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嶺戰鬥

仙霞嶺戰鬥指1942年在仙霞嶺進行的戰鬥。

基本介紹

  • 名稱:仙霞嶺戰鬥
  • 發生時間:1942年
  • 參戰方:國軍、日軍
作戰目的,作戰起因,作戰意義,戰前態勢,我方態勢,敵方態勢,作戰經過,作戰配合,作戰結果,

作戰目的

作戰起因

1942年4月18日,由杜立特率領的美國特別飛行中隊16架B—25轟炸機,轟炸了日本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地後,飛至衢州等地機場降落。由於航程、天氣、聯絡等原因,沒有一架降落成功,飛行員大都由中國民眾救起,江山民眾參與營救六名杜立特行動飛行員,這件事給日軍很大的打擊。
5月,為了報復,日軍發動了浙贛戰役。日軍發動浙贛戰役,打通浙贛線後,本打算在7月中旬撤退的,但為了搶奪和運走鐵路器材及各種物資,將主力撤退時間定在8月中旬。在浙江、江西作戰的日本第13、11軍於8月12號下達撤退命令。為掩蔽撤退,日軍各師團首先在周圍地區進行了反擊作戰,特別是在離第三戰區司令部附近的江西廣豐、浙江江山等地發動大規模進攻,將國軍壓迫遠離浙贛線,掩護主力安全撤退。從日軍來說,仙霞嶺戰鬥就是日軍為掩護主力撤退而發動的進攻。

作戰意義

仙霞嶺位於江山市保全鄉,地處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嶺上關卡眾多,素稱“兩浙之鎖鑰,八閩之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浙贛會戰爆發後,國軍相繼放棄金華、蘭溪、衢州保衛戰。6月7日,衢州城被日軍侵占,第三戰區為了掩護部隊撤退和控制浙贛路中段,防止日軍打通浙贛線,決定集中兵力防守江山峽口、廣豐、上饒地區。據《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942年6月12日記載:“上饒顧長官祝同文電陳,敵迭陷江山、玉山,本人擬移崇安指揮。敵昨真(十一日)晚占江山,本文(十二日)未占玉山,第10、第32集團軍之主力元(十三日)拂曉前,可概就峽口、五都及廣豐、上饒、江村之預定陣地線布防。職為便於指揮,擬元醜自上饒移崇安。”可見,江山縣城被占領同時,顧祝同向蔣介石作了專門匯報第三戰區司令部轉移到福建崇安。隨著敵軍攻入上饒,浙贛線的打通,為了保證福建後方第三戰區司令部的安全,第三戰區要求必須嚴密封鎖、扼守通鉛山、崇安間以及廿八都、浦城間的道路。在仙霞嶺戰鬥時,第十集團軍軍部駐福建浦城,第49軍的軍部就設在福建浦城吳墩。從國軍來說,仙霞嶺戰鬥就是扼守日軍由浙江廿八都入福建浦城唯一通道進行的保衛戰。

戰前態勢

我方態勢

7月中旬,在福建浦城附近的第49軍接到接替第74軍在江山峽口至廣豐石壁街一線陣地的命令,其中第105師接替第74軍江山峽口、保全街、廣豐十都一線陣地,特別是要扼守由浙閩邊境進入福建的咽喉要道——仙霞嶺,阻止日軍南犯,確保浙閩邊境之浦城、建陽要地。第105師是“九一八”事變以後,張學良把東北軍第3、第4方面軍的警衛部隊和張作霖的衛隊團等擴充改編而來的,是國軍投入抗戰最早的部隊之一。
第105師接到命令後從福建浦城出發,沿江浦公路向廿八都集結,7月23日到達廿八都附近,師部駐地上灰山。第105師到達廿八都後,即接替防務並偵察陣地地形,部署兵力。以第314團為右地區隊任峽口至石井尖(含)地區間守備,團部於趙宅門;第315團為預備隊控制於龍井、上街間地區,團部位置於龍溪;第313團為左地區隊任石井尖(不含)至蓮花山(含)地區間之守備,團部雙溪口(廣豐十都附近)。

敵方態勢

日軍方面,自江山淪陷後,日軍河野混成旅團就負責江山區域駐留警備。浙贛線打通後,日軍第15師團負責廣豐區域駐留警備。7月28日,日本大本營指示“中國派遣軍”:“擊潰浙江之敵,摧毀衢縣、玉山、麗水等地敵主要空軍基地,確信足以粉碎敵軍利用上述機場轟炸我本土之企圖。據此應於8月中旬末分別恢復原有態勢。但敵軍勢力若在浙贛沿線有所抬頭,我軍務需不失時機地予以扼制。”
接到命令後,日軍各師團首先在周圍地區進行了反擊作戰,其河野混成旅團和第15師團就在江山和廣豐地區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此時,國軍主力集中在福建浦城一帶,日軍要從江山、廣豐向福建發動進攻,廿八都是必經之路,於是日軍分別從廣豐十都,江山的峽口、保全向廿八都、福建浦城方向發動進攻,於是仙霞嶺戰鬥就爆發了。
7月28日,日軍向江山、廣豐交界地區集結。據台灣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66年編印的《抗日戰史(浙贛會戰)》記載:“7月28日,第三戰區方面,時我第10集團軍第49軍廣豐東北之敵,除以小部占據淤頭市、新塘邊市、八都鎮之線各要點積極構築工事,並不斷對我石門市、鳳林鎮、後陽市、官溪市一帶滋擾外,其主力似已集結江山、廣豐附近地區。”29日,敵200餘從江山官溪竄至廣豐鄭家際附近,與四十二都附近第105師第313團守軍發生戰鬥。30日,敵軍增至600餘,炮六七門,則鳴巷、烏岩山北部、白石山相繼失守。第313團除一部與敵保持接觸,主力轉移至茶子山、十一都、蓮花山一帶。基於戰鬥形式的嚴峻,第105師令第315團第三營赴十都待命,並派第313團第三營以及第314團第三營為左右攻擊隊由鄭家際、吳家之線攻擊敵軍。31日,敵大部分向杉溪方向退去。在廣豐激戰的同時,日軍第15師團不斷向江山派兵。
8月3日,第105師得到軍碟報隊王隊長通報稱,2日18時江山之敵向茅坂增加130餘人,同時開江西八都四萬餘人,3日晨7時敵兵80人、山炮一門由茅坂向峽口前進。4日,第105師以第314團第三、四連仍各以一排兵力分設鳳林鎮大悲山底附近設伏,以第315團徐營長率第七、九兩連分於廣豐後陽附近通二十二都、八都、龍溪各要道設伏,並相機襲擊。

作戰經過

8月5日,日軍發動的仙霞嶺戰鬥全面開始。據日本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著《戰史業書之昭和十七、八年(1942、1943)支那派遣軍》書中記載:“《澤田記錄》中八月五日(晴)的情況如下:當天下午室外背光處的氣溫為攝氏38度。第15師團、河野旅團兩個兵團開始行動。”澤田,即澤田茂,日本陸軍中將,浙贛戰役日軍第13軍司令。日記明確日軍發動仙霞嶺戰鬥的是山內正文領導的第15師團和河野毅領導的河野混成旅團。另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的《陸軍第105師保全街附近戰役戰鬥詳報》檔案,可知日軍直接參加作戰的有河野混成旅團中原第40師團抽調的步兵大隊之234聯隊,聯隊長重松潔;第15師團51聯隊,聯隊長齋藤嚴郎;偽第一方面軍第六師第21團,總計不下5000人,並配有山炮十餘門,騎兵200餘,戰車十五六輛,飛機10架。當日,國軍第105師也獲得日軍分別從廣豐和江山縣城向江山南部集結的重要情報。
8月6日,敵分四路大規模進攻第105師陣地。駐在江山城的河野混成旅團分二路進發,一路1000餘人、山炮四門、步兵炮六門由江山城竄抵江郎街;一路500餘人、山炮二門由江山城竄抵茅坂。從廣豐向玉山八都集結的第15師團也兵分兩路,一路800餘人,步兵炮二門從廣豐後陽竄抵龍溪;一路1300餘人,山炮六門從江山管溪進犯廣豐清淤。四路敵軍進攻國軍,第一線的第314團首先與敵軍激戰於江郎街、峽口老街、烏石坂、中大弄、王村竹帝、龍溪、清淤等地。由於敵軍攻勢猛烈,國軍退守,第314團構築蓮花山、柴村、疊石弄、羊角山、大陽防線,並各派小部隊分於峽口烏石坂、王村、龍溪、清淤各附近警戒。當日,第315團第二營推進至保全街附近。
8月7日,凌晨1時30分,峽口敵南犯蓮花山,數度猛攻,均被第314團擊退。拂曉後敵增至五六百名,藉助蘇家嶺附近山炮四門猛攻國軍陣地。同時,王村敵300餘向西山、柴村北方高地進攻,形成對峙;龍溪、清淤之敵700餘猛犯大陽等第314團守地。到5時,敵軍達到2000餘人,出動飛機八架以及藉助炮火圍攻蓮花山、柴村等地,雙方反覆爭奪陣地,傷亡慘重。第105師師部為轉變有利形勢,變更部署,令各團長固守雙溪口、保全街之線。第315團第二營及第一營一部占領三卿口至虎頭山、雙溪口線,掩護部隊南移,先後與敵發生激戰。15時30分,第314團主力及第315團第一營占領保全街南端高地。16時40分,敵迫進保全街、雙溪口、豬頭山,即猛攻保全街及雙溪口各南方高地。雙方在保全街激戰。18時40分,國軍進入街內,與敵開展巷戰,至19時,敵不支,企圖突圍北竄,適三卿口方向增來敵軍300餘,再次協力反攻。為了避免不利形勢,國軍退據原來陣地。第313團方面,敵軍1000餘人從羅塘、嶺下夾擊第313團師公尖、則鳴巷陣地,退居翁婆坑,後退至烏石門尖與敵對峙。
8月8日,為了占據有利地形,第314團主力占領天雨庵東北高地至關聖廟東端高地,第315團第一營占領外排山西端高地。3時許,柴村敵一部200餘南犯外排山,經守軍第315團第一營勇猛側擊,敵受創,回竄雙溪口。5時,敵步騎兵800餘由三卿口方向進抵保全街,6時20分,敵機四架在天雨庵南方高地國軍陣地上空轟射。敵先頭步兵400餘在敵炮掩護下向天雨庵東北高地波狀衝鋒。待敵進至半山,第314團以手留、機槍向敵猛擊,同時乘勢反撲,敵軍被迫下山。敵炮此時向高地集中發射催淚毒彈,反攻官兵多名中毒,敵乘機退據保全街。9時,敵山炮四門於窯嶺、步兵炮六門於雞公石山附近向天雨庵、關聖廟、龍井一帶不斷射擊。10時,敵步兵600餘藉炮火掩護,復出保全街,分路包圍第314團天雨庵、三岔塢陣地。同時敵500餘分兩路猛犯西洋弄及外排山,於第315團激戰中。10時30分各路進犯之敵藉炮火之助攻勢愈猛,敵逐次進迫山腰,守土官兵抱必死決心,誓與陣地共存亡,第314團與敵刀槍相對,血肉互拼,甚為激烈。敵不支,潰退山麓。此時,保全街增來敵軍400餘,飛機三架助戰,敵再度湧上山,往複數次,雙方傷亡均慘重。鏖戰至12時30分,第314團轉占關聖廟、鶴頂山與敵對戰。敵再次施放催淚性毒氣,乘勢猛攻,第314團集中多數機槍封鎖驛路,使敵不得寸進。12時50分,敵繼續增援,國軍據堅固守,鏖戰至15時許,敵始終無法進展,乃背棄人道,大量施放毒氣,濃煙彌谷。守兵中毒逾半,師部遂令第314團讓開龍井,逐次向太平關方向轉進。第315團第一營為避免不利態勢,接令向龍溪附近轉進。16時許,敵繼續向第315團第二、三營龍井東西面高地進攻。戰至17時30時分,敵占據關聖廟、鶴頂山之線。第313團方面,敵增至400餘,烏石門尖、五爪龍、白石山失守,第三營撤至十都附近待命。
8月9日,第105師開始反攻。6時10分,竄到仙霞嶺敵300餘及葵坑嶺碑敵400餘向龍井及王洞坑進攻。第105師令第315團第二營由龍溪經關聖廟向竹絲塘方向出發,第315團第三營從達塢、裴家底向鰲頂及葵坑嶺碑方向出發圍攻敵軍,第315團第一營駐防龍溪附近,第313團第三營由廣豐十都附近開赴裴家底附近集結待命。9時,第315團各攻擊部隊,先後在仙霞嶺、鶴頂山、葵坑嶺碑與敵激戰,至10時50分,上述陣地先後攻克,敵傷亡慘重。至12時許,敵紛向保全街、西洋弄、雙溪口退竄,第315團逐克復天雨庵、里排山各要點。12時10分,第315團各攻擊隊跟蹤進迫保全街、西洋弄、雙溪口各附近,搏戰至13時30分,敵不支,向三卿口、柴村、廣渡街各方向狼狽潰竄,一路沿公路經峽口向江山方向退去,一路經柴家向八都方向退去,第315團即克復保全街、雙溪口之線。第315團各攻擊部隊繼續北進,先後克復柴村、小崗弄、廣渡街各要點。第313團方面,一由大塢尖向烏石門尖、翁婆坑之敵攻擊,進出於鄭家際附近。一由霞耕山向白石山之敵攻擊,進出於王家塢尖附近。至18時30分,先後收復雞公尖、則鳴巷各要點,繼續向北搜尋。
10日,5時30分第315團第二、三營先後搜尋至峽口、王村、橋頭、清淤之線,均無敵蹤跡即克復該線原陣地,峽口、王村、橋頭、清淤等地克復。第313團方面,2時,推進至鄭家際、王家塢尖各要點,並恢復該線原陣地。至此,第105師當面之敵均被擊退,仙霞嶺戰鬥結束。

作戰配合

仙霞嶺戰鬥主要參戰部隊為國民黨第49軍的第105師。在作戰過程中得到第26師以及預備第五師的配合作戰。第26師在仙霞嶺戰鬥期間,奉第49軍命令支援第105師,並派第76團推進至廿八都防務,歸第105師指揮。8月10日,第76團在廿八都防務時,遭敵機轟炸,13名官兵傷亡。8月初,原駐浙江壽昌的預備第五師,由橫峰出發經上饒西北之葛村過河口鎮時,奉命接替第26師廣豐七都亘石壁街之線防務,配合第105師313團作戰。
日軍方面,除直接參與作戰的第15師團,河野混成旅團外,當時駐守玉山的第22師團也向玉山八都集結,配合作戰。

作戰結果

仙霞嶺戰鬥雙方均損失慘重,面對日軍飛機大炮攻擊,以及毒氣戰,國軍抱不勝必死決心,奮勇苦戰。據《陸軍第105師保全街附近戰役戰鬥詳報之1942年8月6日至10日死傷表》,第105師參加戰鬥8536人,死亡333人,受傷467人,其中第314團陣亡205人、傷278人,第315團108人、傷157人,第313團20人、傷32人。日軍傷亡千餘人。仙霞嶺戰鬥國軍擊退日軍的猖狂進攻,阻止日軍南犯,廿八都及閩北浦城一帶免遭蹂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