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仡佬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仡佬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仡佬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仡佬族傳統體育
仡佬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仡佬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仡佬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仡佬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仡佬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仡佬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仡佬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
具有強烈的對抗性、娛樂性,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深受該地區少數民族同胞的歡迎,在一些壯鄉、侗寨還保留有花炮隊。現今,在仡佬族、瑤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也有開展。它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相傳諸葛亮當年南征時...
高台獅舞是仡佬族集民間雜技、民間舞蹈和民間體育於一體的綜合藝術。仡佬族高台舞獅是集民間雜技、民間舞蹈和民間體育於一體的綜合藝術。藝人扮演的獅子、孫猴、羅漢在十二張重疊的大方桌上完成角色情節以外,諸如逗獅、馴獅、惡作劇逗樂等...
參加運動會的有南寧、柳州、桂林3市和南寧、柳州、桂林、百色、河池、欽州6地區共10個少數民族的運動員204人(男137人,女67人),其中壯族89人、瑤族25人、苗族22人、侗族29人、彝族6人、仡佬族1人、京族15人、仫佬族4人、朝鮮族...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關,民族語言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仡佬族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貴州省北部的務川和道真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石阡縣,其餘分別散居...
苗族傳統體育 瑤族傳統體育 畲族傳統體育 斯拉夫語族、伊朗語族、印度尼西亞語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俄羅斯族傳統體育 塔吉克族傳統體育 高山族傳統體育 未定語族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朝鮮族傳統體育 京族傳統體育 仡佬族傳統體育 後記 ...
第五節 貴州彝族傳統體育項目 第六節 貴州仡佬族傳統體育項目 第七節 貴州水族傳統體育項目 第七章 貴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學分析 第一節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核心層次文化 第二節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中間層次文化 第三節 少數民族...
雲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共18個代表團1899名運動員參加,涉及27個少數民族(雲南25種世居少數民族以及土家族、仡佬族)。其中,競賽項目1260人,表演項目639人,總人數較上屆增加378人。賽事場地 雲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
漢族、壯族、滿族、回族、畲族、侗族、傣族、京族、瑤族、佤族、彝族、苗族、黎族、白族、水族、羌族、怒族、土族、藏族、蒙古族、仫佬族、德昂族、景頗族、東鄉族、布依族、撒拉族、阿昌族、仡佬族、朝鮮族、傈僳族、哈尼族、土家族、...
傳統娛樂,玩龍舞獅,電影錄像座無虛席。電視機前,合家觀賞。向烈軍屬拜年,給孤寡老人和離退休職工問安,已蔚然成風。走親訪友,恭賀新模,饋贈之風,日趨濃厚。仡佬其他 清明節 舊俗,祭祖、掃墓。祭祖多於宗詞舉行,祭後設宴,族...
第四章 烏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 第一節 苗族傳統體育 第二節 土家族傳統體育 第三節 彝族傳統體育 第四節 布依族傳統體育 第五節 仡佬族傳統體育 第六節 侗族傳統體育 第七節 回族傳統體育 第八節 白族傳統體育 第九節 壯族...
布依族 朝鮮族 滿族 侗族 瑤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東鄉族 納西族 景頗族 柯爾克孜族 土族 達斡爾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南族 仡佬族 錫伯族 阿昌族 普米族 ...
牛節,是中國貴州省仁懷、遵義一帶仡佬族的“牛王節”,每逢農曆十月初一,仡佬族人要殺雞、備酒,敬奉牛王菩薩,祈求它保佑耕牛體健無病。據說,這一天是牛的生日,為酬謝牛對人類的貢獻,這天要對牛停止使役,讓它休息,餵食最好的...
原為怒溪十里畫廊巴人古寨大灣領寨土著名族——許家與圍家壩仡佬人歡慶春節的主要民眾文化活動,因“趕蠻奪業”、“調北填南”、“調北征南”戰事原因,僚人大部分遷移,一部分移居烏江流域石阡縣。現主要活躍於石阡湯山、中壩、甘...
仡佬族的傳統舞蹈有《踩堂舞》和《酒禮舞》。《踩堂舞》是喪葬儀式中舉行的舞蹈。流行於貴州遵義、仁懷一帶。古代是在墳前進行,近代改在靈堂。舞蹈時,由3或4人分別吹笙、搖鈴、搖司刀、打錢桿作前導,眾人(無論男女)手拉手在...
年節時期向後推移,並吸取一些漢族過年禮儀,但仡佬年的傳統習俗仍有不少留存下來。各地仡佬族過年,要打糯米粑供祖。糯米粑有大有小,數量有多有少。基本介紹 年節 臘月三十(月小二十九)稱“除夕”,亦稱“過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
打篾雞蛋亦稱“打花龍”或“打竹球”,是仡佬族民間喜愛的獨具風格的傳統體育活動。“打花龍”盛行於貴州遵義播州、懷仁等區縣的仡佬族村寨。“花龍”是用竹籃編成的空心小球,內裝銅錢、碎磁或小砂石。節假日時,男女老幼聚集在“花龍...
傳統戲劇3項(3處)絲弦燈(鳳岡縣)、仡佬族滾龍戲(正安縣)、端公戲(金沙縣)。曲藝2項(2處)布依族說唱“削肖貫”(望謨縣)、圍鼓(正安縣)。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13項(15處)儺技—上刀山(松桃苗族自治縣)、賽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