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幕後花絮,獲獎記錄,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教育,是中國各個階層共同焦慮的話題,無數家庭窮盡所有把孩子送去國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常年報導國際新聞的記者周軼君感受到同樣的焦慮。軼君走訪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等五個國家,最後回到中國,踏上一趟關於教育哲學的思考之旅。沒有競爭的芬蘭教育,怎樣告訴孩子什麼是成功或失敗。貧富差距極大的印度,怎樣用網路教育彌合孩子之間的差距。集體意識濃厚的日本怎樣讓孩子理解個人和團隊的平衡。影片從小孩的角度去體驗課堂,從家長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從不同社會的文化、歷史出發,去對教育作一個深刻思考。探尋的旅途上,軼君同時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也經歷了一次重新審視自身的旅程。
分集劇情
第1集 日本集體式教育從小做起
日本幼稚園小朋友在坡地上攀爬奔跑,通過大聲喊叫解放身體,課程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都強調從小培養集體性,甚至有些幼稚園的門都設計成關不嚴的樣子,提醒小朋友隨手關門,養成嚴謹、有始有終的習慣。園長解釋:“這讓孩子了解做事要做徹底,要把事情做到最後一步。”這可以被稱為“做事嚴謹且漂亮”—日本的特點;但也可以解讀為“追求完美,是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也為了讓團隊更美好。”
第2集 領跑全球的芬蘭教育
芬蘭國小五年級前沒有考試,不鼓勵競爭,崇尚平等,信奉“獨立是自由學習的基礎”,可以穿著女巫裝上課,也可以腿掛在課桌上、摳著肚臍眼兒讀書。最好的學校,就是離家最近的那一所,因為每所學校的質量都一樣高。
第3集 印度用<哈利·波特>上法律課
印度你會看到培養出眾多CEO的土壤,“大學的目的是把馬帶到水邊,並讓馬覺得口渴。”也能窺見全社會異質、矛盾又統一的橫斷面。紀錄片中“雲中學校”採用的教學方法叫“自我組織的學習環境”。在教室里,三五個孩子聚集在一台電腦邊自學。印度的教育並不是作為一個整體被人稱道,而是在混亂與秩序當中,總有個體在努力,在改變。而個體之間相互啟發和影響,成就了印度社會進步的動力和希望。
第4集 體驗貴族紳士養成之路
在英國私立教育里,所有的禮儀教育更多的是一種外在,而體育運動賦予個人的精神面貌才是內在的禮儀。體育中的首要概念是規則,然後是職業道德觀,在規則里與隊友甚至敵手互動,真心地尊重運動里的所有參與者,包括裁判和對手,與旁人在規則里溝通,這些表現出來,才是外在的禮儀。
第5集 破解以色列的教育密碼
在以色列,十幾歲的孩子在聲光電交錯的實驗室設計、製造機器人,為自己的項目與贊助商談合作、忙公關。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創造著創造本身——這裡是創業之國,是風投、高科技、共享經濟和創業者的樂園。“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是以色列教育的核心特色。
繼續看6集
選集
關閉
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該片於202018年9月,開始籌劃拍攝。該片共6集,在這部紀錄片裡,周軼君走訪了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等五個國家,最後回到中國,探尋教育的傳統和未來。
在拍攝期間,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在拍完第一集芬蘭篇後,之前的投資方就沒有再投錢,周軼君面臨著要不要放棄這個項目的抉擇。芬蘭的教育氛圍給了周軼君很大的觸動,她最終決定堅持拍完這個片。
周軼君在以色列拍攝即便做過可行性調研,在拍攝過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狀況,原本交流過的公立學校同意拍攝,後來又反悔。在後期製作期間,平台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比如原本播出的第一集是芬蘭篇,在接受平台建議後調整為了日本篇。
主創團隊
出品人 | 樊路遠、周軼君 |
總策劃 | 乾超 |
總監製 | 張偉 |
監製 | 屈楚、谷力、趙勃、張偉 |
製片人 | 周軼君 |
導演 | 周軼君 |
主持人 | 周軼君 |
腳本 | 周軼君 |
攝影 | 費嘉潤、劉一森、Juan qi an |
錄音 | 木村健太郎 |
製片 | 柴波、馬研 |
剪輯 | 李偲揚 |
後期 | 馬壯 |
調色 | 梁海華 |
音編 | 顧樂章 |
統籌 | 周軼君 |
參考資料: |
幕後花絮
- 在拍攝中周軼君切身感受到日本社會對規則的重視,當天拍攝幼稚園員工做午餐的環節中,因需要臨時補錄鏡頭,被園方拒絕,原因是提出拍攝申請的時候沒有提及這件事。
- 周軼君與攝製組去的卡拉卡提村到處是土房,在教室里,三五個孩子聚集在一台電腦邊自學。他們不認識英文,還得學習怎么讀英文。
- 該片導演周軼君表示,不太可能採取純觀察的拍法,“在國外拍攝,時間成本不允許,而且國外的幼稚園不會接受這樣跟拍的方式。”
- 該片導演周軼君坦言,在第二集裡的情緒流露,當時猶豫過要不要把這段剪進紀錄片,後來還是剪輯師一錘定音。她是典型的中國家長,經歷的教育和大家都一樣。能感動她的,相信也會讓觀眾有共鳴。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2020年1月17日 | 2019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紀錄片獎 | 《他鄉的童年》攝製組 | 獲獎 |
作品評價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揭開了“他鄉的童年”不夠完美的另一面,當然不是以“國情論”來掩蓋自身存在的問題,也不是一種“比壞邏輯”——別人還不夠完美,所以我們的不完美也是理所當然的。因此,紀錄片的目的,不是抬高他人、貶低自己,而是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看到教育的其他可能,並思考是否能夠能所用。(澎湃新聞評)
紀錄片裡展現的“他鄉”,有四個是已開發國家,片中所展現已開發國家的教育,有的也偏向於精英教育,比如日本的藤幼稚園、英國的私立學校。有一種觀點認為,《他鄉的童年》選材比較片面,只呈現了“他鄉”教育好的一面,缺乏批判性。(新京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