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人月圓·雪中游虎丘》是元代張可久所寫的一首散曲。這是一首記游的欺曲。在記實中抒發了自己的感慨。表達了自己對國事和人生的看法。作者由美麗的如同傳說中的真真一樣的梅花起興,將眼前的景物與過去的史實聯繫起來,表達了自己對歷代先賢的追思,對興亡遺恨的痛楚,對壯志難酬的悲憤。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張可久
  • 作品別名:【黃鐘】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 作品出處:《元曲三百首》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黃鐘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雪中游虎丘:虎丘,山名,在今蘇州市郊。
②渾似:簡直象。
③真真面:謂美女之面容。
④一丘黃土,千古青山:黃土,虎丘傳為吳王圈闖葬處,故云。青山,這裡指虎丘。
⑤殘碑休打:殘碑,殘留之碑,打,拓碑文。舊時有人以拓碑文為生,所拓碑紙售於市。
⑥寶劍羞看:羞於去看寶劍,對不能奮發的內疚。按《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吳王闔閭有干將、莫耶、湛盧等寶劍。這句暗用此典。

白話譯文

雪後的梅花紅潤嬌艷仿佛仙女真真姣好的臉面,吸引我憑依著欄桿久久流連,雪後初晴的天氣,松樹的腰顯得細瘦而泉眼的冰面特別清寒。歷史興盛衰亡留下了深深的遺憾,閨閭當年曾經是縱橫天下的莢雄,如今只留下一個大大的黃土墳丘。而千古不變的是蒼翠的青山,為我導遊的老和尚也被美景所陶醉,就不要再去觀賞拍打殘破的古碑,去欣賞那一灣綠水的劍池的景觀。

創作背景

張可久可考的履歷中與虎丘有關係的有兩次,一是大德末他二十多歲時曾游吳中,二是他至正九年(1349)曾為崑山幕僚。從該篇所寫情緒看,晚年這次似更符合。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該曲抒寫雪中游虎丘的所見所感。虎丘山在今蘇卅市西北,是江南名勝之一。相傳春秋時吳王闔閭埋葬在這裡,三天后有老虎蹲踞其上,因此名“虎丘”。本曲通過雪中遊覽虎丘而借景抒情,其中蘊含著國家興亡之感以及士人人生失意、壯志難酬的悲慨。
小令可分三層,開頭五句寫虎丘雪後的美麗景色。“梅花渾是真真面,留我倚闌乾。”表現對雪中梅花的無限讚美和喜歡之情。把梅花比喻成美女,既寫出了梅花嫻雅高沽的芳姿,又寫出其悠閒淡泊不慕榮華的神韻。“雪晴天氣”三句寫眼前實景,“玉”、“冰”緊扣雪字來寫。“松腰”與“泉眼”可謂巧對。泉眼為俗用的現成的詞語,而松腰則顯然是作者精心選擇和錘鍊的語言,雖有斧斫痕跡,但並不生硬晦澀。後半部分由實轉虛,抒發歷史盛衰興亡變化無常的深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則用吳王闔間的豐功偉績早已成了過眼煙雲,而虎丘的青山卻亘古永存這一現實來委婉地說明人生短暫,宇宙無窮這一直困擾著古人的深沉的人生哲理。這是第二層。最後三句是第三層,表現自己已完全被這裡的美景所陶醉,又陷入到對宇宙與人生之奧秘的思索之中,敞對一切部不感興趣了。不要說殘碑無心去拍打,就連著名的劍池也無心再去觀看了。全篇景起景收,情景交融,很有韻味。
全篇由寫景、懷古、傷今三部分組成,分別寫出遊虎丘時的所見、所感、所嘆,意脈清晰,結構謹嚴。遣詞造句都很精到,值得仔細回味和借鑑。

名家點評

中國古代韻文專家熊篤:此曲章法謹嚴,寫雪中游虎丘所見、所感、所嘆,分別對應觸景、懷古、傷今。用典較多而恰到好處,遣詞考究而清麗自然。寫景中比擬尤妙,以美人擬梅,以腰、眼人體器官部位擬松、泉,皆各臻其妙,生動傳神。其鍊字煉意,誠如李開先《張小山樂府序》所說,達到“瘦至骨立,血肉銷化俱盡,乃煉成萬轉金鐵軀。”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54?),名久可,可久為其字(元曲家常以字行),號小山,慶元(浙江寧波)人。小山一生坎坷,終生為吏,其間也曾退隱田園,卻因生計所迫,懸車之年尚為小吏,強顏事人。他是元代後期散曲大家,與喬吉齊名,有“曲中李杜”之稱。與貫雲石最為相知,也曾與盧摯、馬致遠、劉致、任昱等人唱和。他一生創作頗多,散曲作品今存860多首,數量為元代散曲作家之冠,另有詩、詞作品傳世。他的散曲美詞藻,工對偶,善用典實,講究格律,形成了清麗典雅的風格,對後世散曲創作很有影響。散曲集在元代已陸續結集,今有《北曲聯樂府》、《小山樂府》、《張小山小令》等書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