雖然在清代的禮製程序上有所減少,但在整個婚嫁過程中,仍然大體保留了這種傳統的婚嫁習俗,仡佬人家也仍然十分講究這種傳統的規範的婚俗禮制。
仡佬族的婚嫁習俗是一項程式繁雜、禮制規範的民間禮儀活動,男方的程式為:提親,交禮,發茶,裝香,開庚,報期,迎娶。女方相應為:放話,盤媒,備嫁,哭嫁,發親。提親,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說媒,叫做“討口風”。女方則“放話”,回應男方提親事。交禮,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正式說媒。女方則請來家族尊親,“盤媒”。主要盤問男方家境家風,考察媒人德行。這個過程中,開不開親要得到男女兩家同宗三代的同意。故曰“六證”。發茶(又叫“拿人情”,即聘禮),一般有:初媒(俗稱頭道人情),給女方家父母送葷人情,叫吃頭道茶;二道媒(俗稱二道人情),除給女方家父母送葷人情外,還要給伯爺、叔子送素人情,叫吃二道茶;三道媒(俗稱三道茶),三道茶送禮的具體範圍、人情大小男方必須請媒人到女方家問清楚。女家根據自己的親戚關係,向男方“派人情”,一般送葷人情的範圍擴大到外公、外婆、舅舅、姑姑等三代直系親戚,其它親戚則送素人情。發茶一般在端陽、重陽、中秋、臘月、春節等節慶日子。三道茶實際上是告知親戚女兒要出嫁的訊息,親戚根據人情大小、親疏關係準備“打發”,主人家也開始置辦女兒的嫁妝。三媒成矣。裝香,又叫“插香”。男方家備辦五色布料、葷素人情、糖果糕點、酥食麻餅、“香香”(即花生、葵花、核桃、板栗等)以及大小龍鳳燭各一對,還要香紙、鞭炮、袱包若干。袱包上寫女方家的祖先名諱,焚化者男方則自稱為“婿、孫婿”。所有東西用茶盆裝好,由媒人帶領送往女方家,擺在堂屋神龕下,並舉行祭拜儀式:點香、燃燭、焚化錢紙袱包、鳴放鞭炮。“裝香”,有訂婚的意思。裝香後,婚約就不能更改。開庚,男方托媒去女方家索討生辰八字。報期,禮請八字先生依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擇定婚期,俗稱“看期辰”。然後帶上八字先生書寫的“報期書”,備禮到女方家協商確定婚期。俗話說“看就期辰定就年月”,婚期確定後,雙方開始準備婚禮。女方:姑娘在出嫁前,有斷食的風俗,少則三天,多則七、八天。要苦練哭嫁歌,仡佬人把哭嫁叫“哭姊妹”,是因為姑娘哭嫁時,陪伴她的都是平時要好的姊妹,這些姑娘在喜期到來的前幾天就廝守在一起,早晚形影不離,她們一呼一應以歌代哭,互訴衷腸,相敘離情別緒,故稱“哭姊妹”。男方接親隊伍到女家附近後,要首先由媒人和“押禮先生”(即司禮)向女方家報信,遞“投書”,然後接親隊伍才能進入女方家。女方派一人(與女方同姓)在大門外迎接新郎和“押禮先生”,三人共同向“香火”作揖後,導引進入堂屋。對完禮後,司禮擺出男方的禮品(禮品上都要放一“書子”,如紅雞蛋里放“團書”,禮品正中放“仁、義、禮、智、信”書,還有“請書”,“正啟書”等),然後由女方選一福氣好的男子用男方特製的“發燭”點燃龍鳳燭,舉行“過禮”儀式:先拜天,面向“香火”下跪,敬酒三杯,磕頭三個,然後面向大門下跪敬酒三杯,磕頭三個。後拜地,儀式同上。這時司禮拿出“報書”一封,交與女家,女家派一人持“報書”立於大門檻上報喊女家親戚:“堂前有請,領書領酒”,次序依次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舅舅、姑姑等,被喊到者到堂屋接受新姑爺的跪拜和敬酒,這一套禮儀被稱為“傳書過禮”。姑娘這時出來哭媒人、哭新郎。席間,司禮還要分別送出“飯書”、“菜書”、“酒書”、“茶書”,以表示對飯廚、菜廚等人的感謝。飯畢,開始“發親”,“發親”的時辰也是預先請八字先生算過的。吉時發親,首先焚燒女方祖先袱包,然後牽出姑娘,在香火前哭拜祖先,數次哭拜後,出門登轎。登轎時要從轎前放有銅錢的篩子上踩過。女方同姓兄弟把轎子抬到房屋背僻處,然後交與男方轎夫。新郎再次到堂屋,拜別岳父母等親人,並接受岳父母“掛紅”。“掛紅”,又叫“拴紅”,即在新郎的肩上斜掛一幅紅布或紅床單,男親掛右肩,女親掛左肩。女家要以“送親客”陪送姑娘到男方家。姑娘的嫁妝中,兩口大紅箱子是必不可少。箱子裡裝有一袋米和兩個碗,這是父母送給女兒的“衣飯碗”,是父母給女兒的最好的嫁妝,是女兒今後生活富足的母本。男方:男方預先要準備龍鳳燭一對,發燭一對以及喊“夫子”、轎夫。
迎娶到家後,新郎首先進堂屋跪拜父母,然後取下“紅”掛在大門上。男方這時選派一位齊眉多福的婦女為新娘鋪設床被。鋪好床後,鳴鞭炮迎花轎,舉行“回車馬”的儀式:桌案上備豬腦殼一個、燭一對插於豬鼻內、香三柱、酒三杯、長錢若干,雄雞一隻。並抬著轎子轉三圈。最後抬轎進堂屋,鋪床婦女牽出新娘(新娘仍然要從轎前放有銅錢的篩子裡踩過),帶入新房。再次鳴鞭炮迎接“送親客”到堂屋,並以茶席、酒席、飯席招待。用完飯後,新娘及男方父母依次為“送親客”中與新娘最親的人“掛紅”,然後由新郎親自燃放鞭炮相送(“送親客”不管路程多遠都不能在新郎家過夜)。送走“送親客”後,接著舉行“見拜”的儀式:鋪床婦女牽出新娘,與新郎一同拜天地,拜父母,接受父母的祝福、封贈。拜過父母,新娘馬上跑回新房。新郎則還要跪拜舅舅、姑姑等其它親戚。新婚次日,為“復言”,一些錯過“正酒”的親朋好友在這一天還可以補“人情”。新娘則在早晨與新郎一同把自己親手做的布鞋跪送給父母和其它親人,並改口為“媽”、“爹”等稱呼。新婚再次日,為“復二言”。新媳婦要用從娘家帶來的米為全家人煮飯,這一頓飯叫“孝和飯”,也叫“團圓飯”。新婚第四天,新婚夫婦要備禮回家,俗稱“回拜”或“回門”。新姑爺到岳家後,要先進堂屋,放下禮品,然後出來鳴放鞭炮。放的鞭炮越多,岳家越覺臉上有光。“回拜”不能在娘家住宿,必須趕回。至此,一場婚事全部結束。
仡佬族的婚嫁習俗根植於仡佬族的整個社區,是每一個仡佬族人生活中都要經歷的重要的禮儀活動,婚嫁習俗從“提親”到“嫁娶”,程式繁多,禮儀完備,具有嚴格的禮制規範性。同時,講究嚴格的禁忌性,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忌諱的內容,尤其是梳頭、鋪床、發燭等環節,半點出錯不得。仡佬族的婚嫁習俗從清代以來,傳承至今,基本內容仍然未變,仍然保留著“三媒六證”、“裝香訂親”的古代禮儀,是仡佬族歷史文化的遺留和表現形式,是仡佬族民俗、心理、禮儀、道德的具體體現,寓含著仡佬人的精神、信仰、價值取向,寄託著仡佬人美好的期盼,較完整地保留了仡佬族的歷史文化。
仡佬族的婚姻,多為父母包辦,重彩禮,也改變了,選擇吉日後,迎親這天,新娘由接青人和送親人陪同撐著傘步行到婆家不拜堂,直接把新娘引入洞房。

婚俗來歷

務川古為蠻夷之地,春秋戰國先屬巴,後屬楚,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招慰蜇僚奉詔置務川縣,據唐《元和志》載,務川“因川為名”。唐初田克昌以其地卜築思州,思州遂為田氏守地。後招慰使冉安昌以務川當牂牁、夜郎要路,請置郡以撫之,乃置寧夷郡,務川屬之;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仡佬族的婚姻在早期是比較自由的,男女青年在日常交往、生產勞動中,對歌、談情說愛,就以大樹或大石為媒,締結婚姻。明嘉靖《思南府志》中有記載:“思南之地漸被華風。”“漢民尚朴,婚娶禮儀服食體制與中州多同。”“夷、佬漸被德化,俗效中華。”,中原漢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三媒六證”的婚姻禮教迅速改變了仡佬族自由、浪漫的婚姻風俗。至清代,仡佬族的婚嫁禮俗已發展成為一項系統、規範的禮制活動。清代務川人申伯符編撰的《南園紀事》中即有詳細記載:“婚禮。不侈聘幣,初,通媒投紅柬不書名,以口授意,謂之頭媒。女家首肯,媒乃自具名柬以投,謂之二媒,約成矣。媒請女家攄,請女親族等,名謂之書單,持與男家分書紅柬,定其稱呼,諏吉具柬,偕香燭、喜炮、首飾、布匹、茶、鹽、酒、脯下聘。聘之日,女父香奠帛、行告祖禮,招親族鄰里設席陪媒,謂之插香。兩姓世為婚姻者,曰老親。初聯曰生親。生親儀文畢備,然皆稱其有無。老親,諸事從略者有之。將婚矣,預遣媒謂女庚配男諏吉迎娶。娶有日,先期過禮,備釵釧衣裙請女冠笄。城中女家於未嫁前一日,押送奩妝到婿家陳設,為女掛帳而歸。鄉村道里遼遠者,則隨彩輿以往,女辭祖登彩輿,鼓吹旗幟,以次排列於道。女之伯叔兄弟與偕,謂之送親。彩輿回,婿盛服門扶女,初就家龕前行奠雁禮,隨導女於房,行合卺禮。用儐相皆以親串之,齊眉多福者主之。詰朝廟見後,拜親長於堂,謂之拜客。三日後新婦下廚,擇日宴客,而禮成矣。親迎多未舉行。其有童養於男家者,未成禮前,謂之閒房,省插香過禮諸儀節,婚日禮從同。”仡佬族的婚俗雖然在清代的禮製程序上有所減少,但在整個婚嫁過程中,仍然大體保留了這種傳統的婚嫁習俗,仡佬人家也仍然十分講究這種傳統的規範的婚俗禮制。
仡佬族的婚嫁習俗是一項程式繁雜、禮制規範的民間禮儀活動,男方的程式為:提親,交禮,發茶,裝香,開庚,報期,迎娶。女方相應為:放話,盤媒,備嫁,哭嫁,發親。提親,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說媒,叫做“討口風”。女方則“放話”,回應男方提親事。交禮,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正式說媒。女方則請來家族尊親,“盤媒”。主要盤問男方家境家風,考察媒人德行。這個過程中,開不開親要得到男女兩家同宗三代的同意。故曰“六證”。發茶(又叫“拿人情”,即聘禮),一般有:初媒(俗稱頭道人情),給女方家父母送葷人情,叫吃頭道茶;二道媒(俗稱二道人情),除給女方家父母送葷人情外,還要給伯爺、叔子送素人情,叫吃二道茶;三道媒(俗稱三道茶),三道茶送禮的具體範圍、人情大小男方必須請媒人到女方家問清楚。女家根據自己的親戚關係,向男方“派人情”,一般送葷人情的範圍擴大到外公、外婆、舅舅、姑姑等三代直系親戚,其它親戚則送素人情。發茶一般在端陽、重陽、中秋、臘月、春節等節慶日子。三道茶實際上是告知親戚女兒要出嫁的訊息,親戚根據人情大小、親疏關係準備“打發”,主人家也開始置辦女兒的嫁妝。三媒成矣。裝香,又叫“插香”。男方家備辦五色布料、葷素人情、糖果糕點、酥食麻餅、“香香”(即花生、葵花、核桃、板栗等)以及大小龍鳳燭各一對,還要香紙、鞭炮、袱包若干。袱包上寫女方家的祖先名諱,焚化者男方則自稱為“婿、孫婿”。所有東西用茶盆裝好,由媒人帶領送往女方家,擺在堂屋神龕下,並舉行祭拜儀式:點香、燃燭、焚化錢紙袱包、鳴放鞭炮。“裝香”,有訂婚的意思。裝香後,婚約就不能更改。開庚,男方托媒去女方家索討生辰八字。報期,禮請八字先生依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擇定婚期,俗稱“看期辰”。然後帶上八字先生書寫的“報期書”,備禮到女方家協商確定婚期。俗話說“看就期辰定就年月”,婚期確定後,雙方開始準備婚禮。女方:姑娘在出嫁前,有斷食的風俗,少則三天,多則七、八天。要苦練哭嫁歌,仡佬人把哭嫁叫“哭姊妹”,是因為姑娘哭嫁時,陪伴她的都是平時要好的姊妹,這些姑娘在喜期到來的前幾天就廝守在一起,早晚形影不離,她們一呼一應以歌代哭,互訴衷腸,相敘離情別緒,故稱“哭姊妹”。男方接親隊伍到女家附近後,要首先由媒人和“押禮先生”(即司禮)向女方家報信,遞“投書”,然後接親隊伍才能進入女方家。女方派一人(與女方同姓)在大門外迎接新郎和“押禮先生”,三人共同向“香火”作揖後,導引進入堂屋。對完禮後,司禮擺出男方的禮品(禮品上都要放一“書子”,如紅雞蛋里放“團書”,禮品正中放“仁、義、禮、智、信”書,還有“請書”,“正啟書”等),然後由女方選一福氣好的男子用男方特製的“發燭”點燃龍鳳燭,舉行“過禮”儀式:先拜天,面向“香火”下跪,敬酒三杯,磕頭三個,然後面向大門下跪敬酒三杯,磕頭三個。後拜地,儀式同上。這時司禮拿出“報書”一封,交與女家,女家派一人持“報書”立於大門檻上報喊女家親戚:“堂前有請,領書領酒”,次序依次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舅舅、姑姑等,被喊到者到堂屋接受新姑爺的跪拜和敬酒,這一套禮儀被稱為“傳書過禮”。姑娘這時出來哭媒人、哭新郎。席間,司禮還要分別送出“飯書”、“菜書”、“酒書”、“茶書”,以表示對飯廚、菜廚等人的感謝。飯畢,開始“發親”,“發親”的時辰也是預先請八字先生算過的。吉時發親,首先焚燒女方祖先袱包,然後牽出姑娘,在香火前哭拜祖先,數次哭拜後,出門登轎。登轎時要從轎前放有銅錢的篩子上踩過。女方同姓兄弟把轎子抬到房屋背僻處,然後交與男方轎夫。新郎再次到堂屋,拜別岳父母等親人,並接受岳父母“掛紅”。“掛紅”,又叫“拴紅”,即在新郎的肩上斜掛一幅紅布或紅床單,男親掛右肩,女親掛左肩。女家要以“送親客”陪送姑娘到男方家。姑娘的嫁妝中,兩口大紅箱子是必不可少。箱子裡裝有一袋米和兩個碗,這是父母送給女兒的“衣飯碗”,是父母給女兒的最好的嫁妝,是女兒今後生活富足的母本。男方:男方預先要準備龍鳳燭一對,發燭一對以及喊“夫子”、轎夫。
迎娶到家後,新郎首先進堂屋跪拜父母,然後取下“紅”掛在大門上。男方這時選派一位齊眉多福的婦女為新娘鋪設床被。鋪好床後,鳴鞭炮迎花轎,舉行“回車馬”的儀式:桌案上備豬腦殼一個、燭一對插於豬鼻內、香三柱、酒三杯、長錢若干,雄雞一隻。並抬著轎子轉三圈。最後抬轎進堂屋,鋪床婦女牽出新娘(新娘仍然要從轎前放有銅錢的篩子裡踩過),帶入新房。再次鳴鞭炮迎接“送親客”到堂屋,並以茶席、酒席、飯席招待。用完飯後,新娘及男方父母依次為“送親客”中與新娘最親的人“掛紅”,然後由新郎親自燃放鞭炮相送(“送親客”不管路程多遠都不能在新郎家過夜)。送走“送親客”後,接著舉行“見拜”的儀式:鋪床婦女牽出新娘,與新郎一同拜天地,拜父母,接受父母的祝福、封贈。拜過父母,新娘馬上跑回新房。新郎則還要跪拜舅舅、姑姑等其它親戚。新婚次日,為“復言”,一些錯過“正酒”的親朋好友在這一天還可以補“人情”。新娘則在早晨與新郎一同把自己親手做的布鞋跪送給父母和其它親人,並改口為“媽”、“爹”等稱呼。新婚再次日,為“復二言”。新媳婦要用從娘家帶來的米為全家人煮飯,這一頓飯叫“孝和飯”,也叫“團圓飯”。新婚第四天,新婚夫婦要備禮回家,俗稱“回拜”或“回門”。新姑爺到岳家後,要先進堂屋,放下禮品,然後出來鳴放鞭炮。放的鞭炮越多,岳家越覺臉上有光。“回拜”不能在娘家住宿,必須趕回。至此,一場婚事全部結束。
仡佬族的婚嫁習俗根植於仡佬族的整個社區,是每一個仡佬族人生活中都要經歷的重要的禮儀活動,婚嫁習俗從“提親”到“嫁娶”,程式繁多,禮儀完備,具有嚴格的禮制規範性。同時,講究嚴格的禁忌性,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忌諱的內容,尤其是梳頭、鋪床、發燭等環節,半點出錯不得。仡佬族的婚嫁習俗從清代以來,傳承至今,基本內容仍然未變,仍然保留著“三媒六證”、“裝香訂親”的古代禮儀,是仡佬族歷史文化的遺留和表現形式,是仡佬族民俗、心理、禮儀、道德的具體體現,寓含著仡佬人的精神、信仰、價值取向,寄託著仡佬人美好的期盼,較完整地保留了仡佬族的歷史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