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石介紹
利用靜態超高壓(50~100kb,即5~10GPa) 和高溫(1100~3000°C)技術,通過石墨等碳質原料和某些金屬(合金)反應生成金剛石,其典型晶態為立方體(六面體)、八面體和六-八面體以及它們的過渡形態。隨著高溫高壓技術的發展,人造單晶金剛石最大尺寸已經可以做到8mm。到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金屬燒結聚晶金剛石(PCD),人工合成金剛石材料已經成為自然
單晶金剛石的唯一替代物。
金剛石聚晶是由金剛石微粉與少量結合劑在高溫高壓下燒結而成,具有耐磨性高,抗衝擊韌性強,熱穩定性好和結構緻密均勻等特點,廣泛套用於製造石油,地質鑽頭和機加工工具和寶石加工等。
套用
金剛石不僅可以加工成價值連城的珠寶,在工業中也大有可為。它硬度高、耐磨性好,可廣泛用於切削、磨削、鑽探;由於導熱率高、電絕緣性好,可作為半導體裝置的散熱板;它有優良的透光性和耐腐蝕性,在電子工業中也得到廣泛套用。
1、製造樹脂結合劑磨具或研磨用等
2、製造金屬結合劑磨具、陶瓷結合劑磨具或研磨用等
3、製造一般地層地質鑽探鑽頭、半導體及非金屬材料切割加工工具等
4、製造硬地層地質鑽頭、修正工具及非金屬硬脆性材料加工工具等
5、樹脂、陶瓷結合劑磨具或研磨等
6、金屬結合劑磨具、電鍍製品。鑽探工具或研磨等
7、鋸切、鑽探及修正工具等
發展歷史
18世紀末,人們發現身價高貴的金剛石竟然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從此,製備人造金剛石就成為了許多科學家的光榮與夢想。 一個世紀以後,石墨——碳的另一種單質形式被發現了,人們便嘗試模擬自然過程,讓石墨在超高溫高壓的環境下轉變成金剛石。為了縮短反應時間,需要2000℃高溫和5.5萬個大氣壓的特殊條件。
1955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專門製造了高溫高壓靜電設備,得到世界上第一批工業用人造金剛石小晶體,從而開創了工業規模生產人造金剛石
磨料的先河,他們的年產量在20噸左右;不久,杜邦公司發明了爆炸法,利用瞬時爆炸產生的高壓和急劇升溫,也獲得了幾毫米大小的人造金剛石。
金剛石薄膜的性能稍遜於金剛石顆粒,在密度和硬度上都要低一些。即便如此,它的耐磨性也是數一數二,僅5微米厚的薄膜,壽命也比硬質合金鋼長10倍以上。我們知道,唱片的唱針在微小的接觸面上要經受極大的壓力,同時要求極長的耐磨壽命,只要在針尖上沉積上一層金剛石薄膜,它就可以輕鬆上陣了。如果在塑膠、玻璃的外面用金剛石薄膜做耐磨塗層,可以大大擴展其用途,開發性能優越又經濟的產品。
更重要的是,薄膜的出現使金石的套用突破了只能作為切削工具的樊籬,使其優異的熱、電、聲、光性能得以充分發揮。金剛石薄膜已套用在半導體電子裝置、光學聲學裝置、壓力加工和
切削加工工具等方面,其發展速度驚人,在高科技領域更加誘人。
用人工方法使非金剛石結構的碳轉變為金剛石結構的碳,並且通過成核和生長形成單晶和多晶金剛石,或把細粒金剛石在高壓高溫下燒結成多晶金剛石。這是高壓研究在生產上得到套用的一個重要實例。
從熱力學觀點出發,決定石墨等非金剛石結構的碳質原料能否轉變成金剛石的相變條件是後者的自由能必須小於前者。這種相變過程是在高壓、高溫或者還有其他組分參與的條件下進行的。一定的壓力、溫度和組元濃度等可以使系統的內能發生變化,從而使價電子可處能級的統計權重發生相應的變化。這就可能出現電子轉移和組成新的鍵合狀態的電子結構,即發生了相變。如果系統中能量變化有利於在固體中發生這種電子結構的變化,則高壓高溫相變發生在固態,否則就可能發生在熔態或汽態。在熔體中發生這種變化的條件是,鍵合特徵的價電子分布的統計權重相應降低,遠程有序的作用趨於消失,原子配位數發生變化;而電子處於激發態的統計權重趨於增大,近程有序作用相應增強。氣體中發生這種變化的條件是,單質原子間或化合物的鍵合分子間的電子能級趨於消失,所有的電子轉移到單原子或分子能級上去,這樣,電子處於激發態的統計權重更為增大。因此,人造金剛石可以在固態,也可在熔態和汽態條件下進行,這取決於壓力、溫度和組元濃度等因素引起系統內能的變化情況。從動力學觀點出發,還要求石墨等碳質原料轉變成金剛石時具有適當的轉變速率。在金剛石成核率和生長速率同時處於極大值時的相變速率最大。
製造方法
自18世紀證實了金剛石是由純碳組成的以後,就開始了對人造金剛石的研究,只是在20世紀50年代通過高壓研究和高壓實驗技術的進展,才獲得真正的成功和迅速的發展。人造金剛石的具體方法多達十幾種。按所用技術的特點可歸納為靜壓、動壓和低壓等三種方法。按金剛石的形成特點可歸納為直接、熔媒和外延等三類方法。
直接法
人造金剛石或利用瞬時靜態超高壓高溫技術,或動態超高壓高溫技術,或兩者的混合技術,使石墨等碳質原料從固態或熔融態直接轉變成金剛石,這種方法得到的金剛石是微米尺寸的多晶粉末。
熔媒法
人造金剛石用靜態超高壓(50~100kb,即5~10GPa) 和高溫(1100~3000°C)技術通過石墨等碳質原料和某些金屬(合金)反應生成金剛石,其典型晶態為立方體(六面體)、八面體和六-八面體以及它們的過渡形態。在工業上顯出重要套用價值的主要是靜壓熔媒法。採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磨料級人造金剛石的產量已超過天然金剛石,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是增大粗粒比,提高轉化率和改善晶體質量。目前正在實驗室中用靜壓熔媒法研究優質大顆粒單晶金剛石的形成。加晶種外延生長法曾得到重1克拉左右的大單晶;用一般試驗技術略加改進後,曾得到2~4毫米左右的晶體。採用這種方法還生長和燒結出大顆粒多晶金剛石,後者在工業上已獲得一定的套用,其關鍵問題在於進一步提高這種多晶金剛石的抗壓強度、抗衝擊強度、耐磨性和耐熱性等綜合性能。
外延法
人造金剛石是利用熱解和電解某些含碳物質時析出的碳源在金剛石晶種或某些起基底作用的物質上進行外延生長而成的。
武茲反應法
讓四氯化碳和鈉在700℃反應,生成金剛石。但是同時會生成大量的石墨。
媛石
2010年12月,日本科學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最堅硬的金剛石,其直徑超過1厘米,與其合作的公司稱力爭最快投產。
這種圓柱形的金剛石是日本
愛媛大學研究人員與住友電器工業公司合作的成果,被命名為“媛石”,取自“愛媛”。
研究人員入船哲男介紹說,媛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堅硬的人工金剛石,比普通金剛石堅硬很多,因此可以套用於諸多工業活動當中。“媛石可以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在地球深處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碳元素單質晶體;同時,作為一種工業用品,它的壽命也比普通金剛石長好幾倍。”
其它相關
微波法
葉臘石模具的乾燥
採用微波輥道窯與專用微波加熱工藝,對葉蠟石模具進行乾燥、焙燒。與常規電加熱方式相比,可顯著提升模具的一致性及其整體品質,生產效率提高數倍,節電30%以上。
河南某著名人造金剛石生產商套用對比表
| 間歇式真空電阻爐 | 連續式微波輥道窯 | 備註 |
模具品質 | 較好 | 非常好 | 一致性明顯改善 |
工藝周期 | 8-9小時 | 1小時 | 提高生產效率8倍 |
電耗(度/公斤) | 0.57 | 0.39 | 節電31% |
石墨加觸媒顆粒料的焙燒還原
採用微波推板窯與微波低氫(氮氫混合氣)還原工藝,對石墨加觸媒顆粒料進行焙燒還原。與常規電加熱高純氫氣還原工藝相比,可大幅降低還原氣體的費用,同時消除爆炸隱患,確保全全生產;產品一致性好,品質穩定,還原後的氧含量可控制在60ppm以下;實現連續化生產,工藝周期縮短,生產效率成倍提高,顯著節電。
河南某著名人造金剛石生產商套用對比表
| 間歇式氫氣電阻爐 | 連續式微波輥道窯 | 備註 |
產品品質 | 較好 | 非常好 | 降低還原溫度,氧含量<60ppm |
還原氣體 | 高純氫氣 | 氨85%氫15%混合氣 | |
工藝周期 | 17小時 | 7小時 | 提高生產效率1.5倍 |
電耗(度/公斤) | 3.65 | 2.3 | 節電37% |
人造金剛石的氧化焙燒
採用微波輥道窯與專用微波氧化工藝,對人造金剛石中的殘餘石墨進行氧化焙燒。
與常規酸洗工藝相比,可提升金剛石品質,提高生產效率,顯著改善生產環境,無污染排放。
河南某著名人造金剛石生產商套用對比表
| 酸洗工藝 | 微波工藝 | 備註 |
金剛石品質 | 好 | 更好 | 氧化充分,產品一致性好 |
生產方式 | 間歇式 | 連續式 | 生產效率提高3倍 |
環境污染 | 較嚴重 | 無 | 無須承擔環境污染造成的生產成本 |
人造金剛石成品的乾燥
採用微波帶式乾燥窯或乾燥房進行人造金剛石的乾燥。與常規電熱或燃氣乾燥方式相比,乾燥快速、均勻,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並顯著節能。
河南某著名人造金剛石生產商套用對比表
| 電熱乾燥箱 | 微波帶式乾燥窯 | 備註 |
金剛石品質 | 較好 | 好 | 乾燥均勻 |
乾燥周期 | 1.5小時 | 20分鐘 | 生產效率提高3.5倍 |
電耗(度/公斤) | 0.6 | 0.36 | 節電40% |
發明背景
法國化學家
亨利·莫瓦桑〔Ferdinand Frederic Henri Moissan, 1852- 1907)在電鍍製取最活潑的非金屬而又毒性很大的氟,以及發明高溫電爐並熔煉鎢、鈦、鉬,釩等高熔點金屬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表現了艱苦卓絕的科學探索精神。成為著名的科學家。
晶瑩透明、硬度第一的金剛石,特別惹人喜愛。如經工匠琢磨成鑽石,更是世間奇珍異寶,人類雖然在五千年前就從自然界獲取了金剛石,但一直不知道它是由什麼元素構成的。直到1704年,英國科學家
牛頓才證明了金剛石具有可燃性。以後又經法國科學家
拉瓦錫(1792年)、英國科學家騰南脫(1797年),用實驗證明了金剛石和石墨是碳的同素異形體,這才弄清楚金剛石是由純淨的碳組成的。1799年,法國化學家摩爾沃把一顆金剛石轉變為石墨。這激發了人們的逆向思維,能不能把石墨轉化成金剛石呢?自此以後,人們對於怎樣把石墨轉化為金剛石,表現了極大的興趣。
莫瓦桑利用自己發明的高溫電爐製取了碳化矽和碳化鈣,這促使他向極富誘惑力的“點石成金”術躍躍一試,他先試驗製取氟碳化合物,再除去氟製取金剛石。沒有成功,後來他構想利用他的高溫電爐,把鐵化成鐵水,再把碳投入熔融的鐵水中,然後把滲有碳的熔融鐵倒人冷水中,藉助鐵的急劇冷卻收縮時所產生的壓力,迫使內中的碳原子能有序地排列成正四面體的大晶體。最後用稀酸溶去鐵,就可拿到金剛石晶體。這個構想在當時看來,既科學又美妙。促使他和他的助手一次又一次的按這個構想方案做試驗。1893年2月6日,他終於看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希望之星”。當他和助手用酸溶去鐵後,在石墨殘留物中,竟有顆0.7mm的晶體閃閃發光!經檢測這顆晶體真是金剛石。
“人造金剛石成功了!”欣喜若狂的莫瓦桑一再向報界宣傳他的重大科研成果。這使本來因研製氟和高溫電爐而著名的莫瓦桑,更加名噪一時。
1906年評選諾貝爾化學獎時,極富盛名的莫瓦桑成了候選人。而另一個候選人便是以發現元素同期律,並排布元素周期表,預言與指導發現新元素的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當時瑞典科學院化學分部投票表決時,10名委員中有5名投莫瓦桑的票,4票贊成
門捷列夫,1票棄權。結果莫瓦桑以一票的優勢而獲獎。雖然,莫氏確有重大科研成果。但是,相對於做出時代里程碑式貢獻的門捷列夫來說,一為個別的,一為全局性的;一為重大成果,一為恩格斯所讚譽的“完成了科學上的一個勳業,這個勳業可以和勒維烈計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軌道的勳業相媲美。”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門捷列夫,應是歷史的必然!可是卻給予了名噪歐洲的莫瓦桑。1907年門捷列夫和莫瓦桑都相繼逝世了。可是門捷列夫卻失掉了再被評選的可能,這不能不說諾貝爾頒獎歷史上的一大遺憾!
話又得說回來。1906年瑞典
諾貝爾基金會宣布,把相當於10萬法郎的獎金授給莫瓦桑,是“為了表彰他在製備元素氟方面所做出的傑出貢獻,表彰他發明了莫氏電爐,”證書上隻字未提人造金剛石的事,但莫瓦桑在領獎致答詞時,卻一再強調他合成人造金剛石的創舉。
成功的科學實驗的第一特徵是可重現性。 然而,莫瓦桑“成功”的人造金剛石試驗,卻只做了一次,他本人再也沒做第二次,卻浸沉在“成功“的盛名之中.
由於金剛石具有巨大的商業利潤和工業價值,不少的公司、企業集團紛紛組織科學家重 復莫氏的合成金剛石試驗,希望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工業生產,但卻沒有一個成功。這就迫使一些人直接登門找莫瓦桑遺孀了解莫氏的試驗情況。經查明,那次成功的人造金剛石試驗,是由於莫氏生前的助手對反覆無休止的試驗感到厭煩,但又無法勸阻他不再做了,迫於無奈便俏俏的把實驗室中的一顆天然金剛石混跡到實驗中去,這便是那顆被譽為“攝政王”的真面目了。到頭來,莫瓦桑的人造金剛石,仍然是“希望之星”,對這件事,當然不能說莫氏有意作偽騙人,但是,莫氏沒有重複的做出成功的第二次、第三次實驗,卻律津樂道,陶醉於盛名,卻不能不說是科學家不應有的過失。
實事求是他說,在那個時代,人造金剛石只能是“希望之星”。
從基礎理論方面來說,對於現今高中化學課本上所闡明的金剛石的正四面體晶體結構,和石墨的層狀結構,是1910~1920年間由於發展了X射線衍射技術後才有所認識的。使石墨轉變為金剛石,不單純是用外力縮短石墨層與層之間的距離,使六角形碳環轉變為正四面體晶格。實際上還包含許多複雜因素。化學家首要考慮的是熱力學問題。藉助熱力學可判斷石墨-金剛石轉變過程中的方向和限度。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熱力學常用產物和作用物之間的自由焓改變的正或負,來判別一個反應自動進行的方向。自由焓大的狀態相對於自由焓小的狀態,是一個不穩定態,因此自由焓大的狀態總是向小的方向自動進行.計算在25℃、1大氣壓下石墨轉變為金剛石的自由焓變化DG=G金剛石-G石墨=+692卡/摩。此即表明金剛石的自由焓大於石墨,那么,要在25℃、1大氣壓下,使石墨轉變為金剛石是不可能的,需要何種外界條件才能實現轉化呢?這一直到1938年,洛錫涅等將熱力學的理論計算用於石墨-金剛石的轉化過程,才有了答案。以後又經皮爾曼等計算了在1200K以下石墨-金剛石的平衡態,並繪製了平衡曲線。從而可知在常溫298K,要實現石墨轉化為金剛石,需130000大氣壓以上。如果升高溫度,如在1200K,要實現轉化,需40000大氣壓以上。於是可知莫瓦桑的試驗,雖然提供了高溫,而用鐵水急劇冷卻收縮所獲得的壓力,頂多只有幾千個大氣壓,怎么可能實現轉化呢?
熱力學只能判斷反應進行的可能性,要使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化學家還需考慮動力學問題。如在室溫和40萬個大氣壓下,石墨的轉化速度緩慢到難以察覺。因此速度問題。愛林等根據反應速度理論推導得出了轉化過程中溫度和壓力對轉變速度的關係式。於是可知增壓是降低反應速度的,而高溫自然是提高反應速度的。
綜合起來看,由熱力學來看,高溫不利於金剛石的熱力學穩定性,要使金剛石在高溫下仍具有熱力學穩定性,必須相應地高壓。而從動力學來看,力求高溫才有利於反應速度,高壓反而減速。因此,尋求適宜的轉化條件,應是兼顧二者,使高溫與高壓匹配。此外還需特定的溶劑,使石墨晶格中的碳原子先溶解,然後在變更外界條件下,再使碳原子從溶劑中析出結晶形成正四面體晶格。已經知道硫化亞鐵、鐵以及一些過渡金屬可做溶劑。
從實驗條件方面來說,必須提供能夠產生高壓的裝置和耐高溫、耐高壓的設備。1946年,諾貝爾獎頒給美國科學家布里奇曼教授,原因是他發明了達到極高壓力的裝置,以及在高壓物理領域內所作出的一些重要發現。至此,人造金剛石才具備了可能性。
1955年,美國科學家霍爾等在1650℃和95000個大氣壓下,合成了金剛石。並在類似的條件下重複多次亦獲成功,產品經各種物理的、化學的檢測,確證為金剛石。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合成人造金剛石成功,然而,這已是莫瓦桑宣稱“成功”的62年以後,莫氏逝世近半個世紀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