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除緒論、結語外,該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主要敘述江浙戰爭爆發的背景和原因,對戰爭進程進行簡要描述,著重描繪這場人道災難所帶來的嚴重破壞和損失,揭示社會救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第二章著重考察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以及地方各分會為江浙戰爭人道救援活動所做的準備,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組織與動員。第三章主要考察兩次江浙戰爭期間,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各地方分會開展戰地救護的具體情況,以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第四章對兩次江浙戰爭期間,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以及地方各分會所設醫院救治傷兵情況進行梳理。第五章對兩次江浙戰爭期間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以及地方各分會開辦的難民收容所救助戰爭難民情況進行具體研究和論述。第六章對戰爭善後活動進行考察,主要包括士兵的資遣、屍骸的掩埋與衛生防疫、戰爭損失的調查與賠償等內容。第七章對江浙戰爭的人道救援活動進行綜合分析,論述其所取得的成效,總結經驗教訓,探討江浙戰爭救援活動對中國紅十字會自身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作品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江浙兵災及其影響 第二章 中國紅十字會及其救援活動之籌備 第三章 戰地救護 第四章 醫院救治 | 第五章 難民收容與救助 第六章 江浙戰爭兵災善後 第七章 中國紅十字會救援行動評價 結語 參考文獻 |
創作背景
江浙戰爭是1924—1925年間發生在江浙地區的一場江蘇督軍
齊燮元與浙江督軍
盧永祥之間的軍閥戰爭,又稱“齊盧之戰”。江浙戰爭包括1924年9—10月的第一次江浙戰爭和1925年1月的第二次江浙戰爭。江浙戰爭雖然規模不大,持續時間也不長,但這場戰爭使江浙及上海周邊地區遭受嚴重的破壞,造成了慘重的損失,引發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史稱“甲子兵災”。這場人道災難對當時的江南社會造成了重大衝擊。江浙戰爭發生在江南富庶之區,尤其是上海,更是當時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所受衝擊更為巨大。這次戰爭所帶來的影響是複雜而多方面的,對當時的經濟、社會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與隨後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政治變動也有著重要的關係。因此,對這場戰爭進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戰時救援無疑是社會救助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浙戰爭救護,凝聚了包括紅十字會在內的慈善組織的人道關懷,是江浙戰爭研究中不能忽視的重要方面。但這一研究領域並沒有引起學界的足夠重視。因此以江浙戰爭為背景,研究社會組織針對這場戰爭所開展的一系列救援活動,兼具理論與現實意義。基於此,《人道的力量:中國紅十字會救援江浙戰爭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鑑賞
該書創新之處在於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對江浙戰爭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全書不僅僅局限于軍閥戰爭的角度,而是嘗試探討這場戰爭對地方政治、社會、經濟各層面所造成的衝擊,及其所造成的深層次的影響。在此背景之下,系統研究中國紅十字會對江浙戰爭的人道救援活動。這種系統的研究拓寬了中國紅十字運動研究的領域,豐富了中國紅十字運動研究和中國慈善史研究的內容,有助於江浙戰爭研究的全面深入。並且在考察具體救助活動的同時,思考社會團體的活動與戰時社會的互動關係,揭示出民國社會史的一個側面。
同時,該書切入“人道”視角,對江浙戰爭救援行動進行系統研究。人道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七項基本原則(人道、公正、中立、獨立、志願服務、統一和普遍)的根本。人道原則即“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視地救護戰地傷員。在國際和國內兩方面,努力防止並減輕人們的疾苦,不論這種痛苦發生在什麼地方。本運動的宗旨是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類尊嚴;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友誼和合作,促進持久和平”。該書通過對江浙戰爭人道救援行動的全方位研究,彰顯了人道主義精神。
該書的不足之處主要有:資料蒐集方面存在缺陷,紅十字會方面的資料相對充實,而一些小規模、臨時性社會救助團體,由於名目繁多,記錄零散,材料蒐集比較困難,限制了比較研究的力度;材料挖掘不夠,來源比較單一,以報刊資料為主,缺少第一手的檔案資料支撐;對材料的駕馭能力不足,由於作者在史學理論與方法上的欠缺,敘述性內容較多,論證較少,問題意識欠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