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溪志

仙溪志

仙溪志,是仙遊縣自唐代置縣始至1992年底的1293年間共修纂過12次的縣誌,現存舊縣誌8部,148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溪志
  • 時間:1992-1923年
  • 編撰次數:12
  • 現存卷數:148
基本簡介,相關背景,

基本簡介

仙遊縣自唐代置縣始至1992年底的1293年間,共修纂過12次縣誌,現存舊縣誌8部,148卷。

相關背景

第一次修志:宋寶祐五年(1257年)縣令趙與泌(武陽人)主修、縣尉黃岩孫(惠安人)主纂《仙溪志》,原稿15卷,有過刊行。
第二次修志: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黃真仲重訂刊印《仙溪志》4卷。這4卷舊抄本,現存北京圖書館;清代以後的重抄本存北京、北京大學、上海、福建、仙遊圖書館。1987年由仙遊縣文史學會點校,1989年由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三次修志:明弘治三年(1490年),由邑人陳遷主纂,亦名《仙溪志》,為16卷本。翌年由陳文重刻刊,現北京、上海、福建、福建師大等圖書館存有1~10卷殘本。
第四次修志:明正德九年(1514年),莆田縣彭甫主纂縣誌。已散失。
第五次修志:明嘉靖五年(1526年),莆田縣彭大治主纂縣誌。已散失。
第六次修志: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莆田縣林有年主纂縣誌,8卷本。刻本存日本尊經閣文庫,清代“天一閣”抄本存北京大學圖書館。
第七次修志:清康熙八年至十七年(1669~1678年)由縣令盧學 (臨江人)主修,邑人郭彥俊主纂縣誌,40卷本。現北京、福建和福建師大圖書館存有抄本或膠捲本。
第八次修志:清乾隆十三至十四年(1748~1749年),由知縣陳興祚(嘉善人)主修,聘請四川射洪縣原知縣莊大椿主纂《仙遊縣誌》,為36卷本。參加編纂的還有寧化修志名家李元仲的孫子李俅、山東滋陽縣原知縣林斯飛、湖北來鳳縣原知縣黃汝南、湖北竹山縣原知縣陳題橋以及南安縣教諭陳居祿和仙遊貢生嚴燦、柯占鰲等。現北京圖書館存有4~36卷殘本。
第九次修志: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縣令胡啟植(黟縣人)聘請江西西昌葉和侃任總纂,邑人林奮、吳岐、王楠、胡遵路4人為分纂,著手編纂《仙遊縣誌》。編纂開局不久,胡啟植因病去職,由先後繼任的王椿、任本仁兩位縣令主修,歷時6年修成,53卷本,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刊。民國19年(1930年)由縣長戴啟熊主持重刊。
第十次修志:民國34年5月,仙遊縣成立文獻委員會,著手編纂縣誌,因時局動亂,修志中輟。
第十一次修志:1959~1963年成立中共仙遊縣委史志編審委員會,著手編纂《仙遊縣誌》。此次編纂只蒐集部份資料,但也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散失。
第十二次修志:1986年7月,成立仙遊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由周益民任縣誌辦公室副主任,因機構和人員無定編,修志經費不落實,僅收集部份資料。1992年4月,縣政府把編纂《仙遊縣誌》列入工作規劃,將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改為科級單位,定編5人;上設編纂領導小組,由縣長楊添林任組長。是年5月,全面開展縣誌編纂工作。1994年3月由周益民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主任。同年5月,完成《仙遊縣誌》初稿,同時成立《仙遊縣誌》總編室,由周益民(鐘山麥斜人)兼任縣誌主編,何文光(城東東門人)、吳燕泰(度尾聖山人)任副主編,陳志廉(榜頭上昆人)、連堅(鯉城洪橋人)為編輯,進行總纂,8月完成總纂稿,10月邀請省、地(市)和兄弟縣方誌委領導、專家、同行進行評議。與會人員一致認為這是一部較成功的縣誌稿,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修改意見。之後,總編室進行分工修改,至1995年3月,完成《仙遊縣誌》送審稿。經中共仙遊縣委、縣人民政府審稿,報送莆田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複審,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終審,1995年7月驗收定稿,由中國方誌出版社出版發行5000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