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小記》系作者所作小說兩篇,一中篇、一短篇。兩篇小說各講述了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作者雖為男性,行文卻很細膩,但又不流於一般女性言情小說。兩段故事亦不失跌宕情節、大氣,是帶有強烈古典主義文學美感的現代愛情故事,特色鮮明。
基本介紹
- 書名:人生小記
- 作者:章暘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8127592
- 外文名:Life Notes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頁數:190頁
- 開本:16
- 品牌:浙江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系作者所作小說兩篇,一中篇、一短篇。兩篇小說各講述了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作者雖為男性,行文卻很細膩,但又不流於一般女性言情小說。兩段故事亦不失跌宕情節、大氣,是帶有強烈古典主義文學美感的現代愛情故事,特色鮮明。
媒體推薦
別人問我,更多的時候我也問自己,因何而寫作?簡單的回答是,有感而發,訴諸筆端吧。細想之下,似乎仍然有許多說不清的緣由,在歲月的流淌和情感的醞釀中促成了一段段文字。
我喜歡遊歷,大江南北,足跡遍及。風光明媚之處,時常陶醉。沙漠戈壁之上,引我概嘆……
——章暘
我喜歡遊歷,大江南北,足跡遍及。風光明媚之處,時常陶醉。沙漠戈壁之上,引我概嘆……
——章暘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序言
別人問我,更多的時候我也問自己,因何而寫作?簡單的回答是,有感而發,訴諸筆端吧。細想之下,似乎仍然有許多說不清的緣由,在歲月的流淌和情感的醞釀中促成了一段段文字。
我喜歡遊歷,大江南北,足跡遍及。風光明媚之處,時常陶醉。沙漠戈壁之上,引我概嘆。看到林秀草茂,風和雀歡,泉鳴竹蔭,落英繽紛,我會體會到自然界靈動圓潤之本質;山野郊遊,風清雲淡天高,叢林香氣纏繞隨行。遊人絡繹不絕,載欣載奔,我會感受到心靈的富足,這是大自然給我的慷慨饋贈;看到廟堂黛瓦粉牆相得益彰,雕樑畫棟各爭雋永,更有拱曲石橋,與底下潺潺流水相映成趣之景,則會令我流連忘返,不知今夕何夕。因此,常懷對大自然恭謹之情,感恩之心,是我寫作中的一個筆觸,所謂“玉筆和墨揮篇處,金風玉露恰逢時”是也。
每處地方的人文景觀,總能勾起我的興趣。我相信,既然歷史曾經真實的存在過,它的信息必然會以某種特殊的形式向後來人傳遞,於是,我會駐足細細觀察古老的建築,捕捉歲月的滄桑,用指尖去觸摸歷史的厚重。也常常避開喧譁,靜靜地佇立在那無人的一處,用心觸摸過去的景象、聆聽歷史的回音。我常常漫步一處古所,看到朱紅色的窗欞在時光的濯洗下變得斑駁陸離,昔日器宇軒昂的雕欄畫棟不堪歷史的重負而顯得老態龍鐘,唯有牆上的幾處玻璃鑲嵌的窗戶,還用些許靈動的光芒述說它和舊主人的往事。此際我會將年華消逝的感懷和真摯樸實的感受傾注到筆下,寫下“堂前烏檐舊鳥歸,試問秋雨幾時收”的字句。
年少的輕狂和情感的挫折、經歷的迷濛和不惑的真知也在我的寫作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夜深人靜,偶爾心中那一層漸濃漸厚的熱切情感會與腦海里漸行漸遠的記憶交錯層疊,時空的跨度與情感的現實猶如兩個鼓槌反覆敲擊著心房。有時候反差是如此的巨大,令我亦悲亦喜,或消沉或振奮,我必須藉助文字作為載體在更遠的地方找尋一片心靈重新得到慰藉的天地。“春色本應短,奈何綠柳長。長亭伴餘輝,孤峰入夜涼”這類詞句大概就是這一類表述。
至於王侯將相、千秋偉業,風雨殘橋、侷促小花,也總能在心靈中引發一段段或如鋼琴彈奏出的悽美的旋律,或如大提琴演繹深沉的曲調,我只需要將音符記錄下來,也就成了一篇篇小文。更多的寫作緣由這裡就不一一表述了。
經常拿起自己的作品,嘗試著弄清楚自己文筆的風格,是感懷國事、直面人生,還是在遊戲世俗、笑對蒼生?是字挾風霜、縱橫捭闔,還是輕浮靡麗、兒女情長?是酣暢淋漓、直抒胸臆,還是隱晦含蓄、內斂深蘊?我想是兼而有之吧,至於《人生小紀》中文字的主旋律,我是懇切地希望讀者能夠給我作一些判斷的。
章暘 2014年7月30日
我喜歡遊歷,大江南北,足跡遍及。風光明媚之處,時常陶醉。沙漠戈壁之上,引我概嘆。看到林秀草茂,風和雀歡,泉鳴竹蔭,落英繽紛,我會體會到自然界靈動圓潤之本質;山野郊遊,風清雲淡天高,叢林香氣纏繞隨行。遊人絡繹不絕,載欣載奔,我會感受到心靈的富足,這是大自然給我的慷慨饋贈;看到廟堂黛瓦粉牆相得益彰,雕樑畫棟各爭雋永,更有拱曲石橋,與底下潺潺流水相映成趣之景,則會令我流連忘返,不知今夕何夕。因此,常懷對大自然恭謹之情,感恩之心,是我寫作中的一個筆觸,所謂“玉筆和墨揮篇處,金風玉露恰逢時”是也。
每處地方的人文景觀,總能勾起我的興趣。我相信,既然歷史曾經真實的存在過,它的信息必然會以某種特殊的形式向後來人傳遞,於是,我會駐足細細觀察古老的建築,捕捉歲月的滄桑,用指尖去觸摸歷史的厚重。也常常避開喧譁,靜靜地佇立在那無人的一處,用心觸摸過去的景象、聆聽歷史的回音。我常常漫步一處古所,看到朱紅色的窗欞在時光的濯洗下變得斑駁陸離,昔日器宇軒昂的雕欄畫棟不堪歷史的重負而顯得老態龍鐘,唯有牆上的幾處玻璃鑲嵌的窗戶,還用些許靈動的光芒述說它和舊主人的往事。此際我會將年華消逝的感懷和真摯樸實的感受傾注到筆下,寫下“堂前烏檐舊鳥歸,試問秋雨幾時收”的字句。
年少的輕狂和情感的挫折、經歷的迷濛和不惑的真知也在我的寫作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夜深人靜,偶爾心中那一層漸濃漸厚的熱切情感會與腦海里漸行漸遠的記憶交錯層疊,時空的跨度與情感的現實猶如兩個鼓槌反覆敲擊著心房。有時候反差是如此的巨大,令我亦悲亦喜,或消沉或振奮,我必須藉助文字作為載體在更遠的地方找尋一片心靈重新得到慰藉的天地。“春色本應短,奈何綠柳長。長亭伴餘輝,孤峰入夜涼”這類詞句大概就是這一類表述。
至於王侯將相、千秋偉業,風雨殘橋、侷促小花,也總能在心靈中引發一段段或如鋼琴彈奏出的悽美的旋律,或如大提琴演繹深沉的曲調,我只需要將音符記錄下來,也就成了一篇篇小文。更多的寫作緣由這裡就不一一表述了。
經常拿起自己的作品,嘗試著弄清楚自己文筆的風格,是感懷國事、直面人生,還是在遊戲世俗、笑對蒼生?是字挾風霜、縱橫捭闔,還是輕浮靡麗、兒女情長?是酣暢淋漓、直抒胸臆,還是隱晦含蓄、內斂深蘊?我想是兼而有之吧,至於《人生小紀》中文字的主旋律,我是懇切地希望讀者能夠給我作一些判斷的。
章暘 201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