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我論》是章太炎所著作品,出自於《章太炎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人無我論
- 作者:章太炎
- 作品出處:章太炎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於縱生兩足之假相,而畀以人之假名。何者謂之人?云何謂之人?以何因緣而有此人?精者,則有十二緣生之說;粗者,則有自然淘汰義。皆略能明其故矣。獨至一切眾生,無不執持有我,而欲下一定論,以判決我之有無,則必非淺識常言所能喻。我有二種:一者,常人所指為我。自嬰兒墮地,已有順違哀樂之情,乃至一期命盡,無一剎那而不執有我見。雖善解無我者,亦隨順世俗以為言說之方便。此為俱生我執,屬於依他起自性者。非熟習止觀以至滅盡,則此見必不能去,固非言詞所能遮撥。二者,邪見所指為我,即與常人有異。尋其界說,略有三事:恆常之謂我;堅住之謂我;不可變壞之謂我。質而言之,則我者即自性之別名。此為分別我執,屬於遍計所執自性者。乃當以種種比量,往覆征詰而破之。近世惟物論者,亦能知第二我執為謬。而或以多種原質互相集合為言;或以生理單位異於物質為言。此雖能破人我,乃舉其所謂自性者,以歸諸他種根力,又墮法我之謬論。先師無著大士,善破我執,最為深通。然其文義奧衍,或不適微陵埋於時俗。余雖寡味,竊聞勝義。閔末俗之沉淪,悲民德之墮廢,皆以我見纏縛,致斯劣果。曲明師說,雜以己意,為《人無我論》一首。
計我論者,以為有有情我,命者,生者,有養育者,數取趣者,如是等諦實常住。此其為說,由尋思觀察而得之,略有二因:一,先不思覺,率爾而得,有情想故;二,先已思覺,得有能作所作故。彼如是思:若無我者,方見五事,不應遽起五有我想:一,見形色已,惟應起形色想,不應起有情想;二,見領納苦樂諸心行已,惟應起領受想,不應起勝者、劣者、各種有情之想;三,見言說名號已,惟應起言說名號想,不應起支那人、日本人、印度人等想;四,見造作染淨諸業已,惟應起造作事業想,不應起愚者、智者、善人、惡人等想;五,見轉識隨境變遷已,惟應起心識想,不應起有我能見、有我能取等想。如上五事,皆由先不思覺,以瞬息間而起五種有情之想,由此先不思覺,率爾乍見,而起有情想,故決定證知必有實我,彼又作如是思:若無我者,不應於一切心法、色法、不相應法中,先起思覺,方得有所造作。如我以眼當見諸色,正見諸色,已見諸色,或復起心,我不當見,如是等用,皆由我相為其前導。又於善業、不善業、無記業等,或當造作,或當止息,亦由思覺為先,方得作用。非彼五知五作等根,能使如是;又非依於五知等根之識,能使如是;亦非意識界中心所有法,若觸若作意,若受若想等位,能使如是。是必有思,始能造作種種事業。思者云何?即所謂我,是故必有實我,其理極成。今當轉詰之曰:
如公所說,為即於所見事起有情想耶?為異於所見事起有情想耶?若即於所見事起有情想者,公不應言即於形色等事,計有有情、計有我者是顛倒想;若異抹永達於所見事起有情想者,我有形量,不應道理。復有勝者、劣者,或有支那人、日本人、印度人等,或有愚者、智者、善人、惡人,或有能見境界、能取境界等事,不應道理。所以者何?我非形色,亦非領受,亦非名號,亦非作業,亦非心識,不應與彼五蘊和合而稱為我。若不和合,所謂我者洪重夜,畢竟何在?又如公等所說我想,為惟由此法自體起此想耶?為亦由余體起此想耶?若惟由此法自體起此想者,即於所見而起我想,不應說此為顛倒想;若亦由余體起此想者,是則甲等境界,反是乙等境界想之正因,不應道理。又如公意,於無情中作有情想,於有情中作無情想,於甲有情中作乙有情想,此想為起為不起耶?若起者,是則無情即是有情,有情即是無情,此甲有情即是彼乙有情,不應道理。若不起者,世間見有見石而認為虎,見繩而認為蛇者,記希采亦有見彼決明、蜃蛤等物,而認為石子者,亦有見而認為陽貨者。公言此想不起,即是遮撥現量,不應道理。又如公意,此有情想,為取現量義,為取比量義耶?若取現量義者,惟形色、領受、名號、作業、心識五事,是現量得,而我非現量得,不應道理。若取比量義者,如彼嬰兒未能思度,何緣率爾而起我想?
作者簡介
章太炎(1 8 6 9—1 9 3 6),名炳麟,太炎是其號。浙江餘杭人。清末定棵參加維新運動。1900年剪辮髮,立志革命。1903年因鼓吹革命被上海租界當局逮捕入獄。1906年出獄後,東渡日本,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1911年上海光復後回國,任孫蘭求祖騙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因反對袁世凱,1913年起為袁氏所禁錮,袁死後獲釋。後參與孫中山所領導的護法戰爭。晚年因不滿蔣介石獨裁而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魯迅評價其為“有學問的革命家”。代表作有《訄白拜晚滲書》、《國故論衡》、《齊物論釋》、《新方言》、《文始》等。著述生前編為《章氏叢書》及其《續編》。編者簡介姜義華,江蘇揚州人。1939年出生,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史學理論研究。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天下為公:孫中山思想家剪影》、《百年蹣跚——小農中國的現代覺醒》、《理性缺位的啟蒙》、《現代性:中國重撰》、《中華文明的根柢》、《新譯禮記讀本》、《章炳麟評傳》等。合著有《史學導論》等。策劃百卷本《中華文化通志》。主編《康有為全集》、《胡適學術文集》等。
作者簡介
章太炎(1 8 6 9—1 9 3 6),名炳麟,太炎是其號。浙江餘杭人。清末參加維新運動。1900年剪辮髮,立志革命。1903年因鼓吹革命被上海租界當局逮捕入獄。1906年出獄後,東渡日本,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1911年上海光復後回國,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因反對袁世凱,1913年起為袁氏所禁錮,袁死後獲釋。後參與孫中山所領導的護法戰爭。晚年因不滿蔣介石獨裁而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魯迅評價其為“有學問的革命家”。代表作有《訄書》、《國故論衡》、《齊物論釋》、《新方言》、《文始》等。著述生前編為《章氏叢書》及其《續編》。編者簡介姜義華,江蘇揚州人。1939年出生,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史學理論研究。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天下為公:孫中山思想家剪影》、《百年蹣跚——小農中國的現代覺醒》、《理性缺位的啟蒙》、《現代性:中國重撰》、《中華文明的根柢》、《新譯禮記讀本》、《章炳麟評傳》等。合著有《史學導論》等。策劃百卷本《中華文化通志》。主編《康有為全集》、《胡適學術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