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大師經典系列:人民的選擇(第3版)》作為美國學術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之一,為大眾傳播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設計上做出了開創性貢獻。通過對1940年美國大選中的民意進行研究,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媒介效果、人的社會屬性和選戰期間的人際聯繫,提出了在今天新媒體時代越發受重視的“兩級傳播流”和“意見領袖”等概念,從而成就了本書的學術價值,奠定了主要作者拉扎斯菲爾德作為“工具製造者”的傳播學先驅地位。
基本介紹
- 書名:人民的選擇:選民如何在總統選戰中做決定
- 作者:保羅•F•拉扎斯菲爾德(Paul F.Lazarsfeld) 伯納德•貝雷爾森(Bernard Berelson)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160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外文名:The People's Choice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30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0149097, 730014909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人民的選擇:選民如何在總統選戰中做決定(第3版)》通過對1940年美國大選中的民意進行研究,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媒介效果、人的社會屬性和選戰期間的人際聯繫,提出了在今天新媒體時代越發受重視的“兩級傳播流”和“意見領袖”等概念,從而成就了《人民的選擇:選民如何在總統選戰中做決定(第3版)》的學術價值,奠定了拉扎斯菲爾德作為“工具製造者”的傳播學先驅地位。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保羅·F·拉扎斯菲爾德 (美國)伯納德·貝雷爾森 (美國)黑茲爾·高德特 譯者:唐茜
保羅·F·拉扎斯菲爾德(1901—1976),美國社會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套用社會研究所創辦人。他的研究範圍相當廣泛,涉及大眾傳播、選舉與選民心理、市場研究、民意測驗、失業、教育心理、數理社會學等領域。他對社會研究方法頗有貢獻,被譽為“現代經驗社會學創始人”。不僅如此,還提出了傳播學中的“兩級傳播流”、“意見領袖”等概念。
伯納德·貝雷爾森(1912—1979),美國行為科學家,以研究傳播和大眾媒介而聞名。1941年後開始從事公眾輿論研究,1944年加入哥倫比亞大學套用社會研究所。1952年成為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主任,此後擔任人口委員會主席。
黑茲爾·高德特(1908—1975),美國輿論研究學者。她是哥倫比亞大學廣播研究室成員之一,此前,參加普林斯頓廣播研究項目。離開廣播研究室以後,曾和社會學家C·賴特·米爾斯(C.Wright Mills)合作研究過勞工領袖。1947年離開學術領域投入現實政治生活。1961年後一直運用調查研究法從事輿論研究。
保羅·F·拉扎斯菲爾德(1901—1976),美國社會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套用社會研究所創辦人。他的研究範圍相當廣泛,涉及大眾傳播、選舉與選民心理、市場研究、民意測驗、失業、教育心理、數理社會學等領域。他對社會研究方法頗有貢獻,被譽為“現代經驗社會學創始人”。不僅如此,還提出了傳播學中的“兩級傳播流”、“意見領袖”等概念。
伯納德·貝雷爾森(1912—1979),美國行為科學家,以研究傳播和大眾媒介而聞名。1941年後開始從事公眾輿論研究,1944年加入哥倫比亞大學套用社會研究所。1952年成為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主任,此後擔任人口委員會主席。
黑茲爾·高德特(1908—1975),美國輿論研究學者。她是哥倫比亞大學廣播研究室成員之一,此前,參加普林斯頓廣播研究項目。離開廣播研究室以後,曾和社會學家C·賴特·米爾斯(C.Wright Mills)合作研究過勞工領袖。1947年離開學術領域投入現實政治生活。1961年後一直運用調查研究法從事輿論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種新的研究方法
讀者指南
第二章 1940年的俄亥俄州伊利縣
該縣的經濟
該縣與政治
研究設定
第三章 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的社會差異
社會一經濟地位的作用
宗教關聯與年齡
政治既有傾向指數
第四章 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的意識形態差異
經濟和社會態度
政治的“外向性”
歐洲戰事
黨派性與黨爭
第五章 參與大選
誰對大選感興趣
對選戰的最低程度的參與——不投票者
對選戰的最高程度的參與——意見領袖
第六章 做出最後決定的時段
興趣與做出決定的時段
多重壓力與做出決定的時段
多重壓力的影響
興趣與多重壓力
第七章 轉變的類型
做出最後決定的時刻與轉變者
興趣、多重壓力和轉變者
轉變者的個性特徵
轉變者的易變性
對轉變者的描述
第八章 激活效果
激活過程
激活的四個階段
宣傳喚起注意
興趣提高引致接觸增多
注意是選擇性的
選意確定
關於激活的一些例子
第九章 強化效果
黨派性、黨派性接觸與黨派性的強化
被強化者描述的強化
第十章 倒戈效果
倒戈效果舉例——第三任期議題
威爾基——窮人的鬥士
“懷疑者”
第十一章 選戰的整體效果
1936年11月—1940年5月與1940年5月—10月比較
選戰效果評估
第十二章 贏家預測
預期的變化
“從眾”效應
第十三章 選民被告知什麼
黨派性:在什麼程度上支持誰
主體:重心和論旨
選戰的中心:羅斯福
選戰的目標:歷史、金錢和保障
手段:少說為妙
情感性術語:選戰的標籤
第十四章 廣播與印刷媒介
接觸的集中點
誰曾經閱聽政治
廣播與報紙:何者更有影響?
廣播與報紙作為轉變的緣由
兩黨各自的媒介
雜誌——專門化的傳播媒介
第十五章 社會群體的政治同質性
社會分層與政治同質性
家庭的政治結構
正式社團的角色
使意見一致
作為一種社會經驗的投票決定
第十六章 個人影響的性質
人際交往觸及未做決定者
兩級傳播流
人際交往的無目的性
反擊抵制時的靈活性
順從的回報
對親密訊息來源的信任
無信念的勸說
實際意蘊
注釋
附錄 指數的構造
政治既有傾向指數(IPP)
政治活躍度指數
意見廣度指數
圍繞選戰的雜誌閱讀指數
圍繞選戰的報紙閱讀指數
圍繞選戰的廣播收聽指數
對選戰的總體或整體接觸信息指數
政治接觸偏向指數
認同某一方論點的指數
一種新的研究方法
讀者指南
第二章 1940年的俄亥俄州伊利縣
該縣的經濟
該縣與政治
研究設定
第三章 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的社會差異
社會一經濟地位的作用
宗教關聯與年齡
政治既有傾向指數
第四章 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的意識形態差異
經濟和社會態度
政治的“外向性”
歐洲戰事
黨派性與黨爭
第五章 參與大選
誰對大選感興趣
對選戰的最低程度的參與——不投票者
對選戰的最高程度的參與——意見領袖
第六章 做出最後決定的時段
興趣與做出決定的時段
多重壓力與做出決定的時段
多重壓力的影響
興趣與多重壓力
第七章 轉變的類型
做出最後決定的時刻與轉變者
興趣、多重壓力和轉變者
轉變者的個性特徵
轉變者的易變性
對轉變者的描述
第八章 激活效果
激活過程
激活的四個階段
宣傳喚起注意
興趣提高引致接觸增多
注意是選擇性的
選意確定
關於激活的一些例子
第九章 強化效果
黨派性、黨派性接觸與黨派性的強化
被強化者描述的強化
第十章 倒戈效果
倒戈效果舉例——第三任期議題
威爾基——窮人的鬥士
“懷疑者”
第十一章 選戰的整體效果
1936年11月—1940年5月與1940年5月—10月比較
選戰效果評估
第十二章 贏家預測
預期的變化
“從眾”效應
第十三章 選民被告知什麼
黨派性:在什麼程度上支持誰
主體:重心和論旨
選戰的中心:羅斯福
選戰的目標:歷史、金錢和保障
手段:少說為妙
情感性術語:選戰的標籤
第十四章 廣播與印刷媒介
接觸的集中點
誰曾經閱聽政治
廣播與報紙:何者更有影響?
廣播與報紙作為轉變的緣由
兩黨各自的媒介
雜誌——專門化的傳播媒介
第十五章 社會群體的政治同質性
社會分層與政治同質性
家庭的政治結構
正式社團的角色
使意見一致
作為一種社會經驗的投票決定
第十六章 個人影響的性質
人際交往觸及未做決定者
兩級傳播流
人際交往的無目的性
反擊抵制時的靈活性
順從的回報
對親密訊息來源的信任
無信念的勸說
實際意蘊
注釋
附錄 指數的構造
政治既有傾向指數(IPP)
政治活躍度指數
意見廣度指數
圍繞選戰的雜誌閱讀指數
圍繞選戰的報紙閱讀指數
圍繞選戰的廣播收聽指數
對選戰的總體或整體接觸信息指數
政治接觸偏向指數
認同某一方論點的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