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的哲學思考》是2024年1月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德華,施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工智慧時代的哲學思考
- 作者:陶德華、施和
-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 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5161377
- 定價:45 元
《人工智慧時代的哲學思考》是2024年1月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德華,施和。
《人工智慧時代的哲學思考》是2024年1月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德華,施和。內容簡介本叢書由中學名師與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大學的專家學者結合學校教學實際與學生德育發展共同編寫,有機地融合課程思政...
《人工智慧的哲學思考與時代反思》是202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志強。內容簡介 本書屬於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誌社擬編輯出版的 “《自然辯證法通訊》精選文叢”之一,從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深刻影響出發,梳理並整合人工智慧在哲學基礎問題、倫理規範理論、政治哲學以及社會運用方面的前沿理論和問題...
《AI世代生存哲學大思考》是2019年7月聯經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橋透。內容簡介 人性化的AI智慧 VS 機器化的人類,「攻殼機動隊」終有實現的一天!人工智慧已經發展出相當耀眼的成就,未來,更會出現「超AI」。一旦超AI異能力凌駕人類,人腦將不得不與計算機結合,化身為賽伯格。哲學教授髙橋 透在《AI世代生存哲學...
強人工智慧可以有兩類:類人的人工智慧,即機器的思考和推理就像人的思維一樣。非類人的人工智慧,即機器產生了和人完全不一樣的知覺和意識,使用和人完全不一樣的推理方式。理論 “強人工智慧”引發起一連串哲學爭論,例如如果一台機器能完全理解語言並回答問題的機器是不是有思維。哲學家希爾勒認為不可能。也有哲學...
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例如繁重的科學和工程計算本來是要人腦來承擔的,如今計算機不但能完成這種計算,而且能夠比人腦做得更快、更準確,因此當代人已不再把這種計算看作是“需要人類智慧型才能完成的複雜任務”,可見複雜工作的定義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而變化的,人工智慧這門科學的具體目標也自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
隨著人類社會逐漸步入信息時代,為了應對信息化浪潮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種種機遇和挑戰,科學技術哲學已經將信息科技納入到了自己的視域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和前沿學科性質的信息哲學學科群。例如,計算機哲學、人工智慧哲學、系統哲學等為其中相對成熟的學科。在軍事科技領域,科學技術哲學是一種相對特殊的套用哲學...
《AI時代の労働の哲學》是講談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稲葉振一郎。內容簡介 この本は(…)人工知能技術の雇用・勞働條件・生活に對するインパクトについて考察してみよう、という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むしろそこから一歩引いて、「我々は人工知能技術の発展が社會に、とりわけ勞働に及ぼすインパク...
最後一章則將這三章隱含的“超人類主義”議題進行延續,在哲學史的視域中辨析其與尼采思想的關係,以此為契機重思科學與哲學的關係。作者簡介 成素梅,理學學士,哲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二級教授,《哲學分析》雜誌執行主編;研究方向為科學哲學、量子力學哲學、休閒哲學和人工智慧哲學等。國務院政府...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打敗人類冠軍的訊息不斷傳來,挑戰了人類大腦的極限。這就意味著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無論是人類的自我認知還是對人工智慧的認知,都已經發生了重大變革。本稿全面地、深入地論述和研討了大數據是信息時代的根基、信息媒介與人的關係、“網路延展認知”假說、網際網路集體智慧型、全球腦的興起、從哲學角度...
主要包括機器人運動學、動力學,基於視覺、雷射、超聲等多感測器信息的場景感知技術,利用最新的人工智慧方法實現機器人智慧型控制等。人工智慧架構與系統:講解支持深度學習的計算機系統架構和設計方法,包括人工智慧算法硬體加速、軟硬體協同智慧型計算架構、雲-邊緣-端智慧型系統、後摩爾時代智慧型計算發展趨勢等。
專題二 人工智慧的人文反思 067 奇點臨近 :福音還是噩耗?——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最大挑戰 /何懷宏 143 智慧型化社會的十大哲學挑戰 /成素梅 164 和合智慧型相應論——中華傳統哲學思維與人工智慧 /張立文 197 天問 :二元智慧型時代的一元未來 /顧駿 223 後人類時代的社會理論與科技烏托邦 /於興中 238 造物·...
解決城市問題、挑戰技術安全倫理、重塑人的價值以及未來方向等六個方面,回溯人類幾次科技革命的發展歷程,深入歐、美、日、加等不同地區與國家,追蹤相關前沿科技的發展脈絡和現實狀況,汲取逾百位不同領域專家的思考與觀點,在開放態度下,展開對智慧型時代的探索思考,深層次呈現與人工智慧緊密相關的技術突破、科學哲學...
6. 人工智慧的意向性構造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2023年 7. 詮釋學視域下的數學證明構造機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2022年 8. 大數據時代的網路統戰實踐問題研究,山西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課題,2021年 9. 山西數字政府建設的短板與出路研究,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021年 10. 《分析...
AI系統開發的主動權競爭和國際政治177 誰會主導AI開發177 政治介入的必然179 如果AI能夠主導外交,則人類有希望了179 AS時代到來181 技術奇點何時在何處得以實現呢?181 人類失去主導權或許有點悽慘,但是沒有別的辦法182 AS時代科技進一步發展184 AS時代的經濟生活185 能發揮人性的體育運動188 企業家精神的表現189 ...
鄭旭東,男,山東臨沂人,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教育與傳播系主任,南京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科技哲學博士後,長期致力於教育信息化、學習科學、信息化教學的基礎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近年來尤其關注STEAM與創客教育的整合發展,獨立或與人合