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宇文所安,英文名史蒂芬·歐文(Stephen Owen)。1946年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長於美國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爾的摩。在巴爾的摩公立圖書館裡沉湎於詩歌閱讀,並初次接觸中國詩:雖然只是英文翻譯,但他迅速決定與其發生戀愛,至今猶然。1972年獲耶魯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隨即執教耶魯大學。二十年後應聘哈佛,任教東亞系、比較文學系,現為詹姆斯‘布萊恩特·柯南德特級教授。有著作數種(其中《初唐詩》、《盛唐詩》、《追憶》、《中國古典文學思想》被譯為中文),論文多篇。其人也,性樂菸酒,心好歌詩。簡脫不持儀形,喜俳諧。自言其父嘗憂其業,中國詩無以謀生,而後竟得自立,實屬僥倖耳。
媒體推薦
列強的船堅炮利迫使中國人逐步地改變關於世界秩序的古老觀念,卻遠遠沒有改變他們反觀自身的傳統格調。50年代以來,在中國越來越閉鎖的同時,世界的中國研究卻有了豐富的成果,以致使我們今天不僅必須放眼海外去認識世界,還需要放眼海外來重新認識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不僅要向國內讀者噴譯海外的西學,也要系統地輸入海外的中學。
這套書可能會加深我們100年來懷有的危機感和失落感,它的學術水準也再次提醒:我們在現時代所面對的,決不再是過去那些粗蠻古樸、很快就將被中華文明所同化的、馬背上的戰勝者,而是高度發達的、必將對我們的根本價值取向大大觸動的文明。也正因為這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古老的中國警句便仍然適用,我們可以借別人的眼光來加深自知之明。故步自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透過強烈的反差去思量自身,中華文明將難以找到進入其現代形態的入口。
收入本叢書的譯著,大多從各自的不同角度、不同領域接觸到中國現代化的問題。在從幾代學人的成果中擷取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或見解時,我們自然不能從各家學說中只挑選那些我們樂於接受的東西。如果那樣做,這“篩子”本身就使讀者失去了選擇、挑剔和批判的廣闊天地。但這次譯介畢竟只是初步的嘗試,成敗利鈍,歡迎論評。
叢書編委會
圖書目錄
文摘
《載芟》讚美了集體的努力,讚美了個人和被社會、農業角色所定義的社區的完美融合。它牽涉到一種積累的詩學。社區的積累和消費是一個不息的循環。這首詩並不歌頌創造了經濟不平衡的慷慨施與,也並不歌詠交換和議價(我們常常在《國風》中發現的情形)。這首詩的中心問題是技術——農業生產技術和儀式技術——的穩定不變。擁有這樣的技術保證了完美的重複與再生。
逐一開列細目是關鍵之舉:檢點反思不僅適用於物,也適用於人、行為、敘述的程式,自然生長過程的階段、種類,比如說氏族裡面的等級秩序。一切從頭開始:除草,翻地,直到最後以豐收和儀式化的慶祝告慰、祭奠祖先。同樣,我們看到這首詩先提到家長(“主”),然後提到長子(“伯”)、次子,等等,最後提到幫手和傭工(“強”和“以”)。
逐一開列細目所遵循的次序,其對應物是一套完整的系統。每一個完整的系統都包含一系列組成因素。指出整套的組成因素是為了表現全部的系統,保證它的完整性。這是農業循環周期在形式上的對應物,反映在社會秩序裡面。如果說農業循環周期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那么它的組成因素就是農業生產的階段;如果說人們履行的儀式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那么它的組成因素就是儀式當中的每個行為;家族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它包含的各個角色是它的組成因素。
就像那些月令詩一樣,我們看到的是一種運用文字來抵禦遺忘和忽略之危險的詩歌。我們常常談到記憶是一種存留。某種次序的組成因素的文字積累正是這樣的存留:文字的光整結構符合農業生產活動的次序。社會等級和某程式中的先來後到在形式上是一致的:我們從開始到結束,從上到下。在社會等級的頂層,是家長;在他之上,是看不見的祖先們,漸漸消失於家族的起源。
序言
這套書不可避免地會加深我們150年以來一直懷有的危機感和失落感,因為單是它的學術水準也足以提醒我們,中國文明在現時代所面對的決不再是某個粗蠻不文的、很快就將被自己同化的、馬背上的戰勝者,而是一個高度發展了的、必將對自己的根本價值取向大大觸動的文明。可正因為這樣,借別人的眼光去獲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歷史使命,因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過強烈的反差反觀自身,中華文明就找不到進入其現代形態的入口。
當然,既是本著這樣的目的,我們就不能只從各家學說中篩選那些我們可以或者樂於接受的東西,否則我們的“篩子”本身就可能使讀者失去選擇、挑剔和批判的廣闊天地。我們的譯介畢竟還只是初步的嘗試,而我們所努力去做的,畢竟也只是和讀者一起去反覆思索這些奉獻給大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